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童星
“童星”是海默最为人熟知的一个标签。
在此期间,他出演的最知名的作品,莫过于《查理与巧克力工厂》(2005)。
彼时的海默,年方13。
但他的演艺生涯,早在7岁时就已经开始了。
那年,他搭档海伦娜·伯翰·卡特(《哈利·波特》)完成了自己的荧幕首秀《女人“秘”语》(1999)。
就二丫个人而言,第一次感受到童星海默的魅力,是在法国导演让·雅克-阿诺执导的影片《虎兄虎弟》(2004)中。
这是一部很公益的电影。
它通过一对老虎兄弟与人类之间的种种,展现出大自然对人类的包容,并强调人类保护自然是责任,更是义务。
片中还特别设置成年与孩童的对比,来体现成长路上,我们逐渐遗失掉的一些重要品质:天真、执着、善良和敢于相信的勇气。
这个名为“劳尔”的孩童饰演者,正是海默。
弗莱迪·海默 饰 劳尔(左)
其实他在该片中的戏份不算多,但在跟男主的一场对手戏里,他的表现十分动人。
这是在猎杀老虎前夕,发生在成年人和孩子之间的一段对话。
男主从成人独有的理性角度向劳尔解释:为避免虎兄弟伤及无辜,我们必须要猎杀它们。
但劳尔执拗的认为,这对虎兄弟不会伤人,它们会回到丛林学会捕食,我们不能去伤害它们。
此时,镜头逐渐推成劳尔的面部特写,火光照亮了他的半边眼眸,一行眼泪划过。
这一幕,我们看到了孩子独有的天真善良,也看到了劳尔对虎兄弟的情深不舍,以及他对血腥即将发生的无能为力。
这一幕时间不长,却称得上是该片一处点睛之笔。
海默这份动情演绎,不输专业演员。
同年,海默还参演了一部更为重量级的传记电影:《寻找梦幻岛》(2004)。
这部影片重现了经典童话人物“小飞侠”彼得·潘的创造过程。
并获得了第7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和第62届金球奖最佳剧情片的提名。
其卡司堪称黄金级别。
约翰尼·德普(《加勒比海盗》)、凯特·温斯莱特(《泰坦尼克号》)、达斯汀·霍夫曼(《雨人》)……
面对如此一座演技实力派大山,饰演彼得·潘原型的海默,拿出了让前辈们认可的表现。
片中,他饰演了一个因父亲离世而心事重重的小大人。
弗莱迪·海默 饰 彼得
在他的戏份中,有一场情绪大爆发比较难搞:
导演的目的,是为了让剧组其他演员看到海默的出色表现后,能摆正跟孩子一起工作的态度。
海默不负期望,完成得可圈可点,获得了“同事们”连连称赞:
凯特·温斯莱特称他“是她见过最棒的儿童演员”。
约翰尼·德普也被他的演技所震撼,因此有了二人的第二次合作,也就是海默的成名作《查理与巧克力工厂》(2005)。
这是一部教育意义非凡的影片,它完全以孩子的视角去强调家庭重要性。
当约翰尼·德普确认参演该片时,他特别指定要海默来饰演主角小男孩查理:
一个家境贫寒,却懂事、乐观、善良、顾家的小男孩。
一身正气又带点早熟,海默自身的气质倒是跟这一角色不谋而合。
弗莱迪·海默 饰查理
其中让二丫印象最深的一幕,是当威力·旺卡告诉他巧克力工厂归你,但你要抛弃家人时他的情绪转变,
喜悦的眼神逐渐冷静,漂亮的眼眸里明明充满了童真,却透着十足的坚定和义无反顾:
“那我不去了,我说什么也不抛弃家人,就算给我再多的巧克力也没用”。
没有叫嚷、呐喊,却十足有力,掷地有声。
看过的观众,无一不为之动容。
除了上述几部较知名影片外,还有一部影片虽然口碑平平,却值得一说。
因为在这部影片里,海默一人分饰两角,出演了一对性格迥异的双胞胎兄弟。
在同一作品中饰演多个不同角色,很考验演员实力。
一些演员能成功晋升实力派,往往会依托在类似演绎中的突破。
比如《白夜追凶》(2017)里的潘粤明、《你好,疯子》(2016)里的万茜等。
上:《白夜追凶》 下:《你好,疯子》
《奇幻精灵事件薄》(2008)中双胞胎角色难度自然不敌上述例子。
但海默将二人分明的性格诠释的十分到位。
这对于一个没受过专业训练的十几岁小男孩来说,很是不易。
一个十分叛逆,一个十分文静
“祖师爷赏饭吃”是二丫在看过童星海默的作品后,脑海里最先蹦出来的词。
他眼里天生有戏,毋需过分打磨便能让人充满惊喜。
曾三度跟他合作的海伦娜,也评价他“不是表现得像个演员,他是天生的演员”。
可人总会长大。
这时,童星的标签与其说是一种荣耀,不如说一种束缚。
过早成名会让观众提出更多要求。
面对这一关键岔道口,海默又是如何选择、如何渡过的呢?
2
学霸
3
怪
没错,用一个字总结海默转型后的角色,就是“怪”:
他基本抛弃了颜值优势和过往的角色设定,转而投身于更富挑战的复杂人物。
其实童星海默也出演过几个“怪”角色。
好比《寻找梦幻岛》的小大人彼得和《查理与巧克力工厂》中早熟的查理。
彼时的“怪”是入门级,此时的“怪”却能称为究极。
首先是《贝茨旅馆》(2013-2017),这部被称为希区柯克《惊魂记》前传的美剧。
五季平均豆瓣评分8.0
该剧所述,正是《惊魂记》中的主角诺曼·贝茨,一步步修炼成双重人格腹黑杀人狂的全过程。
这也是海默所饰演的角色。
弗莱迪·海默 饰 诺曼·贝茨
比起之前区别表现双胞胎间的不同性格,诺曼这一角色,更讲求精神及心理层面的差异性刻画。
眼神、动作、语气、神态……不同人格的不同状态,既要泾渭分明,又要转换流畅。
那海默表现如何?
正常时,观众看到的诺曼安静如诗,略带稚嫩羞涩。
温润如玉的翩翩君子,跟杀人狂更是八杆子都打不着;
当发生人格转换,他的神情逐渐狠峻,眼神阴冷,杀意骤起。
伤人直取要害,杀戮仅一瞬间即完成。
少年感当荡然无存,分明就是个变态杀手。
诚然,海默在该剧中的表现,达不到完美的水平。
但作为回归后的小荧幕首秀,这份惟妙惟肖的演绎,着实让人眼前一亮!
他用实际行动宣誓:这是一个告别过去,焕然一新的演员海默。
诺曼之后,海默的第二个怪角色,是男扮女装出演了一位女扮男装的自行车赛手。
该角色出自HBO伪纪录片《环药房自行车赛》(2017),是一个誓要跟男人一较高下,最后又为了男人死心塌地、前功尽弃的人物形象。
角色在接受采访时表现出的紧张、窘迫,模仿男性特点时的刻意、拙劣,都被海默的演技逐一捕捉。
剧组特意给他垫了胸,在举手投足间,他还加入了些许的女性特质。
女生掐腰的小动作
垫胸……
值得一提的是,海默的颜值低谷,怕也出现在该片之中……
……
接下来海默饰演的“怪角色”,便是《良医》里的肖恩·莫菲了。
这个角色是个做着特殊职业的特殊人群。
自闭症注定了他在沟通方面的缺乏。
可外科医生需要跟患者进行有效沟通,也是职业中的硬性要求。
所以肖恩的沟通,必然会出现种种尴尬、刻意努力的痕迹。
像避免眼神接触,肢体上的局促不安,语气用词不当等等。
还有特殊情况造成情绪失控的爆发情况。
对比诺曼,海默在这个角色上的发挥更加出色。
他演活了这个带着伤又带着梦的自闭症外科天才。
甚至戏外看到他,还会让人不自主地贴合到肖恩这个角色上。
据悉,为了这个角色,海默及剧组查看了很多跟自闭症相关的论文、纪录片,并咨询了针对这个疾病的专业人士。
前期研究得透彻,后期演技有保证。
也难怪海默会凭借这个角色,拿下职业生涯中第一个金球奖的提名。
4
稳
“伦敦F4”分别是汤姆·霍兰德(《蜘蛛侠》)、托马斯·布罗迪-桑斯特(《移动迷宫》) 阿萨·巴特费尔德(《穿条纹睡衣的男孩》)和弗莱迪·海默
同样是演员的父亲,从不缺席童年海默的拍摄,每次都会在现场陪伴。 母亲则是一位经纪人,规划演员的发展方向就是她的专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