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自今今乐道。
核心书摘
《可爱的诅咒》生活中总会有一些这样人,他(她)们将大部分精力都花在家人、朋友、同事身上,对陌生人也是有求必应,而且一旦停止这样做,就会觉得非常内疚,仿佛受了一场“可爱的诅咒”。心理学家把这些始终把友善待人作为唯一行为准则并因此受尽委屈的人称为“圣母型人格”。本书不是让人们放弃对这个世界表达善意,而是鼓励过人们为自己争取一些时间和自由,毕竟,每个人都有权利好好爱自己。
适合谁读
· 心理学爱好者
· 不懂得拒绝别人的人
· 渴望提升自我认知的人
关于作者
雅基•马森,心理咨询师,治疗师,英国心理学协会成员,拥有咨询心理学和临床心理学两个硕士学位。她还是一名备受媒体推崇的心理学知识传播者,她的文章曾在《心理月刊》《心理学家》《咨询心理学评论》等刊物上发表。
学什么?如何科学的对他人说不
世上的领导者们向后辈传道授业时,总乐于强调同一个信息:助人为乐。世界上大部分的演讲的研究表明,大约三分之二的演讲都以助人为乐为核心主题。
但是在工作和生活中经常性的无私奉献,不仅令自己疲惫,而且往往伤及你希望帮助的人。所以,我们必须学会科学的拒绝别人。
在今天的文章中,作者从圣母型人格产生的根源和如何改变这种人格两个维度出发,结合大量的实际案例,教会你如何科学的拒绝他人的不合理要求,轻松的应对生活中常见的思维误区,让你成为一个高情商的人。
你还会发现:
· 什么是圣母型人格;
· 如何拒绝他人;
· 健康ABC循环是什么。
一、为什么会有“可爱的诅咒”?
在《诗经》中有一个非常著名的篇章:《氓》,我们现在常用的成语“夙兴夜寐、言笑宴宴、信誓旦旦“等都出自这里:讲的是一个女子嫁给了一个口蜜腹剑、表里不一的男子,婚后生活无比痛苦,然而求救无门,最终这个女子勇敢地提出了分手的故事。
女孩被骗的遭遇令大家唏嘘不已,但其实,女方的婚姻悲剧,早在婚前就已经埋下了种子,而且她后来的悲剧与她自己的关系也很大。
诗歌的开头是这样写的:
“氓之蚩蚩,抱布贸丝。匪来贸丝,来即我谋。送子涉淇,至于顿丘。匪我愆[qiān]期,子无良媒。将[qiāng]子无怒,秋以为期。”
翻译过来就是:憨厚农家小伙子,怀抱布匹来换丝。其实不是真换丝,是来找我谈婚事。我把你送过淇水,顿丘依依惜别。不是我故意延误婚期,是你没有媒人失了礼仪。求求你不要发脾气了,秋天到了就来迎娶我吧。
我们仔细分析最后一句:“匪我愆期,子无良媒。将子无怒,秋以为期。”可以看到,那个男人因为没有请托媒人、礼数不全,所以延误了婚期,古代结婚不同与现代,讲究“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礼数是相当重要的环节,可是看到男方想要发脾气,立刻温柔地说你别生气了,我这就嫁给你。如果女方在此时态度坚定一点,为自己的处境多考虑一点,甚至因为男方的不重礼仪而发现他在人品上的问题,也许就不会发生后来的悲剧吧?
这就是可爱的诅咒的影响,女孩为男孩着想十分美好,然而并没有带给自己美好的人生。那么,为什么会有“可爱的诅咒”?作者在这里总结了两个原因:逃避愤怒,追求认可。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会接受许许多多的规则,并且自觉地去遵守,不过,心理发育正常的人并不会因此彻底认为只有规则才是对的,相反在成长到一定阶段,他们会去想着破坏规则。然而,有这么两种人,因为童年产生的十分刻板的个人规则以及低水平的自尊根植于潜意识,最终,他们或是为了“逃避愤怒”或是为了“追求认可”,亦或者二者兼有,开始压抑自己的需要,只为满足别人。
有一部分人渴望着认可,他们总是安慰着别人,总是想方设法哄别人开心,他们希望别人喜欢自己,希望得到越来越多的表扬。而有一部分人则是非常害怕冲突,认为绝大多数问题忍一忍就结束了,他如果捅出来那叫小题大做,而如果给别人添了麻烦,那么会让别人感到不舒服。
拥有这两种心态的人会为了别人的想法牺牲很多,而一旦停止这些做法他们还会觉得非常内疚和不安,认为自己不够好。绝大多数圣母病患者都是追求认可和逃避愤怒两种心态的结合体,《氓》的女主人公显然也是这样的人,她希望被喜欢的人认同,也想和他结为夫妻,同时她害怕爱人失望,所以宁可婚礼不合规制,也要先让爱人开心结婚了再说。
与此同时,可爱的诅咒也受到家庭和社会的影响。比如作者的家长给与她的是坚强自立的品德教育,以至于让她即使手臂骨折了,也可以强撑着十天不去医院,继续用骨折的手臂给家人开车划船,直到不得不打了石膏才觉得自己需要休息了。
本质上讲,这种圣母型人格是一种恐惧,包括害怕被抛弃,害怕被不认可等。一旦解决了这种恐惧,那么可爱的诅咒也迎刃而解。
二、如何破解“可爱的诅咒”?
前不外,我们读过美国著名临床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的书《我的情绪为何总被他人左右》,在书中,埃利期重点阐述了他发明的一种独特的心理治疗方法:合理情绪疗法(也叫ABC理论):我们因为某件事产生的情绪,是由A、B、C三个方面构成的:
A:刺激性事件。
B:思维方式。
C:你最终的情绪和行为。
刺激性的事件引发我们对该事件的看法,而看法决定了我们最终的情绪和行为。因此,如果想要掌控自己的心情,变得不那么阴晴不定,最简单的方法毫无疑问,就是改变对事件的看法。破解“可爱的诅咒”也是如此,作者分三步进行,并提供了大量的诀窍:
第一步:寻找心结
在把B修正之前,你得先找到它。你可以通过观察记录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去感受那些令自己不舒服的感觉和情绪,并试图思考几个问题:我的情绪因何而来?我又是怎么样得出这种让我不舒服的结论的?为什么在我眼里别人的事比自己的事重要?行为背后的思维方式,对于寻找心结意义重大。
第二步:改变认知
再找到心结之后,了解自己改变认知就显得格外重要。前面我们刚探索到可爱诅咒的认知源头即是把他人的评价看得比自己的重要。那么,对自我认知的探索和改变能够帮助你隔绝那些让你不适的评价源,同时树立让自己感到舒适的内部评价源。在这里,作者提供了三个方法,帮助我们建立积极的认知:
方法一:吾日三夸吾身
好莱坞著名女星娜塔莉·波特曼,不但是奥斯卡影后,high fashion的宠儿,同时也是哈佛大学的高材生,她集演员、导演、制片人、编剧于一身,她从容面对来自各方面的巨大压力,在每一个身份上都取得了瞩目的成绩。然而,就是这样一位成功女性,在毕业典礼的演讲上,她仍会说:“我至今仍旧觉得,我毫无价值。”这也许是她自谦的说法,但是她的确非常努力,因为在她的内心中仍有对自己的不满足。
古人有云:“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发现自己的不足,更好地认识自己,不过三省并不适合在这里运用,否则极有可能变成像波特曼一样,对自己怎么看怎么不满意。那么如何解决?作者独具匠心,设计出了完全相反的方法:三好日记。
每天记录自己在这一天的三件好事,这三件好事分别反映出自己有什么优点,并坚持几个星期,这样,即使后来不再写日记,也可以在做事的时候,更多想到有益的想法。与此同时,把在人际交往中受到的委屈也记录下来,相互比较,慢慢可以形成不委屈自己的习惯。
方法二:自我画像
在准备好三好日记后,你还可以制作一幅自画像:在白纸上画一个衣服大点的小人,衣服对外画一些箭头。你可以在衣服上写上自己不知道怎么表达自己内心的不舒服,比如需要休息、比如因为不公平感到愤怒,再比如对方的话题让自己感到无聊,总之,解剖自己内心的负面部分。而与此同时,外图的箭头清晰表达自己的优点,比如看到别人会微笑,比如坚持守时,比如面对问题非常勇敢等。
这个自画像最大的优点是,让我们认识到矛盾的心态和认知是在如何影响自己的生活,最终建立起自我强大的内评价源。
方法三:把“应该”换成“可以”
可以和应该的区别在于,应该代表着他人对你的期待,而可以代表的则是你自己选择的权利,把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应该”改为“可以”去尝试,坚定地表达自己的权利,这有利于形成“我有权把自己放在第一位”、“我有权表达自己的感受”等等信念的建立。
不需要在乎他人对自己的强烈要求,也不需要依赖他人去告诉你你是怎样的一个人,错误的观点会让你产生致命的自我恐惧感以及挫败感,同时不得不委屈自己去讨好别人。
第三步:主动出击,摆脱恐惧。
通过一系列的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那些批判的声音都是来自于别人,仅仅是存在于我们心中的一个意识,那么想要改变它,其实并没有那么困难,毕竟,你所害怕的,只是一面虚影。那么,我们该如何去做?作者给出了以下方法:想象,分级。
电影《哈利波特》里有这样的一个场景,噬魂怪会化身为你内心最害怕的事物,站到你的面前吓得你瑟瑟发抖,不敢动弹。可是卢平教授教给了大家一个计策:对着噬魂怪说“滑稽滑稽”,并想象自己认为最可笑的场景,因为噬魂怪就是你内心想法的化身,所以他面对这样的笑声时,就不再是恶魔而会是个可笑的小丑,最后手足无措地逃开。
当你面对恐惧的时候,也可以首先进行想象,把恐惧的角色脑补成滑稽的角色,在心里反击嘲笑,这样也可以最大程度减轻心理负担。与此同时,和自己心里的另一个自己谈谈,告诉他我并不是来吓唬你的,而是和你一起解决问题,这个方法可以帮助你摆脱恐惧,重归理性。
战略上的藐视不能改变战术上的重视,让自己一下子就摆脱害怕的事物显然也不太现实,对此,作者给了个建议,你可以把自己恐惧的程度分级,按照面对的事物以及情景,把你会产生的恐惧情绪从一级划分到十级,然后循序渐进地挑战不同级别的恐惧,最终你会发现,你害怕的事物变得越来越少。
三、学会艺术地说“不”
在讨论完如何解决恐惧后继续下一个问题,如何拒绝一个人?作者给了两个方法:
第一,客气拒绝。当他人提了你并不情愿的要求的时候,你可以这么做:感谢他对你的信任,然后提出拒绝,或者给他一个更好的改进手段,最终祝福他取得成功。这样的拒绝礼貌客气,并不会触怒要求者,不过要注意的是,一定不要兜圈子。
如果对方还是向你提要求,你可以考虑采用第二个方法:卡壳唱片技巧,简单点说就是对当事人的困难表示理解同情,然后重申一次自己的拒绝或者其他建议。
在这个过程里,切记只需要清晰表达,不要去想别人会怎么想,给自己一个明确的限制:不许有内心戏。
同时注意:肢体语言同样重要。摆正站姿,保持语速和音量,保证声音不是越说越小声,眼神不漂移,这些小习惯能够帮助自己更加坚定观点。
具体如何去做?咱们看一个古代的案例:唐代有一位名妓,名字叫做郭时秀,她和大才子王元鼎关系非常好。然而尴尬的是,当时的中书省参政阿鲁温也非常喜欢她,并对她和别人交好心生不满。有一天阿鲁温问她:我和王元鼎谁比较好?并暗示她想要纳她为妾。当时的郭时秀,无论是身份还是其他,都很难拒绝,那么郭时秀是如何回答的呢?
郭时秀这样说道:“参政,宰臣也,元鼎,文人也。经纶朝政,致君泽民,则元鼎不如参政;嘲风弄月,怜玉惜香,则参政不敢望元鼎也。”这句话意思就是,阿鲁温是重臣,王元鼎只是个文人,经世济民王元鼎比不上阿鲁温,而风月之事阿鲁温比不上王元鼎。这段拒绝非常巧妙,一方面解释了自己的感情源头,赞扬王元鼎有才华,另一方面也简单直接拒绝了阿鲁温的求爱:您是办大事的人,怎么会为儿女情长困扰呢?这样清晰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同时也没有让他人和自己感到不适。
摆脱恐惧,表达自我,都需要主动出击,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全新的健康的ABC循环。
总结
我们对他人表达善意是正当的,舍己为人也是一种美德,但这种美好的品质如果来自于当事人的委屈自我,那么这种舍己为人就变得毫无意义了,这是一种错误心理导致的心理疾病,我们叫它“可爱的诅咒”,或者“圣母病”。
今天拆解的《可爱的诅咒》这本书分析了这种病的成因以及破解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
一、“可爱的诅咒”,基本上来自两种因素的影响:渴望逃避愤怒,渴望他人认同。
二、我们该如何破解“可爱的诅咒”?
第一步:寻找心结。
第二步:调整认知,做一个信任自己的人。
第三步:主动出击,摆脱恐惧。
对世界表达善意并不是一件坏事,不过在这之前,请好好爱自己。
恭喜你和“今今乐道”读书会一起读完了你生命中的第 738 本书,希望今天的内容能给你有益的启发。(Garland)
《可爱的诅咒》金句:舍己为人如果来自于当事人的委屈自我,那么它将变得毫无意义。
当我们学会了如何巧妙地说“不”时,就会有奇妙的事情发生:生活将变得更加轻松自如。我们的生活将更为和谐,而不会使我们精疲力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