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过度担忧“滞胀”——2月物价数据点评

不必过度担忧“滞胀”——2月物价数据点评_第1张图片


综合看来,通胀水平在年内不会持续走高,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在托底经济。从“滞”和“胀”两方面来说,今年中国难以出现“滞胀”风险。


文 |钟正生宏观研究主管

夏天然分析师


2月CPI同比2.3%,上月同比1.8%;2月PPI同比-4.9%,上月同比-5.3%。CPI同比环比涨幅均超市场预期,主要受到2月寒潮影响。极寒天气不仅影响了果蔬类产品的产量,也提高了运输成本。此外,春节期间旺盛的需求也推高了食品价格。非食品价格则呈现出季节性特征,上涨较为温和。PPI同比降幅的收窄与有色和黑色金属的价格上涨有关,但不一定反映了工业的复苏。本轮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持续性存疑,加之去产能的继续推进,工业制造业难言企稳。


近期市场上对中国是否会陷入“滞胀”的讨论逐渐升温。我们认为,年内中国不会存在“滞胀”风险。本轮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逻辑,更偏向于信贷的过量投放,以及过度透支去产能悲观情绪后厂商补仓意愿的集中释放。也有报道称,近期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是因为河北钢厂受政府限产要求而积极提前采购开工所致,商品价格的反弹难以持续;随着生猪存栏量的逐渐回升,猪价上涨的势头也会收敛;粮食价格则会在天气好转后企稳回落。综合看来,通胀水平在年内不会持续走高,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在托底经济。从“滞”和“胀”两方面来说,今年中国难以出现“滞胀”风险。


极寒天气推高CPI


2月CPI同比2.3%,较上月上涨0.5个百分点;环比上涨1.6%,较上月上涨1.1个百分点,同比和环比涨幅均超市场预期(图表1)。分项来看,食品价格较上月上涨6.7%,非食品价格上涨0.3%。食品项中,涨幅较大的是鲜菜、鲜果、猪肉和水产品,环比涨幅分别为29.9%、6.9%、6.3%和6.0%。鲜菜涨幅创2008年3月以来最高,这与2月中旬全国范围大幅降温有很大关系。寒潮不仅影响了果蔬类产品的产量,也提高了运输成本。另外,春节期间旺盛的需求也推高了食品价格。


为了剔除春节错位的影响,可以将1-2月结合起来考查。1-2月合计CPI环比上涨2.0%,高于去年同期,也高于近10年平均水平(图表2)。说明今年1月下旬与2月中旬的寒潮确实对CPI有显著的影响。2008年春节期间的全国出现大范围雪灾,1-2月CPI环比也高达3.8%。


非食品方面,上涨较高的几项为车辆修理与保养、理发、家政服务价格,环比分别上涨6.9%、5.7%和3.6%。这些社会服务价格的上涨与春节期间用工短缺有很大关系。春运和长假旅游也拉动长途汽车和旅行社收费价格环比上涨4.3%和3.1%。


综合来看,2月CPI的上涨主要由天气原因所致,非食品价格则呈现出季节性特征,上涨较为温和。随着3月天气回暖,及生猪存栏增速的逐渐恢复,推动1、2月CPI同比高涨的因素消退,预计CPI同比会趋于稳定或小幅回落。


不必过度担忧“滞胀”——2月物价数据点评_第2张图片


PPI降幅继续收窄


2月PPI同比-4.9%,降幅较上月收窄0.4个百分点;环比-0.3%,跌幅收窄0.2个百分点(图表3)。PPI同比降幅的收窄符合预期,2月国际大宗商品价格继续反弹,PMI原材料购进价格指数也上涨至枯荣线以上,已经反映出PPI的回升。分项来看,生产资料价格环比下降0.5%,降幅较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石油和天然气开采、煤炭开采等价格环比降幅均有所收窄,有色和黑色金属采选冶炼价格环比则出现上涨,且涨幅扩大。


PPI降幅的收窄,与有色和黑色金属的价格上涨有关,并不一定反映了工业的复苏。本轮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持续性尚待观察,加之去产能的继续推进,工业制造业难言企稳。


2月CPI同比大幅上涨,PPI小幅回升,CPI与PPI裂口再次扩大(图表4)。


不必过度担忧“滞胀”——2月物价数据点评_第3张图片


不用过度担忧“滞胀”


近期市场上对中国是否会陷入“滞胀”的讨论逐渐升温,但我们认为年内中国不会存在“滞胀”风险。本轮大宗商品价格反弹的逻辑,更偏向于1月信贷的过量投放,以及过度透支去产能悲观情绪后厂商补仓意愿的集中释放。也有报道称,近期铁矿石价格的上涨是因为河北钢厂受政府限产要求而积极提前采购开工所致,大宗商品价格的反弹难以持续;随着生猪存栏量逐渐回升,猪价上涨的势头也会收敛;粮食价格则会在天气好转后有望企稳回落。综合看来,通胀水平在年内难以持续走高,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也在托底经济。从“滞”和“胀”两方面来说,中国都不会存在滞胀风险。


(联系作者,请发邮件至:[email protected] [email protected]

不必过度担忧“滞胀”——2月物价数据点评_第4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不必过度担忧“滞胀”——2月物价数据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