李安从一开始就是一个特别的存在。
别的导演日积月累才会拍出一部成名立腕的作品,而李安从第一部作品开始就奠定了他的江湖地位。
而且一路走高,取的迄今为止华人导演的最高成就。
今天河马哥就带大家一起看看这部李安的大电影开山之作------
《推手》
这可是李安导演24天就拍完的处女作,一出世便惊艳了整个影史。
28年过去了,豆瓣评分依然高达8.4。
该片是李安“父亲三部曲”的第一部,主要讲述了朱老退休被接到了美国后,由于语言不通,生活习惯不同,爆发家庭矛盾后,对祖国无限思念之情的故事。
其实本质主要还是描写家庭的一部片。
它在1991年台湾金马奖获八项提名,最终夺得最佳男主角,最佳女主角及最有潜力新导演“评审团特别奖”。
此外,该片还获得1992年亚太影展最佳影片奖。
这部电影其实拍出了众多家庭片的精髓,有一点,更棒。
那就是李安把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拍绝了,在本片中,老朱退休后,被儿子从北京接到美国。
优裕的生活不但没享到清福,反因与儿媳语言,生活,习惯不通,添出许多新愁。
儿媳没有工作,整天在家码字写文章,而老朱也每天在家练太极拳。
公媳两人,就这样整天住在一个屋檐下,抬头不见低头见的。
矛盾越来越多,双方关系也越来越僵,儿子只能尴尬的夹在中间。
虽然是一个外国媳妇,但是《推手》却阐述了一个在西方语境下,中国式的亲情,中国式父子的尴尬。
李安并没有讨论谁对谁错,他只是将这样矛盾又难堪的一幕,展示在观众面前。
当老朱察觉到儿子想要把他送去老人公寓时,当他意识到如果自己还住在这里,儿子的家庭将会分崩离析时。
他毫不犹豫的选择独自离家出走,要独立生活。
其实看到这里,厂里心里挺心酸的,儿子的家,终究不是自己的家。
在老朱的心里一直有一个永远过不去的坎儿。
文革时,老朱受尽凌辱,凭着一身武艺保住了儿子,但妻子却被红卫兵乱棍打死。
他说:我对不起你妈,我对得起的只有你。
现在,他搞不明白,从前在国内那么多个苦日子,都咬牙熬了过来。
为什么美国有这么好的物质生活,儿子为何却偏偏容不下自己了呢?
老朱伤感的说:想不到“共患难容易,共安乐难”这话,会应验在我们父子身上。
是的,在最后,老朱还是选择了妥协。
可能对于在中国生活了一辈子的老朱而言,他永远无法理解美国的生活方式。
但对儿子的爱,中国文化中那份宽厚,隐忍、大度,使他最终选择了妥协。
老朱说:只要你们过得好,我这把年纪了,又在乎什么呢?
老朱掌握太极拳,电影的情绪就像其中的招式——推手。
看似缓慢无力,实则波涛暗涌。
就像片中所有激烈的冲撞,最后都像太极推手一样将冲突化为温柔的相处,这正是中国式家庭关系的最终归宿。
父子关系的缓和,往往以父亲的妥协在先。
电影中如此,现实中也是,从自身经历来看,李安的父亲也选择了妥协与认同。
在李安的自传中,他就坦诚的说到自己曾是一个“逆子”。
他出身于书香门第,父亲是一所中学的校长,家风甚严。
李安作为长子,从小接受的教育是中国传统的“学而优则仕”,然而他偏偏无可救药地爱上了电影和表演。
尽管父亲极力反对他从事电影艺术,但还是给他买了16毫米摄影机,在他怀才不遇的六年里,父亲也一直接济鼓励他。
导演李安与父亲李昇
其实,看完电影以后,你会发现,在电影中处处都有李安导演的影子。
李安在片中设置了洋媳妇这个角色,这个经常呆在家写稿照顾孩子的女人,其实就是李安蜗居六年的写照。
是的,拍摄《推手》之前,李安曾有六年的时间赋闲在家,靠妻子的薪水生活,他一边做家务一边想剧本。
直到1990年,台湾新闻局征集优秀剧本。
为获得优秀剧本奖金,李安动手写了一个电影剧本《推手》。
该剧本不仅为李安赢得了40万元奖金,而且使他获得第一次独立导片的机会。
但由于资金有限,李安可以说把自己办个家都搬去了片场,什么结婚时的对联,锅碗瓢盆的。
最有意思的一点的是,李安的儿子也出现在《推手》中,原因居然是“自家的小孩不用花钱”。
李安大儿子李涵
而且在该片中李安还贡献了自己家的餐桌,并且在剧中被砸得稀巴烂。
以至于台湾的制片人到李安家做客时,疑惑的问他:你家穷得连张餐桌都没有?
李安说:你在《推手》的样片里没看到吗?
其实,了解过电影幕后的故事,突然发觉李安导演还挺可爱的。
也正是有他这样尽心尽力的亲力亲为,所有这部处女作才有了如此高的反响。
有的时候,不一定非要看18禁才上头,好好看看这种片子,比18禁大尺度什么的噱头精彩多了。
真的,好导演拍出的片子需要我们细细去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