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

作品即是作者的响器。若创业者是一只蚌用血肉营养一粒曾是沙粒的珍珠,那么汉博商业正精心打磨粒粒珍珠,再捧上黄金柜台

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_第1张图片

▲汉博商业创始人、董事长 朱友军

“星星之火,为什么难以燎原?”在中国商业地产领域中,这是个天问级别的问题。

三十年来,一边是用一只手就能数过来的几家尚算靠谱的行业之星,如凯德、恒隆、华润、中粮,再加上一个不那么纯粹的万达;一边是占比90%、如碎片般的数千家商场在艰难度日。

商业地产与住宅本质是如此不同,以至一位留洋多年的商业人士向笔者打趣揶揄:“做住宅本质就是卖大白菜的!”言外之意即商业地产的操盘更具技术含金量,更考验团队功力。

内修之功必不可少,因为商业不动产背后交织着深度运营的必然以及承载着广泛的人文想象。但外来压力更加如黑云压城,当下政策性大笔供应如政府卖地的强制搭配、商业运营泡沫如千人一面的同质化招商、还有电商的多重凶狠夹击,将商业地产深层次多方位竞争驱向深水。

国内呈分散碎片状的4500家购物中心,因为生态嬗变,仍在冰与火中潜行:国内商业地产遭遇分化的两难尴尬,一边是大量本已过剩的项目深陷招商困顿;一边是老购物中心自我更新迟缓,地处被消费者遗弃边缘;此外,金融创新迟迟难结成果,购物中心仍然无法脱离单纯依赖租金驱动的窠臼,退出无门。

但辩证法提醒我们注意的是,市场上投资主体发生了微妙但正能量的变化——机会型选手正在隐退,市场主体专业化要求提升,国内商业地产正走到一个转折的十字路口。

当专业商业运营价值被珍视被追赶,一家专注于商业领域服务机构的强劲崛起是意料之外,也在情理之中。今年8月,北京汉博商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证券简称:汉博商业;证券代码:831576)完成最新一轮定增,国内本土投资机构深创投及其关联机构领投1亿元,天风证券、楚商创投等机构跟投,在向14名适格投资者定向发行1,144万股后,公司募得资金2.06亿元,对应估值超过20亿元。相比公司在2015年年初登新三板时的7亿估值,翻了将近3倍!

能在新三板遭遇“成长烦恼”并不景气的情势下赢得资本追逐,汉博商业董事长朱友军无奈中透着些得意地笑了:“投资者蜂涌而来,很多机构投资人私下跟我表达要‘进来’的意愿,希望我们启动新一轮定增。但现在账面上还有不少钱趴着,一切得按正确的节奏来”。

朱友军对汉博商业的定位是:从此不再用一家传统商业咨询公司来作标签,经过多年韬光养晦苦练内功与业务的低调布局,汉博商业的战略定位在新时期已经陡升多个段位。

公司欲对标的企业正是蓝筹公司世联集团,正如其在房地产中介产业链条中深潜,汉博商业在商业消费产业链的挖掘拓展也淋漓尽致。丰富的业务单元使其成为领域中产业链延展最长、产品线细化最深的公司。创始人、公司董事长朱友军的雄心是——成为中国全产业链商业消费服务领域的龙头企业。

向资本市场伸出的两个“拳头”

2015年,汉博商业成立十个年头,公司成功挂牌新三板,创国内第一家商业管理企业资本市场挂牌的纪录;今年1月,汉博商业完成挂牌后首次增发融资6300万元;第二次募资2.06亿元后,《股票发行情况报告书》显示,汉博商业资产负债率由13.42%降为6.78%,公司流动资产将进一步增加。

于公司采访期间,我们仍能嗅到弥漫在空气当中初上市的些许兴奋,汉博商业此次在资本市场身手初露,同行惊为天人,但在朱友军眼里,公司多年来行走江湖的风格一直是稳扎稳打。在挖贝新三板研究院最新公布的《新三板创新层企业市值TOP100》榜单中,汉博商业的市值已位列创新层企业前100名。

汉博商业获得资本市场的认可,与其当下极具潜力的新兴商业模式紧密相关。

经过第一个10年的积淀,汉博商业依托传统商业管理咨询服务牢牢做实了商业场所端业务内容;进入第二个10年,公司吐故纳新,将新业务深延至商业消费的品牌端。

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_第2张图片


  由于公司几乎可以说是完善到神经末梢式的业务服务,汉博商业如此大而化之阐释自身的商业模式:入口+服务。

所谓“入口”是指将所有购物中心作为商业消费服务的入口平台,从而为商业消费端提供“服务”,而商业消费服务将不断增加客户黏度,反向刺激促进全产业链综合服务,扩大入口规模,从而形成自小商业生态的良性、正向刺激的业务闭环。品牌端服务将使汉博商业变身为商业品牌伯乐,不断孵化扶持国内商业零售、医疗、体育、娱乐、文创、儿童、餐饮、影院等极具内生力的新兴商业消费品牌从成功走向成功。

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_第3张图片

简言之,汉博商业向资本市场展示了其最厉害的两项业务拳头,即“场所端+品牌端”,这两个主干业务统领其他细分业务板块。而汉博商业就将自己的未来押宝于此。

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_第4张图片

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_第5张图片

在场所端,汉博商业自有其杀手锏,十年沉淀 “之心城”、 “漫乐城”、“美里天地”三大产品线,并在合肥、贵阳、武汉等有多个项目落地;在品牌端,汉博商业正全力推进新兴品挖掘与牌孵化,从商业服务、金融解决方案以及互联网信息技术等多平台全面扶持商业品牌的潜力股。

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_第6张图片

  2015年,汉博商业与赢商网、正佳集团、磁云科技、大有投资等机构合作发起国内首个新兴品牌创业联盟——“PARTNERS”;2016年,朱友军携手磁云科技集团共同创建汉云优品,为新兴品牌成长提供B2B2C云服务平台。而据汉博商业提供资料显示,公司在资本端的组织架构,仅就基金品类就有种子基金、并购基金、消费基金、“互联网+”基金四类,可谓全程 “保姆式”融资服务。


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_第7张图片

▲汉博商业联合发起新兴品牌创业联盟

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_第8张图片

(说明:并购基金汉博红土筹建中;北京汉云优品科技有限公司为汉博商业关联公司)

汉博商业披露的2016年半年报显示,公司营业收入实现7995.18万元,同比增长38.95%;净利润2,532.52万元,同比增长45.23%;总资产4.62亿元,同比增长308.48%。

势头高歌猛进,形势一片大好,汉博商业相关高层向本刊表示,大规模的营业数据提升来自几大板块,分别为公司新设及并购子公司、增加的整租及建筑设计咨询业务、品牌服务收入增加、合肥物业公司其他业务收入较上年显著增加。而在报告期内,汉博商业当前最为看重的品牌孵化收入达1415.09万元,占整体营业收入的17.70%——而朱友军表示该数据已超过公司最早心理预期。

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

如果说百分之八十的企业文化来源于创始人,那1996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中文系的朱友军,在挥斥方遵的青年时代,三年律所经历打磨出的缜密、低调、机敏,便成为汉博商业最早的企业文化DNA。

1999年,世纪金源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如论正欲举师北上开发世纪城,遂广纳圣贤,朱友军从上千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正式加盟世纪城团队。随着其工作中自觉的踏实勤奋和专业素养,朱友军很快便被提携至世纪城副总,随后全面负责这个堪称世界上最大体量的商业体——世纪金源时代购物中心的招商和推广工作,从此深涉商业地产圈。

2005年1月,朱友军仰赖几乎所有创业者身上都兼备的高效执行力,创立了自己的公司汉博商业机构,正式进军商业地产。当年4月,汉博商业正式签下了成立以来第一个商业项目——40万平方米的银帆西雅图(现已更名为朝阳大悦城)。作为汉博商业涉世首秀,在面对总体量超过40万平方米,并一度跃踞京东板块商业之最的大型商业,朱友军筚路蓝缕,携新团队生生打下了这场硬仗。

创业公司应该经历的困苦和幸运都让他赶上了——接了好项目,练了新团队,掘了一桶金。凭着这股子劲头,汉博商业涉过一路的险滩激流。2008年,中国房地产跌入低谷,随之而来的刺激政策,使得商业地产遍地开花,被当作企业转型第二春。一些开发企业大规模持有商业地产物业,甚至成立专门商业地产公司。但是,随后两三年,大干快上的涉商开发企业被现实结结实实上了一堂课。

赚惯了住宅快钱的开发企业大量持有写字楼等商业物业,众多项目回报率惨不忍睹,算账难看,笑话频出。此时,企业的大笔投入交了学费,他们终于体悟到了这是一门专业的功夫,于是不再装商业大佬,也不再亲自操刀碰运气,而转而寻求专业商业公司的帮助。

当前,汉博商业在传统策划、招商、运营三大主流业务上,全面纵深拓展,实现了从前期市场研究、定位到后期运营以及资产评估,基于完整的设计、规划、工程管理、代建、招商运营以及资产团队和服务体系等一长串“保姆式”的服务。

汉博商业的扩张被证明是先见之旅,市场的反响是一个巨大的红包——顺利签约国内购物中心发展历史上最具标杆意义的中粮西单大悦城。

截至2016年3月底,汉博商业服务项目遍布国内华北、华中、东北、华东、西南、西北等区域,累计运营管理项目20个,服务商业面积超2500万平方米,运营管理面积累计超300万平方米;在品牌端累计客户资源超12000家,国内开发商TOP100中有超过50%企业持续与汉博商业保持合作。

朱友军为汉博商业业务团队定了一个基调:其一,有了思路,做了功课,备了解决方案再去接活儿,没想好不接;其二,低调做事,不到外面乱吹,做事情才出真口碑;其三,认真做项目;其四,收费标准业内最贵。朱友军坚信专业的商业运营管理公司在市场的砥柱力量,而汉博商业未来的蓝图是,在5年后场所端商业空间运营项目达到50家,主打业务投资孵化120家品牌,平台交易额争达到600亿元,服务店面数量达到1.2万家。

时移事异,十年高歌猛进,在商业地产仍在持续放量的同时, “招商难”、“选址难”和“运营难”却已久病成疴。

前瞻者似乎总是戴着不同于常人的眼镜看待世界,朱友军给出的判断却相反——这样的时机恰恰为汉博商业迎来了逆风起飞的机会。

截至2016年7月底,不涉猎开发,汉博商业创造性地在商业场所端形成了自持的3个产品线:之心城、漫乐城、美里天地。即汉博商业可为开发企业提供特有的定制化整租服务,最终确保核心项目落地开业;其间,通过管理、管理顾问、整租、收购经营权等方式,每年增加若干的可控制场所端,收拢项目控制权至公司麾下。至此,汉博商业在业务拓展空间上更易于腾挪转身,拥有了自己的话语权。

今年8月8日,汉博商业整租项目合肥之心城迎来了安徽首家南京大牌档,开业当天翻台率高达400%。事实上,汉博商业从前期策划就介入的之心城可谓是一个二线城市购物中心的商业奇迹。自2012年10月1日开业以来,项目一直保持约30%年度增速。

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_第9张图片

之心城举办的 2016 Hello Dancer 街舞大赛

依据汉博商业提供资料显示,之心城店铺出租率高达100%,租金回收率为99%,2015年年销售13亿元,年客流量达到1500万人。

从开业之初到现在,之心城创造过许多第一。它是合肥第一家签约引入H&M、优衣库、GAP、真冰溜冰场、海底捞火锅、汉堡王、CHOCOOLATE、innisfree、MOUSSY、MANGO、it、南京大牌档等品牌的商业项目。得益于这些品牌的独有性,之心城创造了诸多销售奇迹:优衣库月销售保持合肥第一;Innisfree、海底捞月平均销售均在本地门店排名第一。

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_第10张图片
▲合肥之心城2015年年底圣诞活动

而依据10有14日滴滴快车大数据最新发布显示:国庆期间,合肥市人气最旺的购物去处排名第一的正是之心城,紧随其后的依次是华润万象城、银泰中心和淮河路步行街。

当前,汉博商业又一个整租项目合肥漫乐城目前已实现顺利招商,即将于2017年开业。公司预计在2017年,将再有4个左右的运营项目开业。

在一次记者群访会上,有人问朱友军:当前中国人的线上消费占比社会零售总额高达13%,为全球第一,而国外几乎没有超过10%的占比。基于互联网横扫传统的速度,你对购物中心未来还有信心吗?

想都没想,朱友军回答:“当然了!去年电商的成交额是3.7万亿元,购物中心4.5万亿元,二者之间沟壑在拉平。电商增速已滑到双位增长,环比数据也在下降,同时巨头电商也在布局线下。”

朱友军指出,商业发展成熟的国家如日本,平时商场都人山人海,更遑论周末。在中国,电商的冲击并不会对实体零售业带来倾覆性影响,追根溯源是因为中国商业发展的不够均衡,这从某种意义而言却是好事——正如风的产生,空气由高压区往低压区流动,其不止歇的流动最终形成了风。而商业意义上的所谓对风口追逐或更接近于这个意向的类比吧!

识者坚信购物中心并不会被气势如虹的电商扳倒,因为一条新的通路正被风吹开——商业的未来群体指向了体验性消费和社群编织。正如海子的诗,远方的风比远方更远,我们倒更想把它解读为商业未来发展的无远弗届。

品牌孵化:为老虎插上翅膀

在全国热火朝天的双创运动下,有创业者感慨——“不要创业,除非你能克服他人无法超越的壁垒,不要创业,除非你找到价值观志同道合的伙伴,不要创业,除非你决心不再浪漫。”

2015年在创业和投资史上留下辉煌又激烈的一幕。一轮轮巨额融资像越滚越大的雪球砸入市场,独角兽公司成为创业和投资人共同的精神图腾。那中国商业品牌何时才能显现自己的独角兽?

创业奋斗者的艰辛或许唯有同是创业者才能感同身受。西方有一句俚语,“你没在我的鞋子里,你怎么知道我的脚痛不痛?” 创业成功走过十年的朱友军甘当“养兽人”,决心借助品牌孵化帮助更多的中国商业品牌实现快速“野蛮生长”。

1996年中国首个真正意义上的购物中心——天河城在广州开业。20年间中国商业地产发展汹涌,不断迭代到第四代。这场大幕的背景是,商业场所正从“空间开发”转向“场景营造”,消费场景正从“商品经营”转而追求“多元体验”。

新时代已经来临,但当前诸多商业项目往往在开业后逃脱不了招商率从最开始的100%降至约70%的命运。朱友军表示,招商过程中存在分裂的沟壑,即一手是新兴品牌因自身实力等问题很难进驻心仪的购物中心,一手是大量的商业项目难以匹配到适合的品牌对象。品牌匮乏不仅体现为招商难,更体现在品牌下沉难、开店难、品牌经营难,、品牌生命周期短暂等方面。

朱友军最早在接受本刊采访时表示,品牌同质化严重,常常造成已成熟的某些国际品牌端极其强势;而国内名气不大的品牌,却很难在B端、C端有很好的议价能力。“别人合同签5到8年,没有名气的品牌得签1~3年。同样面积租金就要比别人贵30%。新兴品牌都很弱小,租金成本占比太高。”这进一步造成购物中心出现了空置率高、同质化严重的问题。走到每个购物中心,几乎都能看到空置招商位,同时ZARA、优衣库、H&M、GAP等知名品牌也总能出现在眼前。

滚滚红尘,一个不可阻挡的潮流是:购物中心场所中零售占比越来越低,体验类占比越来越高。唯有各种业态的领导者才能在竟争中立得住脚。原来社零总额消费占比超过50%的传统街铺、商业店快速衰退。而标准化品类,生活类、家居类消费正在逐渐迁徙到线上。商业场所如何能创造并传递一种“逃离感”?唯有各类体验式的业态。

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_第11张图片

▲汉博商业孵化品牌:儿童理发爆米花

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_第12张图片

▲汉博商业孵化品牌:儿童理发爆米花

最终,汉博商业将有限的火力对准了六大体验式的新兴品牌,快时尚餐饮、体育品牌、儿童品牌、文化创意、娱乐休闲品牌和医美品牌。目前,儿童体验业态则成为重中之重。公开数据显示,“儿童业态”在全国各大购物中心中所占比重,已由2011年的5%上升到了2015年的15%。配比也由过去单一的儿童零售为主向儿童教育、儿童游乐、儿童餐饮、儿童摄影等领域扩展,即室内儿童综合娱乐项目日益成型。

2016年,汉博商业除为此成立了专职孵化扶植新品牌的汉博商业品牌管理公司之外,还分别与儿童、医疗、文创、体育、院线等专业公司合作成立合资公司,同时并购了一家餐饮管理公司,将业务成功延伸至商业消费的品牌端。同时,汉博商业参股了商业地产体验式营销机构、也就是最大的国内购物中心IP营销机构北京粉丝科技有限公司,商业地产第一门户网站、行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商赢商网等公司,全面整合行业相关产业链。

新兴品牌的主题、体验、混搭、跨界、融合、多元化创新的趋势带来了消费场所经营模式的变化,也加大了消费场所变革的速度。来自赢商网大数据中心数据显示,相关新兴品牌每年以不低于12%的速度在增长。2015年,在购物中心及主题街区中,品牌数量约计38万家,其中活跃度较高且开店规模在12家以上的约有8万家。其中新兴品牌约占20%,有16000家。

目前国内整体商业地产库存大致在11.3亿平方米,全部消化需要11年购物中心约有5000家,预计至2020年将达到10000家左右,而未来每年需要招商的购物中心店铺保守估计超过40000个。面对越来越花哨的各类体验式消费需求,购物中心对新兴品牌的需求无疑正胃口大开!然而上万新兴品牌能被外界熟知的是少之又少,“这并非品牌不好”,而是由于新兴品牌起步时被资金不充裕、资源匮乏、缺乏品牌内涵的包装等因素紧紧束缚,无法大展拳脚。 “本土品牌常常是小打小闹还能维持,规模一大就容易出现致命性的问题。中国的品牌需要伯乐扶上马,或再送一程”,朱友军深有感触。

为商业中心“量体裁衣”做体验业态,孵化中国本土的商业品牌——汉博商业找到了未来真正有能量的赛道。那公司又是如何进行品牌孵化的?

怎样养大风口上的“猪”?

首先是品牌孵化种子的选择,负责汉博商业品牌孵化的公司总监刘正兴表示,品牌孵化能力不是忽如一夜春风来的报喜,而是前行路上的恒久忍耐。“为给新兴品牌提供全维度服务与整合,我们准备的非常踏实,另一方面,我们要求新兴品牌也要做事踏实,大家气质要相近,因此,孵化品牌的入选标准非常苛刻。”

刘正兴表示,从启动品牌孵化工作以来,截至目前,汉博商业现在接洽了70多家新兴品牌,最终只选了7家正式合作,其他非标准品牌只能做为种子库里的备选名单。“我们的目标是,一定要把自己孵化的品牌做到该细分市场的NO.1,所以,未来的入选标准只能越来越严格。”

品牌遴选手段可以多样,其一,汉博商业与赢商网合作,每季度共同推出“最受购物中心关注TOP50”的排行榜,从榜单中摘选出6大体验类的种子选手;其二,汉博商业在自已项目的招商过程中会挖掘新品牌,主动伸出橄榄枝。

而在线下,汉博商业联合多家业内公司发起新兴品牌创业支持机构PARTNERS,并在今年发起并主办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2016MARS创新创业大赛”中的“消费升级”专场大赛,以期围绕商业消费领域挖掘品牌金种子。

汉博商业表示,商业品牌企业入围汉博商业孵化池基本的标准是:品牌成立不到三年(具有一定弹性);营业规模稳定在1000万元左右,基本开始盈利;且未来很可能成为细分行业前3名。而微观看,汉博商业有自己一套严谨复杂的筛选标准,比如团队基础管理能力,开店后市场表现,即营业额、增长率,财务指标回本时长等;同样,梦想还是要有的,团队有要走向更大更强的冲动;投资安全性方面,则要看在资本模式上是否可以快速复制等。

至此,针对品牌合伙人,汉博商业将从市场定位,到形象把控、后期推广,到供应链金融,再到“互联网+”、云平台等技术、资本上市等方面提供全生命周期的保姆式的服务。

当然品牌在全面生活方式“入口”——购物中心真正落地生根,实现真金白银的营收和净利润才是最重要的一次跳跃。此时汉博商业的角色又像红娘,左手是不断孵化越来越多的品牌内容,右手是全面梳理的国内1700个正在运营的主要购物中心,以及正准备开业200个主流购物中心数据。

商业管理变成了大空间的内容,全面打通供需双方,正成为线下的主攻内容。汉博商业一面将手中孵化的新兴品牌推向更多急需“内容”的购物中心,而拥有了足够多的品牌,就有足够强的议价能力,汉博商业因借此每年也会增加运营和整租的购物中心数量,最终实现了左右手业务的全面打通。同样,刘正兴指出,汉博商业拥有“之心城”、“美里天地”等自己的线下场所端,未来必然将不断迭代新兴品牌放进自己的场子里。

刘正兴认为,汉博商业解决了传统意义上品牌与商场之间博弈的最大问题。从商场和租户原先只是甲乙方的租务关系,变成了一条船上的利益共同体,消解了商场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而新品牌迭代就是商场迭代,这样好的入口就形成了。

汉博商业的想法是,用三年时间将场所的资源进行大批量整合,自己每年也会增加至少10个管理和整租购物中心,如果五年内做到50家,汉博商业将成为全国控制场所端前五名的商业管理公司。拥有了强大的线下资源,手中的新兴品牌将按照朱友军设计的轨道前行,即每家孵化品牌在两三年内开200家门店,实现2亿元到5亿元的营业额,利润做到3000万元到5000万元,最后走向上市或被并购的资本扩张通路。而由于新兴品牌靠模式、靠快速复制的方式快速扩张,因此也将成为上市公司最为钟爱的并购对象。

对于品牌的供应链金融以及与“互联网+”平台支持, 可谓汉博商业的“星级保姆式”服务。汉博商业与金鼎投资、宝鼎投资等机构合作发起基金,把品牌从开创时期一直到成长期的资本通道全部解决。这些基金包括天使基金汉博商业金鼎、消费基金汉博商业宝鼎、“以及筹备中的并购基金,为品牌成长各个阶段的金融管理问题保驾护航;而为助推更多的场所端解决资本困局,汉博商业也在筹措为商业项目提供债权基金以及资产证券化等解决方案。

此外,汉博商业还联合第三方供应链公司,为品牌阶段性股权融资、借款提供服务,据汉博商业表示,仅借款成本就比阿里和万达低两个百分点。

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_第13张图片

▲朱友军和李大学在汉云优品公司

而针对信息建设,朱友军特意携手原京东高级副总裁、终身荣誉技术顾问李大学的磁云科技,成立了助推新兴品牌“互联网+”化的服务平台——汉云优品科技。公司将提供基于大数据的全部变现服务,帮助品牌进行互联网跨界营销,并提供线下线上多样的品牌展示舞台,通过B端将品牌进行全国口碑式的传播推广,让品牌成为名牌。

由此,汉博商业以商业消费领域为内核 ,打造出消费服务技术、金融服务和B2B供应链三大平台,用专业技术服务平台做两端,场所当入口,品牌当内容,再用金融和互联网服务提供支撑,形成一个从场所到空间、再到金融、互联网消费端的闭环,打造了一个汉博商业style的商业消费生态圈。

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_第14张图片

商业之路无坦途,朱友军并不讳言,品牌孵化也面临诸多挑战,其一,短期内从超过1.6万家品牌池中筛选出合格的品牌伙伴,工作量极具挑战;其二,运营初期,新兴品牌在财务、税务、运营等方面并不规范,仍需要更多的时间与耐心与合作伙伴沟通修正。

在辛勤园丁式的培育品牌过程中,汉博商业将获得什么?除去可以加大获得场所端业务博弈能力,汉博商业的合作是以服务、资源、智力入股,而据朱友军表示,汉博商业参股新兴品牌一般为10%,最低也要占到8%。按照汉博商业当前的测算,仅汉博商业参股的品牌就可以达到600亿元销售额。。

刘正兴认为,参股合作是一种寻找彼此信任的过程。他表示,麾下能合作的新兴品牌几乎都不是冲着汉博商业的钱,而是看重汉博商业背后可以多重整合的宝贵商业资源。汉博商业与品牌合伙人利益共通点是:一起把蛋糕做大。

2016年上半年年报显示,汉博商业品牌服务收入达到1415.09万元,占整体营业收入的17.70%,而朱友军透露,未来品牌孵化业务占公司收入比要超过30%~40%,而原先场所端的招商规划管理业务比例将会走低,营业额保持在约10%。

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_第15张图片▲汉博商业孵化品牌爱乐游

当前汉博商业品牌“孵化室”内已经有温野菜、爱乐游、奥申、爆米花等体验度很好的商业品牌入驻孵化,正在引入更多体育、儿童游乐等新品牌。汉博商业的打算是,未来5年有100个新兴品牌手中在握,并成立自己的品牌管理集团。

等待时间的玫瑰

汉博商业的合作伙伴曾好奇:为什么很多品牌地产公司自已组织团队做不起来的购物中心,汉博商业上马就能搞活?而在其看来,200多个项目,11年的磨砺,这是时间的玫瑰。

双创时代,资本已入冬。仅靠套利资本滚动的企业本不能长久。中国的中小企业平均寿命为3~4年或更低。这是通病,不算疑难杂症。而由于当前经济放缓、股市波动等因素,死亡名单上新兴面孔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

汉博商业品牌总监刘正兴与新品牌多有新触,体味到了市场对新兴品牌的残酷:“一个细分行业,当大规模资本切入,最早的品牌探路者极有可能成为帮人试水、培育市场的炮灰,一路上他们都非常需要帮助。”

“汉博商业有信心陪我们的品牌走过5~8年的成长之路。”朱友军认为,未来入场的品牌一定要不断迭代更新才有出路。他发现跟着老百姓走的,跟着年轻人走的品牌仍然会保持强劲的势头。朱友军坚信,品牌塑造正如璞玉雕琢,其中有商业价值,也有艺术的美感。而中国下一段阶,将会诞生很多有资本价值、有资本故事的本土新兴品牌。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博商业:孵化“一群独角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