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

作者:David Thompson

译者:陈思航

校对:易二三

来源:Sight&Sound


如果说莫里斯·皮亚拉对法国产生的影响,从未施加到其他国家身上,或许部分原因与他的使命有关——呈现一个无包装的、赤身裸体的法国,用他的摄影机拍下它所有的偏见、性别失衡与阶级矛盾,不带丝毫歉意,也不作直接的批评。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1张图片 莫里斯·皮亚拉


1998年,《电影手册》召集了一批法国的电影导演,探讨了「新浪潮」造成的影响,话题很快就转向了皮亚拉。大多数人认为,与新浪潮比起来,这位导演对他们来说有着更重大的意义。他拒绝向陈词滥调和感伤主义让步,而且还大胆地处理那些出人意料的主题。


在塞德里克·康和阿诺·戴普勒尚的作品中,这种特质的继承尤为明显,这两位导演可以说是皮亚拉的公开信徒。但是,如果想要定义皮亚拉自身风格的源头,就要困难得多了。我们也很难确认,他在法国电影的哪一条传统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如果这种位置真的存在的话。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2张图片


任何试图评估皮亚拉电影的尝试,都必然遭遇一系列的矛盾。从代际的角度来说,他理应被视为法国新浪潮的一员,但他却独立于他们之外。他到四十三岁的时候,才拍了第一部长片《赤裸童年》(1968)。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3张图片 《赤裸童年》(1968)


他的影片显得极具挑衅性,因为它们处理着残酷的主题,采用了暧昧的叙事,而且极富自传性。但他的确能够吸引大量观众,并以潜在的温柔打动他们。 他愿意处理各种类型的题材——警匪惊悚片(《警察》,1985)、文学改编(《在撒旦的阳光下》,1987,改编自一部乔治·贝尔纳诺斯的小说)、传记片(《梵高》,1991)——但这些影片都携带着某种风格化的印记,这些印记当然也出现在他那些更为个人化的影片之中。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4张图片 《在撒旦的阳光下》(1987)
由于他的影片总是十分直率而粗粝,所以它们看起来总像是即兴创作的。但实际上,它们基本上都是非常严谨的。他虽然喜欢与非专业人士一起工作,但他也很乐意采用一些已经十分知名的明星——热拉尔·德帕迪约、伊莎贝尔·于佩尔、苏菲·玛索和雅克·迪特隆——他也成功地重塑了他们的视野。 皮亚拉生于法国中部的奥弗涅,他在巴黎的郊区度过了自己的青少年时期,这种经历让他对城市有一种悲观的看法,这反映在了他早期的纪录短片《真爱存在》(1960)中。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5张图片 《真爱存在》(1960)
给皮亚拉留下最深印象的影片,是让·雷诺阿的《衣冠禽兽》(1938),这部影片是埃米尔·左拉的小说的现代改编,它主要呈现了一些工人阶级的角色,他们被浸泡在铁路的烟灰与煤油之中。它讲述的是「法国深处」的故事,在大银幕上展现了大城市之外的、近乎神话般的农村生活。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6张图片 《衣冠禽兽》(1938)
尽管皮亚拉极力赞扬其他导演(同时否认自己的价值),但他将雷诺阿和马塞尔·卡尔内定义为法国电影史上的两位大师。与卡尔内精心建构的、充满诗意的对话与动作的世界相比,他更倾向于雷诺阿的现实主义——一种自然的表演方式、对镜头的设计作出自由的反应、自然环境中开放性的影像风格。 皮亚拉曾在1950年代和1960年代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形式,他从无声电影和超现实主义作品中汲取灵感,制作观察式的纪录片和怪异的短片。
《赤裸童年》的灵感源于一部关于照顾儿童的纪录片,他在同一个城镇——法国北部的伦斯——深入地研究了这个主题。正如他之后表示的那样:「当我拍摄《赤裸童年》的时候,我心里想的是《婴儿的午餐》。」他指的是卢米埃尔兄弟在1895年制作的一部短片,它是对于一件有趣的日常事件的静态记录,而且这个场景是为了摄影机而设计的。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7张图片 《婴儿的午餐》(1895)
这种将镜头看作是观察者的做法,将现实转化为某种潜在的奇迹,这成为了他的核心手法,也是他处理眼前发生的一切的方式。这使他与那些著名的新浪潮导演相去甚远,那些导演有着影评人的背景,与电影之间保持着一段高度自觉的关系——戈达尔解构了这种媒介,特吕弗擅用文学式的比喻,里维特反思着戏剧与生活…… 如果真的要把皮亚拉与那代人中的某位导演联系在一起,那个人可能是如今已被遗忘的雅克·罗齐耶。他的《再见菲律宾》(1962)是一部讽刺性的故事,呈现了年轻男人与女人之间的情欲游戏。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8张图片 《再见菲律宾》(1962)
这部影片是在真实场景拍摄的,采用了一些不知名的演员。但罗齐耶自由地使用了后期同步声对话和被音乐驱动的段落,这一点与皮亚拉完全不同。皮亚拉偏爱使用直接声源(无论音质是多么粗糙),他也很少使用音乐(声源通常是影片内部的留声机或表演者)。 在法国电影内部,皮亚拉偶尔会被用来与布列松进行比较,后者的《乡村牧师日记》(1951)和《穆谢特》(1967)也改编自贝尔纳诺斯的小说。那种挑衅式的严苛度,以及对于情感的缄默处理,的确是两人影片的共通点。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9张图片 《乡村牧师日记》(1951)
但是,即使皮亚拉曾在早年间就有过成为画家的想法——自他去世以来,他的作品展就一直在举办,他的画作与后印象派作品相近,以象征意义和大胆的色彩作为主要特征——布列松的那种精确构图创造的质感,在他的电影里是看不到的。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10张图片 《穆谢特》(1967)
他也不会在自己的作品里,把演员削减为简单的动作或是呈现线条的单调方式。当他制作《毕业优先》(1978)的时候,他回到了伦斯镇,一边研究居住在那里的年轻人,一边从他们之中招募演员。省级毕业生的未来道路是十分有限的——那部影片极富同情心地处理了这个主题,皮亚拉甚至将咖啡馆里的对话用作剧本的基础内容。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11张图片 《毕业优先》(1978)
但是,他的第二部长片——《我们不能白头到老》(1972)——选用了当时最受欢迎的两位法国电影明星。玛尔琳·若贝尔主要凭借出演轻喜剧而闻名,但她也愿意尝试其他的工作方式。让·雅南刚刚出演过克洛德·夏布洛尔的《禽兽该死》(1969),皮亚拉也在那部影片里扮演了一位警督。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12张图片 《我们不能白头到老》(1972)
这部剧本源于皮亚拉本人的小说,这是一个完全自传性的故事,讲述了一位电视导演与他爱人之间的曲折关系。这部影片主要由一系列持续的争论段落构成,主要场景是汽车车厢和酒店房间。它在法国取得了票房成功,那些本该会被观众排斥的东西,反而受到了他们的欢迎。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13张图片
这部影片的拍摄过程几乎和它的主题一样充满焦虑,皮亚拉和雅南甚至都开始比拼叫喊声的分贝了。在某一时刻,影片的制作几乎停滞了。若贝尔回忆说,雅南对他要呈现的那种粗鲁的感觉抱有某种疑惑,他要扮演的是皮亚拉的化身;她则认为自己角色的那种受虐倾向是合理的。
谈及皮亚拉时,她的说法与许多人一样,她认为他完全依赖张力和冲突来推动影片,剧本中那种在平静与骚乱之间迅速转换的状态,持续性地反映在片场的氛围之中。根据她的观察,她认为对于皮亚拉来说,「没有什么比他自己的生活更真实了」——而且他和他的合作者一样自卑。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14张图片
在《情人奴奴》(1980)的制作过程中,也曾出现过类似的事件。在高蒙公司的资助下,皮亚拉聘用了热拉尔·德帕迪约和伊莎贝尔·于佩尔,这也是当时的两位最具票房号召力的法国演员。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15张图片 《情人奴奴》(1980)
根据于佩尔的说法,皮亚拉甚至在拍摄过程中消失了三天,这引起了日益加强的敌对情绪,这种情绪主要源于男性演员。德帕迪约对皮亚拉的刺激与挑衅感到非常恼火,但直到看完这部影片之后,他才意识到皮亚拉取得了什么样的成就,并愿意继续为他扮演角色。 于佩尔喜欢自己在皮亚拉那里找到的自由。在一场咖啡馆的戏里,她与德帕迪约从未听到「开拍」或者「停止」之类的命令,但她可以本能地意识到摄影机已经开启,于是她便自然地滑入了角色的对话,由此,「虚构之物陷入了现实的核心」。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16张图片
众所周知,这也是一种肯·洛奇使用的技巧。有些论者确实也在英国「现实主义者」和皮亚拉之间进行了一些比较。但是,肯·洛奇建构的场景基本都携带着政治层面的潜文本,而对于皮亚拉来说,阶级斗争和经济匮乏等问题,主要呈现为生活内部的杂质,而不是一种叙事的意识形态动力。 皮亚拉希望演员们凭借自己的直觉,进入戏剧性的场域,然后接纳这一时刻,并且为他提供意料之外的东西。(罗伯特·奥特曼以同样的方式工作,但他有着更大的耐心。)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17张图片
最引人注目的例子,出现在了《关于我们的爱情》(1983)之中。在这部影片里,导演发现了桑德里娜·博内尔,她在镜头前的轻松自如,以及她自然的吸引力,使她成为了皮亚拉完美的御用女演员。她扮演着苏珊娜的角色,那是一个有些淫荡的少女,她不断地来到不同的情人身边,却从未觉得自己找到了合适的人。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18张图片 《关于我们的爱情》(1983)
这部影片的剧本由阿莱特·朗曼撰写,她是克洛德·贝里的姐姐,也曾与皮亚拉有过一段关系,她的私人经历为《情人奴奴》的三角关系提供了原始素材。和皮亚拉一样,她也不会介意在影片中使用自传性元素、提供最真实的题材。
皮亚拉自己扮演了苏珊娜的父亲,而在这部影片里,我们看到了他拍过的最动人的几场戏之一,它发生在他的角色与博内尔独处的时候,他说她的脸上曾有过两个酒窝,但现在它们已经消失了。这场戏并没有写在原本的剧本之中,还有一场戏也是如此:在那场非凡的订婚晚宴上,一位客人突然出现在了家人之中,这位来客由一位影评人(后来成为了皮亚拉的编剧)雅克·菲耶斯基扮演。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19张图片
根据剧本,那天父亲其实已经失踪了,而且有可能已经死了。但是,在仅仅通知了一些关键的剧组成员之后,皮亚拉又一次作为角色出现了,他还即兴发表了言论。他嘲笑了菲耶斯基的一篇访谈,这是他的角色本该发表的文章,它诽谤了苏珊娜的哥哥。
实际上,这篇采访指涉着菲耶斯基与摄影师皮埃尔-威廉·格伦之间的一次真实访谈。格伦曾经与皮亚拉合作过两次,但他发现自己的方法并不适用(许多皮亚拉的影片,最终都是由好几个人来拍摄、剪辑的,而且我们很难说明谁做了哪些工作)。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20张图片
菲耶斯基必须面对镜头处理他真实的尴尬,而埃弗利娜·凯尔(扮演着母亲的角色)在这时已经对皮亚拉十分厌倦,她刚刚打了他一个耳光——无论是在戏里还是戏外均是如此。这所有的一切,都被放在了最终剪辑版中。 电影的观众当然不需要知道这所有的一切,事实上,只有那些研究过皮亚拉的人才会了解这些细节——在英语文献中,关于这些内容的论述仍非常罕见。重要的是,眼前的真实性是有形的,但呈现这种真实性的方法,始终是不可见的。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21张图片
皮亚拉在《张口结舌》(1974)中呈现了癌症与死亡,在《梵高》里展示了一位深受折磨的艺术家,和他挣扎的过程——有多少导演能够在呈现这一切的同时,又不让影片流于品味低劣之作,或是平庸的情节剧?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22张图片 《张口结舌》(1974)
在皮亚拉的最后一部、也是最少有人看过的影片《难为了爸爸》(1995)中,德帕迪约扮演了一位年轻男孩疏远的父亲,这个男孩由导演四岁的独子安托万饰演。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23张图片 《难为了爸爸》(1995)
这部影片中存在着一些缺陷,皮亚拉曾希望找个时间重新剪辑它(一场漫长的疾病阻碍了他的计划,这场病最终导致了他在2003年的死亡)。但是,他显然在拍摄安托万的时候,获得了一种真正的欢愉。
《难为了爸爸》也可以看作是对于《赤裸童年》的一种回应,那部影片描摹了孤儿的悲伤。由此,这部最终之作,在他那充斥着困难的职业生涯中,画出了一道幸福的弧线。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24张图片 《赤裸童年》(1968)
皮亚拉又一次享受着他在卢米埃尔的影片里找到的那种天真的凝视,那种带有强烈情感色彩的、面对影像的态度。这样看来,他的作品能够改变法国电影,也就不足为奇了。


合作邮箱:[email protected]

微信:hongmomgs

这种电影已经穷途末路,连李安也救不了,难道他行? 这个冬天最好的一批电影,来了!
这十三部摄影最完美的电影,足以代表美国电影摄影的历史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25张图片

电影日子·2020电影历

双版本预售中

365天 365个电影日子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26张图片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27张图片

预售开启

10月20日后开始发货

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_第28张图片

长按扫描二维码

进入虹膜微店购买

你可能感兴趣的:(除了戈达尔和特吕弗之外,改变法国电影的还有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