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凤凰财经(ID:finance_ifeng)综合人民日报、中新网、中国经济网、一财网、钛媒体报道
为格局而战:电商“世界大战”触火爆发
11月11日开始倒计时了,中国电商大战一触即发。各路电商平台之间的口水战、公关战,看得围观的老百姓是“高潮迭起”。
双十一最夺人眼球的,除了电商之间的开撕大战以之外,当属漫天飞舞的红包和购物券等。淘宝、天猫、京东、苏宁易购乃至各大垂直电商,纷纷将红包和购物券等当做杀手锏,甚至还不惜通过新闻炒作以获得足够的关注度。对于这样的“好事”,用户当然来者不拒,不断游走在电商平台之间将红包、购物券等“笑纳”。
事实上,所谓的红包和购物券都是烧钱的一种形式而已。只是因为阿里、京东等财大气粗,才显得声势浩大,且能够持续下去。且看这个双十一网友是否买账,是否愿意做马云背后的女人。
大家除了心情激动地准备疯狂血拼之外,股市的机会也不要错过!
双十一最全淘股攻略 买这些股提前把钱赚回来
双十一电商大战急剧升温,A股市场也闻风而动,“双十一”概念股成为热点。那么,究竟谁才是最正宗的“双十一”受益股?
市场钟情“双十一”:哪些板块、个股最受关注
近年来,A股市场也不乏“双十一”概念炒作。2012年,在股指表现低迷的状态下,物流板块的华鹏飞在“双十一”前后20个交易日里,累计涨幅接近40%;2013年,物流、家用电器、家居等板块表现抢眼,整体涨幅靠前;2014年,交通运输、电商概念、移动支付、物流等板块则轮番被资金热炒,焦点科技等个股表现突出。
不过,从整体行业性机会来看,在近5年双十一前后,包括双十一当天,这些行业并没有非常突出的整体性机会。稍微好一点的可能是物流、移动支付和第三方支付概念。据往年经验,“双十一”将是快递业务旺季的峰值,以‘双十一’、‘双十二’和圣诞节,至2016年元旦和春节前夕,共计94天。有业内人士表示,在A股市场上,“双十一”概念中,物流股将成为主要受益股。
2015年10月份电商相关股票平均上涨39.26%,跑赢创业板指数20个百分点,跑赢上证指数28个百分点,与“双十一”相关联的个股凸显牛气。
与阿里巴巴合作的苏宁云商、服装业龙头之一的报喜鸟、物流速递行业的三泰控股、外运发展,涉及网络安全、支付安全的蓝盾股份,以及开发人脸识别技术的汉王科技和佳都科技10月以来累计涨幅普遍达到45%左右。
盘点一下双十一那些板块受青睐
我们也找找打折的股票,说不定有机会呢
“双十一”未到,但各大商家促销已相继启动,满200减100,五折、三折、甚至一折,醒目诱人的打折标语随处可见。在A股上,经历了连续两轮大幅下挫后,部分股票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折扣”,以6月至今的涨跌幅来看,最高折让幅度可达三折,朗玛信息6月以来跌幅近七成,另外,腾邦国际、江苏有线、银江股份、好想你、富瑞特装、信威集团、创维数字、七星电子等个股跌幅在六成以上,相当于股价打四折,心动有木有?其中金石东方在10月以来已反弹51%。另外“半价”甩卖的个股多达近百只,六折的股票也有400余只。
从六折以上股票10月份反弹情况来看,计算机和机械设备行业的个股表现最好,其次是电气设备、电子、化工、汽车等。
当然,打折的商品看着诱人也要当心“打脸”,例如部分钢铁股在大跌四成以后,10月份仍继续下跌,如韶钢松山。中钢协钢协最新数据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大中型钢铁企业亏损281.22亿元,亏损企业数量占统计会员企业户数的48.51%,供需失衡之下钢铁行业景气度持续低迷,企业盈利困难。
双十一骗子出没, “最强网购防坑攻略” 必看
1、要下手?别急,看看是不是明码标价!
看清楚标价,吸取青岛大虾的经验,是一只虾38还是一盘虾38元,一定要看清楚。别到时候买上天价的商品,还吃了哑巴亏。
2、太便宜?小心,可能是虚构原价!
标出双十一的特惠虚假价格,诱导顾客去买。最后以断货等形式想顾客推销其他的产品。一定要保持清醒,不要被低价蒙蔽了双眼。
3、太实惠?陷阱,或许是虚假折扣!
虚假折扣,其实原价也并不贵,虚拟一个不存在的高高在上的原价,然后再打折,这和欺骗有什么区别。千万别相信!
4、仅限今日?看到这样的标题要长点心!
使用“仅限今日”“今日特惠”“明天涨价”等不实语言或者其他带有欺骗性、误导性的语言、文字、图片等标价,诱导顾客购买。这是太傻太天真才会相信!
5、全网最低必须买?别被店主忽悠了!
声称“特价”“清仓价”“全网最低价”“市场最低价”“出厂价”“零利润”等,但价格表示不真实、不准确,没有依据或者无从比较的情况,请自行回避。
6、赠品超丰富?小心均为假劣商品!
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以低价招徕顾客,以高价进行结算。而且那些赠品很可能是假冒伪劣产品。买回去一点用处都没有,不要被赠品欺骗了。
7、预售商品同样适用七日无理由退换货
去年“双十一”前,有的电商明示“预售商品不支持7日无理由退换货服务”。今年,可就不能这么任性了。买到假货,一定要退货。
8、收货更安全了,快递有了“检视+实名+安检”三重保险
按照要求,在揽件时,物品一律先验视、后封箱,谁收寄、谁负责;在填写快递单时,收寄人需实名,电商企业还要签署安全协议,消费者再也不用担心收到陌生或骚扰包裹;除此之外,在有条件的地区快递包裹将100%过X光机安检,进一步加强包裹的安全系数。
9、选择小额度的借记卡绑定网购账户!
不少网民在网购时用的都是信用卡,但信用卡可以透支的特性却也容易招致祸端:网络骗子只需知道卡号,再骗取受害者捆绑手机的短信验证码即可,甚至无须支付密码便可盗刷受害者的卡片。
因此,用户应选择小额度的借记卡绑定网购账户。此外,用户还可以通过修改卡片每日消费额度的方式来降低盗刷的风险,让骗子无力猖獗。
10、点开网络链接前要当心!小心病毒
今年”双11“的第一个关键词便是“预售”,更有很多商家给自己的老顾客直接发短信提醒有新品预售信息,这也给骗子提供了方便。
近期就有不少用户收到了陌生商家发来的促销短信,还提醒仅剩几件赶紧购买,一旦用户贪便宜着急购买,点击了短信中的商品链接就中了骗子的圈套,付款后才发现是虚假链接,骗子怎么可能还等着尾款,首付款拿到手就赶紧逃之夭夭了,钱款也不知去向。
还有一种可能,我们无意中打开的链接地址就是木马病毒的根源,而后骗子会借助这个机会盗取客户的银行卡密码。所以,点开网络链接前,一定要仔细分辨。
11、遇到上述情况?打12358!
官方表示,各级价格主管部门将加强市场价格监管,及时制止和依法查处各类价格违法行为,保持12358价格举报热线畅通,及时受理群众价格投诉举报。
双十一,不要贪便宜,这些红包坚决不要!
第一类:需要个人信息的红包不要碰
领取红包时,要求输入收款人的信息,比如姓名、手机号、银行卡号,这种很可能是诈骗。
第二类:分享链接抢红包系欺诈
看到朋友圈分享的红包,比如送话费、送礼品、送优惠券等,点开链接要求先关注,还得分享给朋友的情况。这种红包涉嫌诱导分享和欺诈用户,点击右上角举报即可。
第三类:与好友共抢的红包需谨慎
朋友圈有不少跟好友合体抢红包的活动,要求达到一定金额,比如100块,才能提现。玩这种游戏要格外注意,红包页面的开发者是否正规,很可能只是一种吸引粉丝的骗局。
第四类:高额红包不可信
单个微信红包的限额是200元,因此如果收到比如“666”、“888”之类的大红包,基本上可以确定就是骗子。
第五类:警惕“AA红包”骗局
业内人士称,此类红包往往对微信AA收款界面进行略微改动,加上“送钱”、“现金礼包”等字样,让用户误以为是在领红包。
微信红包有自己的专属橙红色界面,不需要进入AA收款界面;另外,用户收红包根本不需要输入密码,点击领取就能存入微信零钱包。
第六类:拆红包输密码恐有诈
如果有商家或者朋友发来一个微信红包,拆时却要输密码,那就要警惕了,因为这可能是假红包。真正的微信红包在收的时候是绝对不需要输入密码的。
因此,切勿轻易点击微信群中来历不明的红包、优惠券等,以免个人隐私信息的泄露。还有要注意的是,有不法分子效仿“双十一”电商发红包的做法,发布山寨网页,借此收集网友的个人信息,或是通过点击量来增加公众号的阅读量,这些都不可信。
双十一,那些巨头在干吗?
双11京东天猫开撕无底线 暴监管缺位
据媒体报道,京东向工商总局实名举报阿里扰乱电商秩序,认为其胁迫商家在参加双11活动时只能“二选一”。阿里则强势回应,称市场问题市场解决,价格优势将持续到底。
对此,有专家表示,两大中国电商巨头开撕,撕得既没有道理也没有尊严,既缺少技术含量更没有尺度底线,它们的开撕是有代价的,而这个代价要由消费者和供应商买单。
中国“双十一”已变成“末日狂欢”?
美国《侨报》发表评论称,如同美国有“黑色星期五”,中国也有一个象征着“买买买”的日子,就是11月11日——最初这天只是一些中国年轻人恶搞出的“光棍节”,不过,自从2009年马云和阿里巴巴推出网络促销活动之后,如今它已发展成全球最大网络购物盛典。
与往年不同,今年“双十一”最吸引民众目光的,不是电商所喊出的低价和优惠,而是京东和阿里两个电商平台之间的充斥着口水和烧钱的“猫狗大战”。在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中,上阵的是电商平台,埋单的却是商家和消费者。
有报道称,凡参加“双十一”的商家,都会被胁迫降价,导致利润不足。而在商家利润不足的情况下,商品质量下降的情况在所难免,也必然会引起消费者的怨声载道。这实在不是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局面——电商平台赚了个盆满钵满,但如果千万个商家和消费者难以获利,其参与热情必然逐渐降低直至完全退出。没了商家和消费者参与,又何来“盛典”可言?
另一方面,随着“双十一”网购纪录一次又一次被打破,消费者也逐渐变得精明起来。在大陆媒体针对“双十一”价格乱象的报道中,大多都会提到这样一个细节:很多商家会提前提高商品的价格,然后在“双十一”这天制造出“折扣很大”的假象,这些都让热衷于网络购物的人怨声载道。
若想要继续火爆下去,电商平台和商家的诚信、规范、严谨的经营管理必须得到加强,否则,“双十一”盛典迟早将成为“末日狂欢”。
来源:凤凰财经(ID:finance_ifeng)综合人民日报、中新网、中国经济网、一财网、钛媒体报道
新媒体运营编辑 史晗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ID:finance_ifeng)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
喜欢此文,欢迎转发和赏赞支持财经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