调控政策不是大多数人看懂了?

这个十一长假,因为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政策密集出台,而变得有所不同。对于政策后果,人言言殊,市场倾向于认为房价上涨小周期结束,虽然长期看房价仍旧有上涨趋势,但短期无论是一线还是二三线热点城市,都将会面临调整。

媒体的态度转换最为滑稽。十一之前,整体舆论态度还是唱高,“不买房就晚了”之类的言论此起彼伏;而十一之后,“苏州一夜之间房价降九千”之类的标题党新闻屡见不鲜,然而成交区域不同,单日成交数据没有任何参考意义,标题党背后反映的正是市场焦躁情绪。

调控政策不是大多数人看懂了?_第1张图片

分析史上最严调控政策,要抛开情绪,回归政策与市场本身。简单而言,可从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第一是密集调控的政策出发点是什么?是降房价还是有别的目的?

第二是政策会带来何种后果?是按照决策者的预期推进,还是会出现意想不到的严重后果?

#1第一是密集调控的政策出发点是什么?是降房价还是有别的目的?

对于第一个问题,首先可从政策出台的时间节点来考虑。十一长假期间,政策密集出台,短短9天,21城加码调控,很明显这与之前挤牙膏式的调控不同,如果没有更高意志的作用,政策不是如此步调一致。这意味着什么?楼市的快速上涨已经带来显著的负面经济和金融效应,高层无法容忍地方继续放纵房价上涨。

其次,可从部分官员的表述中摸出端倪。央行行长周小川最近的表述最具代表性:近期中国部分城市房价上涨较快。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积极采取措施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这与此前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的说法形成鲜明对比:房价确实还是在上涨,但房价涨幅是在回落的,这就说明前期上涨的势头初步得到遏制。

不同时期不同官员话语的差异,说明决策层面对于房价的基本认识已经发生变化。然而,这并不代表对于房地产的态度发生变化。就在9月份,还有官员明确表示,“中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希望中国房地产市场能支撑经济并改善人民生活条件。”

一边是“房价上涨较快”带来的负面影响,一边是“经济下行压力仍然很大”,楼市调控政策如何在这两个目标之间进行调和,正是这一轮楼市调控的根本矛盾点所在。从数据上看,中国经济复苏仍然乏力,房地产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仍然十分明显。既想让房地产发挥支撑作用,又不敢面对房价快速上涨的负面结果,恐怕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所以,史上最严楼市调控政策的出发点,是挤出楼市中的金融泡沫,显然不是为了降房价。可以说,近二十年以来,任何一次楼市调控,政策出发点都是“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而不是降房价。同样可以看到,一旦楼市出现下行信号,从高层到地方,都会忙不迭地放松调控、宽松银根、紧缩地根,人为托市。

#2政策会带来什么实际后果?换言之,政策能否达到初衷?

政府想要的结果是既能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又能减少楼市的投机泡沫。正如上文所说的,这是鱼和熊掌难以兼得的游戏。这一轮的房价暴涨,是货币宽松、资金荒和房地产提振经济共同作用之下的产物,如果银根不收缩,实体经济依旧缺乏吸引力,经济对于房地产的依赖依旧严重,那么房价的投机性就难以得到遏制。

目前来看,货币宽松政策还没有到紧缩的时机,虽然央行决策层表示“中国会对信贷增长有所控制”,但经济下行周期,紧缩信贷可能性并不大。即便信贷紧缩,资金也不会如决策者所预期的向实体经济回归。过去这么多年,最常见的现象反而是,楼市限贷资金窜往股市,股市萎靡资金继续回归楼市。

从更深层的中国楼市运行的政经逻辑来看,过去二十年,中国楼市的一路暴涨,背后虽然不乏经济增长、城市化推进和人口红利的硬支撑,但更直接的因素还在于货币的一路超发、经济对于房地产的过度依赖、地方政府对于土地财政的偏爱。这些因素其实到现在,仍旧没有发生变化。

纯粹从经济理论预测中国楼市的专家,如唱衰中国楼市十几年的谢国忠之流,无一例外被打脸,原因不是他们缺乏基本的经济学素养,而是有意无意忽视了中国楼市背后的政治逻辑。反观任志强,虽然放炮无数,但有一句话确实说对了:房地产依然是支柱产业,别说什么转型。

无论限购还是限贷,都只是一时的应急之举,无法撬动楼市的真正根基。说到底,既想让房地产发挥支柱作用又想稳定住房价的跷跷板艺术,决定了中国楼市调控的阶段性、局限性、反复性和无效性。

太多历史证明了这一点,未来恐怕还会继续】

#3  十二句话,全面带你看懂本轮限购的来龙去脉!

不知道怎么选择,不妨看看下面12句话,也许看完了,你会对当前的房地产形势能稍微清楚点,也能清楚点为什么本轮限购如暴风骤雨般到来。

第1句:房地产已经完全金融化

货币宽松带来的流动性全部被房地产吸收,金融陷入流动性陷阱,风险越来越大。

第2句:“抑制资产泡沫”

泡沫迅速扩大的条件是资金源源不断流入房地产。当前持续宽松的货币政策已经给房地产带来严重的副作用,利率不能动,只能动用行政手段来限购了。

第3句:该怎么理解去库存

笔者在以前的文章中也有所提及,去库存表面上是房子被销售出去了,实际上是房地产供给端的债务转移到需求端,由购房者兜着。目前的去库存出现了偏差,杠杆是增加了,但却出现了严重的结构性问题,也就是说他们希望一些基本没有杠杆的人来接盘,结果却是一些玩杠杆的高手买走了房子。

第4句:信用扩张过度

信用扩张的程度可以从M2的增速可以看出,8月底M2的余额已经高达151万亿。

信用扩张的具体表现就在于银行信贷门槛持续降低,甚至出现了一些滚动拆解行为,购房者用银行的钱圆自己的财富梦,已经到了泛滥的程度。

第5句:买房到底是为了什么?

上面说到了,房地产已经金融化了,现在买房的人,或者说买得起房的人,主要是为了投资,甚至可以说是投机,但请注意了,任何一个市场都不欢迎疯牛,当前的房地产就是个疯牛,而疯牛来得快去得更快。

第6句:调控可能又陷入怪圈了

为什么说陷入怪圈了,看看本轮调控中普遍提及的政策吧,大部分城市都要求增加供应来满足市场需求,按照房地产的开发周期,如果接下来的一年内土地供应大幅度增加,到了2018年,房地产供应有可能出现供过于求的局面。同时考虑到目前销售出去的房子多数没有用来居住,实际上也是潜在存量供给。

在住房供过于求的风险逐渐显现的时候,潜在存量供给有可能被持房者释放。新房和存量房同时向市场供应,市场到时候可能又陷入新一轮“去库存”的压力之下。如果房价维持目前的涨势,到时住房的总货值恐怕更加惊人,谁能买得起?

第7句:房价如果下跌了,资金会凭空消失吗?

那些高价买房的钱可都是真金白金,房价如果下跌了,这些钱去哪里了?这些钱并没有消失,而是转移到别的市场上去了,只是有些人撤离的更晚罢了。

第8句:房地产能留住资金吗?

从本质上来说,房地产留不住资金。任何一个市场如果流入了大量资金,这个市场的行情肯定会快速走高,现在是房价快速走高,如果限购稳不住房价,未来能动用了的工具恐怕就只有加息了,资金还敢留在房地产吗?

第9句:房产税有没有可能?

在回答房产税有没有可能的时候,先来看当前去库存陷入困境的三四线城市,这些城市的发展模式极度依赖房地产,现在的情况是房子卖不出去,地也卖不出去,地方债务无法解决,该怎么办?

此外,考虑到房价下跌的风险,房产税作为储备措施有可能会选择在一个合适的时候出台,同样是为了解决各地ZF的债务问题。从这个角度来说,房产税基本上不可能出现免征面积这种情况。

第10句:房地产早调控和晚调控有什么区别?

房地产如果一直不调控,居民杠杆率会继续快速上升。债务规模的迅速扩大会危及房地产的稳定性。一旦出现拐点,债务会压垮居民的购买力,物价也很难稳住,人民币的购买力会缩水,未来不但会出现大规模的负资产,ZF收入恐怕也难以为继。

第11句:汇率是不是关键

目前汇率问题十分敏感,我们目前维持汇率稳定已经付出了巨大代价,外汇储备已经从2015年的4万亿美元减少至目前的3.18万亿美元。周小川说要在保持汇率的灵活度和维持汇率的稳定性之间寻求平衡,但实际上我们的人民币一直在贬值。而美元加息则更加敏感,如果加息成真,房价将迎来巨大利空。

第12句:泡沫要不要捅破

目前的调控仍然是为了稳住泡沫,因为捅破泡沫的风险,不仅你我清楚,他们更清楚,所以目前的调控就是稳住房价,更是稳住泡沫。不要看那些销量的极速冷冻,房价的松动才是关键。本轮房地产牛市最大的特点是房价先于销量启动,后于销量下跌,能不能下跌,能下跌多少,谁也不敢说,更多人只敢说销量拐点。

#4 房价下跌了谁最着急?

“在土地出让低迷的时候,有的地方政府还会叫我们先高价拍地,交易完成后再私下给我们补贴,以制造假象。”一个地产商私下对我说,为了做好土地这门生意,很多事你根本想不到。

房价下跌了谁最着急?房价下跌了谁最着急?

经历国庆前的房价上涨,又经历国庆假期亲友间关于楼市投资心得的“口口相传”,估计更多的人不淡定了。

这么多年,房价为何跌不下来,原因众说纷纭。除了货币多发的宏观因素外,其根源是:卖地是地方政府的一门重要生意,是地方财政的重要经济来源。同时,在相当长时间里,房地产经济又扮演着经济火车头的角色,与金融、建筑、钢铁、水泥、家电等一大批产业息息相关。可以说,房价不断上涨是各级政府希望的结果。

众所周知,房价的大头不是房子本身,而是地价,所以房产市场的核心是土地市场。你会发现,买卖土地是地方政府的独门生意,开发商其实不容易,老百姓更是弱势。一方面,在这门生意上,农民是不能把地直接卖给开发商的,地方政府完全垄断“货源”,从而实现经济学上说的“要素低价”。这相当于,很多茶农手里有茶叶,但收茶的茶商只有一个。要买茶和卖茶,只能找这个茶商。

另一方面,其实中国面积这么大,土地多的是。但是,为了尽量卖高地价,政府往往会不自觉地人为限制土地用途,制造稀缺和土地紧张,并挤牙膏一样,一点一点卖地。同时,还通过学区、交通等配套建设来增加卖点,进行包装,增加稀缺性。

这种人为制造稀缺模式在当前经济社会中是比较常见的,只是形式各异。比如,汽车多的是,但政府限定了出租车牌照数量,人为制造稀缺。如果没有专车,出租车和出租车牌照自然抢手。

“在土地出让低迷的时候,有的地方政府还会叫我们先高价拍地,交易完成后再私下给我们补贴,以制造假象。”一个地产商私下对我说,为了做好土地这门生意,很多事你根本想不到。

由此分析,可以看到,基于土地市场的楼市其实是一个高度垄断的,伪市场化的市场。在这样的市场中,楼市泡沫不断放大,什么限购、提高首付等调控措施都是“纸老虎”,没有效用。一旦楼市降温,地方政府比谁都着急。

说到这里,很多人会问,难道房子就会这么一直涨下去?泡沫一直吹下去?当然不可能。

我们知道,相比西方国家,国内各级政府的权力往往很大,边界更模糊,有很大的配置和动员资源的能力,所以,其合力下的泡沫也自然会更持久。但是,任何泡沫始终要破裂的,只是时间问题。而且泡沫越大,后果越严重。

目前的楼市中,我们看到很多人已开始恐慌性买房,让人们很自然的想起去年的股市。在去年股市涨到4300点时,后来,指数一路涨到5000多点。尽管如此,如果现在回想起来,当时4300点离场,甚至4000点离场也是不错的选择。

这次以“去库存”和“稳增长”引发的楼市热潮,和去年的股市有点相似。笔者不知道现在的楼市相当于“去年股市”的4500点,还是4800点。或许,房价会继续涨,但会在大家对楼市一致看多和合理时,开始掉头向下。

至于具体的拐点,是不可能预测的,只能靠猜。所以,不管是什么投资品,希望卖在高处拐点的想法是幼稚的。在上涨的路上和泡沫吹大的过程中卖出,当时可能感觉卖亏了。但从大的周期来看,应该不会亏。

所以周日晚上的公开课,你就不能错过,不然房价涨还是跌都与你擦肩而过的。

调控政策不是大多数人看懂了?_第2张图片

那就周日晚上,不见不散咯!

不知道怎么参与的,后台留言 或 点击 阅读原文哦!

你可能感兴趣的:(调控政策不是大多数人看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