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将分享希罗多德《历史》卷一的架构、内容及我的阅读心得,希望能帮助有兴趣的朋友,更容易阅读本书。
架构
开头补充:希罗多德的《历史》是在纪载波斯与希腊之间的一场战争,但为了充分铺垫这场战争的背景,本书9卷当中,作者用去6卷介绍波斯王朝的历史,到了末3卷才进入宗旨。
卷一节构简单,从故事主轴来说,只是要交代波斯王居鲁士(Cyrus)的故事。但希罗多德惯于插叙的叙事风格,使得卷一前半,都在说居鲁士以外的事,导致第一次读本书的人,有跟丢故事的风险。
为了帮助读者,我将卷一架构整理如下 ([]内为节数)。
- 希罗多德开宗明义,介绍本书是自己的的调查之作
- 第一段插叙:腓尼基人及希腊人之间的争执 [1-5]
- 第二段插叙:利底亚王克罗伊斯(Croesus,以下简称老克)的故事 [6-94]
- 故事主线:波斯王居鲁士(Cyrus)的故事 [95-216]
研析一
作为一本描写波希战争的书,开头只说一段希腊人与其他民族的争执,而不说两方的故事,十分玄奇。细究之下,这段开头说到腓尼基人及希腊人双方,互相诱拐对方国王的公主,最后才导致历史上著名的海伦被拐事件。
正是因为海伦被拐,所以希腊人出军特洛伊,而有了古希腊时期第一场大型战争。海伦的相关故事,不仅被详细记载荷马两册史诗(埃利奥特、奥德赛)当中,也被写进希腊三大悲剧家的剧作里面,可说是古希腊头等的第一大事。
本书作者身为荷马、埃斯库罗斯、及索福克勒斯两位悲剧家的后进,在开头描绘历史时,先带上一笔海伦的故事,既有向先贤致敬的意思,也有「通古今之变」继承来人的决心。这是我推测,希罗多德要写这事的原因。即便这个事情,与卷一的文脉无关,甚至对读者来说,是阅读卷一的一种累赘,但希罗多德都要写上一笔。
研析二
在诱拐公主的插叙之后,故事贸然的进入利底亚王老克的事迹。
- 希罗多德首先简介老克的家谱 [6-29]
- 老克继承前人,有丰厚的家业,十分骄傲。一天,他遇到索伦,这个人跟他说眼下的荣耀不算什么,能够死于荣耀,或是安享天年,这样才是幸福人生 [29-33]
- 老克不服,把索伦赶走,但没想到他马上常到人生第一个苦楚,就是儿子意外致死。如今老克膝下只剩下一个哑巴儿子 [34-45]
- 老克抑郁多年,直到他注意到波斯国王居鲁士威名鹤起,有威胁到自己王国的可能,所以精神一振,决定整顿军备,对抗波斯大军 [46-74]。其中,希罗多德顺应老克寻找盟友的情节,插叙了对雅典人和斯巴达人的描写 [56-68]。
- 老克出军及战败 [75-86]
- 老克幡然悔悟,想起索伦对他的告诫,居鲁士见状,决定将老克留在身边,作为谋士 [86-92]
- 希罗多德以利底亚的史地介绍,结束这段故事 [93-94]
老克从一国之首到成为战俘,乃至膝下无子的悲惨境遇,作为希罗多德卷首的插叙,体现了希罗多德贯串全书的人生态度:汲汲营营的追求权力及财富,未必能使人幸福。
这样的态度,不仅贯串全书,还预言了全书结局。对希罗多德来说,偌大的波斯帝国,最后战败给希腊小联邦,与他过度的扩张与欲求,不无关连。或许,希罗多德写《历史》一书,就是要呈现这种宁缺勿滥的人生观呢。
希罗多德《历史》一书,呈现了宁缺勿滥的人生观
此外,老克战败的故事,也带出一段惊心动魄的玄思妙想。当初,老克祈求神谕,自己是否适合出军波斯,神谕告诉他:如果他攻打波斯,将会摧毁一个伟大的帝国。老克见状欣喜,以为神谕是在暗示他,他将摧毁波斯。殊不知,神谕真正的内涵是,他自己的帝国将被摧毁。
其实老克作为神谕的祈求者,已经十分负责的考据神谕的意思,不仅多次祈求,还从多处神庙祈求。然而,他最终输给自己的解读能力。神谕其实有暗示老克,他的危机。但自负的老克,内心相信自己将称雄世界,所以罔顾神谕的暗示,导致自己及国家的祸害。
相似的案例,也出现在著名的伊底帕斯王故事之中。多数读到这悲剧的人,都认为伊底帕斯十分无辜,拥有一个弒父娶母的人生,都是天命的戏弄,他本人不由自主。神谕何尝没有暗示,伊底帕斯对自己的人生也负有责任。
细心的读者,其实可以从老克的故事,汲取古代世界的人文精神:不怨天不尤人,一切的失败都须要自负责任。
古代世界的人文精神:不怨天不尤人,一切的失败都须要自负责任
研析三
卷一终于进入主线,谈到波斯王居鲁士的生平和战功。
- 希罗多德介绍米底国的崛起过程,来作为开场 [95-107] (因为居鲁士的父母分别为米底人和波斯人,而相较米底国,波斯当时只是米底国下的附庸)
- 居鲁士困厄的童年,和居鲁士如何结盟米底大臣,帅领波斯人打败他的米底祖父,并成立波斯帝国 [108-130]
- 波斯帝国的史地背景 [131-140]
- 居鲁士四处征伐,出军爱奥尼亚及小亚细亚 [141-177]、巴比伦[178-200]
- 居鲁士出军马萨革泰,和他的死亡 [201-216]
波斯王居鲁士有着悲惨的童年,因为神谕告诉居鲁士的祖父,这孩子以后会称王,所以居鲁士出生就被处死。所幸好心牧人救助,所以他被收养在遥远贫寒的牧区。居鲁士不知道自己的身分,但却展现出君王的气质,最终在米底大臣的牵线下,推翻他的祖父,成为君王。
对我来说,这就是英雄不论出身的绝佳典范。固然,你可能不同意我,毕竟居鲁士后来能够顺利篡位,与他尊贵的出身不无关连。但我觉得,这故事也告诉我们,一个人想要成为谁,跟他如何看待自己息息相关。居鲁士童年时,没有因为自己出身贫贱,与其他儿童游戏时,就自居人下,最终才被其他成人,认出他不凡的气质。我们呢?我们对自己看法如何?
我们是谁,与我们想要成为谁,息息相关
居鲁士攻打巴比伦一役,是波斯帝国辉煌的一页。巴比伦帝国极其富庶,城墙固若金汤,尤其在明主的建设之下,环巴比伦城墙的河道,在人为安排下,让进犯者难以入城。
不过聪慧的居鲁士,却没有历经攻城的困阨,就拿下了他。原来居鲁士稍早就有改建河道的经验,所以当他来到巴比伦前时,他运用这个经验,改道巴比伦城下闸门的水道,使水位降低,他的士兵就顺利的从河底钻进城墙了。
苹果创办人贾伯斯在2005年史丹佛毕业演讲中,提到将人生的点点滴滴串联在一起(connecting the dots)。其实,不只贾伯斯运用自己休学期间所学,改善苹果介面,而获致成功。居鲁士也是。
串联点滴,也用在经典阅读上。
居鲁士打败巴比伦的故事,也是旧约圣经中,知名的一出。因为居鲁士释放在巴比伦的以色列民回国,还为他们重建圣殿(厄一5,和六3)。如果依照百册经典阅读计划,循序而下,许多遥远的史地知识,也都自然的能够逐渐熟悉。我的读书群,不少群友读的万分痛苦,我只有勉励他们:点点滴滴串联在一起。
点点滴滴串联在一起,居鲁士用过,贾伯斯用过,读经典的人,也必须用上
以上是《历史》卷一的导读,希望对您有帮助。参照《历史》一书大纲,第二卷,我们将进入波斯王冈比希斯(Cambyses)的故事,敬请期待。
《历史》大纲
Cyrus 王 (卷一)
Cambyses 王 (卷二~卷三前)
Darius 王 (卷三后~卷六)
Xerxes 王 (卷七~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