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前南中国的一次高规格会议,隐藏着中国突破重围的玄机

4天前南中国的一次高规格会议,隐藏着中国突破重围的玄机_第1张图片

4天前南中国的一次高规格会议,隐藏着中国突破重围的玄机_第2张图片

岛 君 说

最近一段时间,中国发生了很多事,有三大悬念早早抛出但始终没有解开。


一个是中美贸易战何时结束;一个是社保税最后将如何落地;一个是吹风很久的粤港澳大湾区何时掀开盖头。


这三只靴子都关系着未来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内中国的国运。它们看似彼此不相关,但背后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第十二届泛珠三角区域合作与发展论坛,这是一个很高规格的会议,泛珠三角9+2的行政长官基本都来了,相关部委的领导也在。不过开幕式上的讨论并没有涵盖整个泛珠三角,而是全部聚焦在了大湾区身上。通过这种近距离的观察,我们读到了许多异乎寻常的信号。


相信我,这与中国下一步的走向息息相关。


作 者:旺角黄局长

来 源:智谷趋势(ID:zgtrend)

迟到的最大可能性


粤港澳大湾区是顶层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中国的“千年大计”,战略地位非同寻常。


自年初以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就一直在吹风,但始终犹抱琵琶半遮面:

3月,广东省省长马兴瑞在两会上表示,按照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预计很快要出台关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规划方案;


4月,全国政协港澳台侨委员会主任朱小丹称,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将出台,国务院在作最后修改,预计5月上旬正式公布;


5月,全国政协常委、粤港澳大湾区企业家联盟主席、香港中华总商会会长蔡冠深说:大湾区规划细则将于5月底出台,并暂定于6月11日举办宣讲会


从5月到6月,7月,8月……民众的心一直在悬着,期待着。奇怪的是,大湾区规划的庐山真面目始终没有现身。



上边那几位大佬,可是最接近核心决策圈的人。他们敢对外透露,肯定原本就是有时间表的。


规划之所以一拖再拖还未出台,唯一的解释就是事情发生了意料之外的变化,而且还是属于不可抗力的因素——


最近半年来,中国最大的意外是什么?相信大家都知道,是中美贸易战。


3月份中美贸易擦枪走火,随后谈判一波三折,这对国内经济产生了比较大的挑战。


为了对冲下行压力,不排除高层想谋划力度更大、层级更高的规划版本,赋予粤港澳大湾区更大的潜能。


而粤港澳大湾区的一体化,又涉及到两种制度、三种关税区、三种货币区,如何在相互开放、融合的过程中,寻找最大公约数,减少对香港澳门的冲击,需要一种非常巧妙的平衡度,因此来回讨论、征求意见必不可少。


这也是大湾区规划迟到的最大可能。

比海南更惊喜的大红包


大湾区规划升级,可以从侧面得到印证。


我们知道,粤港澳大湾区是珠三角9个内地城市加两个特别行政区。


不过5日的“泛珠三角”论坛,开着开着就变成了“大湾区”论坛,泛珠三角的各个省份对于融入粤港澳大湾区特别急迫。


我不断从各地行政长官口中听到,他们迫切希望借力粤港澳大湾区,接受粤港澳大湾区的辐射——

江西省长:未来江西将与粤港澳大湾区在产业对接、协同发展上下力气。


四川省长:积极地参加、参与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这是推动四川发展的重大之选,也是重要的方式。


贵州省长:下一步贵州……要抢抓国家实施粤港澳大湾区的战略机遇,不断地提升贵州大数据产业发展的水平。


云南省长:云南一定要融入大湾区的建设。


湖南副省长:湖南要充分地融入大湾区,主要是在科技创新、服务贸易、产业发展方面更好地对接,同时也要更好地服务大湾区。


……



可见孕育中的粤港澳湾区前景之大,超乎想象。今天建设大湾区之于全国的意义,或不亚于当年开放深圳、开放广东给计划经济带来的冲击效应。


所以我们相信,比起原先的版本,回头落地的规划一定会有更多的惊喜。


想一想海南经济特区三十周年收到的大礼包:国内第一个自贸港获批地,自贸区、自贸港双重牌。


海南的基础如此薄弱,尚且能够得到中央的厚爱,何况是中国唯一一个能与世界顶尖城市群竞争、引领全国改革风气之先的大湾区。


中央对大湾区的愿景和期待,肯定要比海南自贸港更高。而与之匹配的,莫过于更大力度的顶层设计。


在目前这种国内外局势下,中国能够对冲下行的传统招数受限,放水的边际效用太弱,大基建又容易造成高债务,房地产被摁死,至少短期内不能再启动。


最有效的方式,其实是激活市场活力,降低市场准入门槛,有形之手少摆一些,无形之手多来一些。这些,都需要一个平台来承载。而最好的试验田,就是粤港澳大湾区。


香港是世界第三的国际金融中心,深圳是国家科创中心,广州是国家商贸中心,澳门在冲刺国际旅游休闲地,加上佛山、东莞等全球制造工厂,这一片区放全国来看,是互补性最强的城市群,是最能迸发协同效应的地带。


所以如果粤港澳大湾区收到的红包比海南更大,一点也不奇怪——

广东自贸区的开放政策范围扩大,不局限于南沙、前海、横琴三地,珠三角内地9个城市都有份;


在负面清单的制定中,粤港澳大湾区有更大自主权,其开放程度之高,超越上海、天津、福建等第一二批自贸区;


广东率先将港澳资本视为内资,取消或放宽对港澳投资者股比限制、经营范围限制,大湾区的资本实现真正的流通。


这些是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院长迟福林在论坛开幕式中,面向外界的公开提议,怎么听都有点像在吹风的感觉,至少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意见。


这些举措,招招都有颠覆性作用。我不敢打包票这几点一定会写入粤港澳大湾区规划。但这些大招,肯定是中国前进的方向,而且是未来几年大湾区应该努力实现的目标。


因为从长远来看,中国早晚也是要走到那一步的。只有全局性的开放,而不是修修补补的开放,才能与围剿中国的TPP、TTIP、欧美自贸区这些全球最顶尖的自贸协议相抗衡。


晚实验不如早实验,被动开放不如主动开放。这样更具有扭转乾坤之功效。


最近我去过几个饭局,我发现那些来自不同领域、很有观察力的朋友,都有一个很类似的判断——


当下的形势很微妙啊。2018年,很可能会是40年来最大的一个不确定性拐点。迈得过,一流国家可期,迈不过,很可能是中等收入陷阱和日本的失去二十年。


中国迈过这道门槛的,粤港澳大湾区的助力至关重要。高层运筹帷幄,自然知道如何为、何时为。这也是我对大湾区的规划期待之高的原因。


我很希望,自己不会被打脸。

一个棘手的问题


说到底,在高层眼里,粤港澳大湾区的任务就是要在科技创新、服务贸易两大方面取得巨大突破。


服务贸易暂且不提,科技创新离开国际性人才的参与,肯定是行不通的。


人工智能、量子技术、机器人这些大湾区正在发力的领域,中国差美国好几个等级。与美国相比,中国在核心技术领域至少要落后20年。


追赶美国的科技实力,不是单靠国人卷起袖子、艰苦奋斗就行的,还需要借助外力,也就是全球性的人才。


这一点,我们看一下过往60年的历史就明白了,中国在两弹一星、生物科技等关键领域所取得的重大突破,完全依靠本土性人才的案例少之又少,基本上都有在海外任教的华人教授助力。


有多少海外的顶尖人才愿意来粤港澳大湾区,决定了大湾区所能抵达的最远边界。正如马化腾在论坛上说的,赛道已经准备好了,就等接棒的运动员了。


偏偏在这方面,粤港澳大湾区有一个相当棘手的痛点:生态环境。


有一次,公司组织大家去日本团建,我们在大阪往关西机场方向的路上,看到一片很大的工业园区,烟囱林立,但门前的河流就是蓝得透底,大家的感觉很舒服。


而我们这边,很多时候都是黑的反光。我住在珠江新城附近,走几分钟就能到珠江边上,每次黄昏出来散步的时候,总能闻到一股被午后阳光暴晒后的独特异味。我太太经常开玩笑说,走,到珠江边上感受一下祖国的大好江山。


粤港澳大湾区之所以有那么多黑臭水体,有个很大的原因是,这里是珠江的最下游,粗放式发展较少顾忌,污染直接出海,不用像云贵地区一样,还要考虑下游上亿民众的水源。


这个“地理优势”,历史上曾让大湾区实现了飞速发展,但放在今天来看,反而慢慢爆发出了很多矛盾。


对那些习惯了海外蓝天白云的高端人才来说,你让他们过来喝雾霾,闻臭水沟,有多少人心里会打鼓?中国人可能早已习惯,外国顶尖人才却很难“消费降级”。


记得04到07年之间,国内兴起了一股龙象之争,很多人觉得印度会赶超中国,因为印度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有英语等诸多优势。后来这个事情根本就没有实现,反而与中国越拉越大。


除了种姓制度、联邦制下的地方保护主义等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阻力,就是印度的环境实在太差了。恒河的下游在洗浴,几百米外的上游在火化尸体,在排泄。公共卫生条件实在恶劣。


就是抵抗力全球数一数二的中国人,过去一趟都会胆战心惊,自来水不敢喝,东西不敢随便吃。只能喝瓶装水。就这种条件,怎么吸引全球性的高端人才过去乐业?


对中国来说,其他维度的文明变革,难度太大了,一时无法下手。唯有生态文明这一块,在决策者中最没有争议。


广东省长马兴瑞在论坛上也说了,与旧金山湾区、东京湾区和纽约湾区相比,粤港澳大湾区有两大差距,一是科技创新整体的实力和产业升级之间的差距,一个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差距。


生态文明被提到与科创一样的地位,说明环境对于大湾区的重中之重。


这两年,珠三角大力整治跨界流域,实行最严环保责任。这是大家喜闻乐见的事情。环境变好,即便不是大湾区崛起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必不可少的,必须同步进行。


到那个时候,就算粤港澳大湾区的GDP总量没有超越纽约、东京和旧金山三大湾区,也是一种巨大的成就。


这是比牺牲环境、资源,用低人权模式换取的经济发展,更具有长远的依托能力,更为强悍的软实力。


粤港澳大湾区托起中国之魂,值得期待。

自《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中明确未来的房地产税将按照房屋评估值征收后,“房产税”三个字成了房市中最热的话题。那么,房产税究竟有多重?


可以看个例子,上海人第二套人均超60平米,非上海人第二套开征。你有价值600万的二套房,一年就收(6000000*0.6%=)36000元的房产税。如果房子用于出租,相当于比原来少拿一半租金。如果房子涨价了,则要按规定周期进行重估交税。房价涨,税也是水涨船高。


至于什么时候买房最合适,地产大佬冯仑的建议是:任何时候买不买房,应该只和当时的房价水平、你的购房能力和你的心情有关。你永远不知道房价会涨到多高,也不知道崩盘那一天究竟是哪一天。所以想买就买,想卖就卖。


这真的不是一个技术派问题,而是一个选择问题。总有些人,不管政策怎么变、舆论如何导向,他们都能用一双慧眼发现房产财富增值的好时机。


如果你也想了解房产市场更多的“内幕”,听大佬讲讲买房那些事儿,get最新政策解析,《冯仑·房产财富内参》则是你的不二选择。本课程是冯仑根据自己多年房地产经验,总结了房市的波动规律,从360度为你解析中国房地产,用技能类话题指导你的买房实操;新知类话题让你成为朋友圈房产知识达人;思考类话题重建你的房产认知。

4天前南中国的一次高规格会议,隐藏着中国突破重围的玄机_第3张图片

4天前南中国的一次高规格会议,隐藏着中国突破重围的玄机_第4张图片

那还等什么,扫描下方二维码,快来让地产老司机冯仑带你上车!

4天前南中国的一次高规格会议,隐藏着中国突破重围的玄机_第5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4天前南中国的一次高规格会议,隐藏着中国突破重围的玄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