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点 气候变化、人工智能、万物互联... ...日常生活的每一点改变,其实都在重塑教育对未来人才的培养模式。究竟何种方式,才能培养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人才?曾任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现任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峰会)首席执行官的史彦恺认为:教育创新要掌握“归零”与“重构”这对关键词,归零学习方式,重构思考能力,然后才能用“整体化”的概念去培养未来人才。
文丨Jane 编丨Travis
教育是个永恒的话题,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创新也成为话题中的“热点”。
越来越多的教育学者们、科学家们开始关注对脑科学、行为科学等领域的创新性研究,并借助科技手段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们能享受学习的乐趣,提高学习的效率。
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orld Innovation Summit for Education,简称WISE),是目前世界范围内关注教育创新的重要国际会议。
世界教育创新峰会官网
在卡塔尔基金会主席
谢赫莫扎宾特纳赛尔殿下的倡议下,该峰会于2009年正式开幕,旨在促进各领域间的全球合作并寻求创新的解决方案,把先进的教育实践推广至全世界,共同构建教育的未来。
WISE每年在全世界范围内,有一系列权威性的研究合作和各种全年项目,同时每两年举办一届峰会,
是一个为激发创新思维、辩论和行动而创办的国际性、跨领域平台。
11月19日-21日,
第九届世界教育创新峰会(WISE)将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办。将有与来自
100多个国家的
2000多位顶尖学者、商业领袖、社会企业家和创新实践者们面对面,探讨当今教育的新趋势。
同时,他们将共同见证被BBC 等媒体誉为
“教育界的诺贝尔奖” WISE 教育奖的颁发。
英文中的wise一词,意为明智的、有远见的。从这个角度讲,这个汇集了全球教育创新的“最强大脑”盛会无疑完美代言了“明智”和“远见”两个词。
那么WISE将如何看待教育创新,又会将目光放在什么样的项目上?近日,世界教育创新峰会
WISE的首席执行官史彦恺(Stavros. Yiannouka)先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就揭示了适应未来社会新趋势的学习方式。
史彦恺
史彦恺先生自2012年起担任WISE峰会的首席执行官,在此之前他曾担任
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光耀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
他深信,要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的栋梁之才,必须摒弃一些对现有学习方式、思维方式、甚至生活方式的固有想法。
因此,他为今年的WISE峰会提出了两个核心关键词:
“归零(Unlearn)”与
“重构(Relearn)”。这也是他所倡议的最能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学习方式。
学习的“归零”与“重构”
史彦恺先生眼中最能适应未来社会挑战的学习方式——“归零”与“重构”具体指的是什么呢?
他提到,当今社会中有许多潜在的破坏性的趋势,比如气候变化、自动化和人工智能这些话题,都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这些变化,不仅在潜移默化地改变着人们的工作岗位、工作职能,同时也开辟着新的工作方式、提供新的机遇。
如果我们要在这样的新环境中得到发展,面对这些挑战并抓住机遇,那么教育将在其中发挥核心的作用。
有很多东西是我们需要学习的,但是这些同时也对我们的生活方式、工作方式以及社交方式提出了挑战,因此也要求我们摒弃一些不好的习惯和思维方式。
“比如,我们每天理所当然地消耗廉价的碳氢能源,却不考虑后果;我们不断地追求“消费升级”,换豪车、买新房、添置华而不实的东西。
这种所谓‘一次性经济’的消费模式,不仅破坏环境,加剧气候危机,甚至将威胁人类文明的存亡。
改变这样不好的习惯有利于环境与社会的发展,但这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我们对消费期待做‘归零’,学会简化生活、为生活减负。为此,必须借助于教育。”
史彦恺先生认为,社会在飞速发展,而
“学习”这件事仍要遵循人类认知的规律,欲速而不达。
很多“拔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填鸭式的补习班,还有最近被热搜的“量子阅读法”,如此层出不穷的教育乱象,是不是需要我们反思:
我们的下一代是否还能在“学习”中找到乐趣?
“学习”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优秀的考试成绩,还是卓越的适应社会发展的能力?
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如何有效地应用科技的力量,“重构”出新的学习方式呢?
2019年WISE项目奖的入围项目之一,来自比利时的
“我的机器(My Machine)”项目给了我们一个很好的示例。
该项目由“我的机器”全球基金会发起,它鼓励学生们将自己的想法落地。让孩子们学习如何采取主动行动,将想法付诸实践,相互协作并尊重彼此的才能。
“我的机器(My Machine)”项目是一个共创过程,分为三步:
1. 小学生们提出任何只要他们能想到的奇思妙想;
2. 大学生(工程师,产品设计师,数字设计师等)的介入,把这些想法发展成概念;
3. 中专生们最终创造出相应的机器原型。
这三步不可分割,在这一过程中,该项目希望向学生展示开创性思维的重要性,并培养其将想法落地的实践能力。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有趣,而且激发了学生们的学习驱动力。
当我们纵观全球教育界的发展和研究趋势时,我们会看到更多的关注点在如何让“学习”变得有趣而高效,如何让人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幸福感。
这似乎是引领我们回到人的“初心”以及生活的本质,也正是史彦恺先生所说的“归零”。
往届WISE大会现场
“深度阅读”
才能提高深度思考能力
谈到重构,史彦恺先生提到了阅读,他认为,
我们对待阅读的态度,也应重构。
“我非常倡导人们重新发现阅读带来的乐趣。但很可惜,在世界许多地方,越来越少的人在阅读,更多的人沉迷网络和电子产品。
但不要误会我的意思,我是电子书的忠实拥护者,所以这不是对科技的攻击。
但是,如果我们一直专注于下一条推文是什么,或者下一个热门视频是什么,那我们就失去了深度的思考。”
史彦恺先生谈到,很多科学研究早已表明,
大脑的发展并不在于知识的储量,而更在于思考的能力。关于深度阅读,是现在国外普遍比较重视的学习方式。
国外的孩子们在阅读时,常常专注于发掘故事的时间和地点背景。围绕这些,他们总是能学到图书以外的更丰富的知识,反过来,又更好地理解了书中的情节。
以国外学生常用的
“气泡图”(Setting Map)为例,这一方式能帮孩子们对书中背景线索进行观察和分析,进而判断故事的时间地点。
运用这种学习方式,孩子们往往可以在读透一个故事的同时,学习到人文、地理、经济等多领域的知识,并且在整个过程中,如同”发掘宝藏“一样获得探索的乐趣。
当然,启发深入阅读的方式不止一种,史彦恺先生认为,
关键是要带领孩子重新发现阅读带来的乐趣,深度阅读是连接大脑的重要元素,它可以帮助孩子掌握更深的概念、开发深度思维、进行理性思考。
气泡图
世界是一个整体,
学习也应从”整体“出发
亚美尼亚总统阿尔缅·萨尔基相在给WISE的寄语中提到:
“出生的那一刻,我们对这个世界一无所知,拥有的仅是内心和内在的,那些父母的基因代码所传递的东西,我们就这样开启了生活。
但是一年之后,一个小孩子从零开始成为一个完整的人。然后他不断地成长。我们继续学习和发展,并且非常努力地工作,在学习和受教育的过程中,传播和分享我们的知识,从而过上充满创意与美好的生活。
由
此,可见教育的力量和重要性。
”
阿尔缅·萨尔基相
史彦恺先生也赞同这一点,在他看来,在孩子们的眼中,没有数学、语文、地理、化学的概念,世界本就是一个整体。他们学习的方式,是通过一个问题发展到下一个问题,层层探索又层层解密的过程。
在众多国家中,史彦恺先生举了两个例子。
首先是
芬兰。芬兰的教育不分学科,而是采用专题式教学。
比如,通过教授气候变化专题,学生能够掌握科学、经济和地理等各学科的知识。此外,学生还可以讨论公平原则,比如富裕国家是否对减少碳排放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从这个例子可以看到,
芬兰教育系统不分地理、科学、历史和经济等传统学科,而是通过专题教学,融合各个学科的知识。
新加坡,也是一个很有启发性的例子,主要是因为他们能够吸引并留住优秀的师资人才。
而且,他们还有一种独特的数学教学方法。
新加坡的数学书中并没有灌输式的公式。
相反,他们借助日常生活的数学问题,让学生掌握计算方式,获得数学的知识。
这种学习方法,注重解决现实问题,而不是抽象符号的形式来学习。
正如史彦恺先生提到的,芬兰和新加坡的教育模式,
知识不是被刻意地划分为各个学科,而是整体的知识体系。其实这正是从孩子的天性出发,尊重了人类本性的学习规律。
除了这些很有名的教育典范国家,史彦恺先生认为
教育还应走向大众,关注乡村教育、关注全体孩子。
这里他提到了哥伦比亚教育系统的
“新学校”
项目(Escuela Nueva)。
这个项目旨在缩小城乡教育水平差距,虽然农村学校缺乏资源,且往往地处偏远,但依然可以达到城市学校的教学质量。
起初,农村学校难以吸引师资,哥伦比亚利用科技,让教师的职责从传授知识变为帮助学生自主学习。
比如,教师通过现代科技获得优质的教学材料,指导学生自己吸取知识。如果某位学生成绩优异,可以辅导其他学习有困难的同学。
相互辅导其实对学生很有帮助,因为教学相长,通过教授他人可以温故知新,实现进步。
美国教育家
朱莉亚.韦伯(Julia Weber Gordon)写过一本书叫
《我的乡村学校日记》(My Country School Diary),分享了她曾在一所资源非常有限的乡村学校中工作的经历。
在这个学校里,孩子从一年级到八年级大多数时间都必须自己学习。有时候他们会讨论,就像一个班级一样。
在这些讨论中,他们会提出很多问题,朱莉亚作为老师,通常会把很多没有答案的问题写在一张大纸上,贴在墙上让孩子可以经常看到并思考。
孩子们没有必要非得找出这些问题的答案,它们不是课程或者家庭作业。但是他们可以不受约束地探索这些问题。这就激发了班上学生的求知欲,引导他们进行一些范围很广的探索。
比如冬天的时候,孩子们发现不同材质的衣服在清洗之后会有不同的变化,其中羊毛的衣服会缩水。所以孩子们开始好奇,为什么羊毛会缩水,而其他一些材质不会。
随后孩子们借到了一台显微镜,通过观察他们很快发现羊毛纤维有节,很像套筒望远镜,由于某种原因,当羊毛洗了之后,这些节就滑到一起去了。
在观察完羊毛之后,他们决定把其他很多种织物——尼龙、棉织物、人造丝等——也拿到显微镜下看看。
最终,在观察比较各种纤维织物后,他们又学着编织小块的布料,并且计算完成一块布料所需要的工作时间。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学到了针织工艺,以及经济学的知识。
在研究各种布料的过程中,他们又发展出对每种织物原产地的好奇,从而学习了不同原产地的地理和人文知识。
由此可见,
“学习”是没有界限的,重点在于是否有这份好奇心去驱动“学习”的过程。
科技的快速发展,为学习提高了很多便利条件,但同时也让很多人忽视了深度思考的价值,这确实是我们需要反思的。
关注外滩教育
阅读3000+篇优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