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里面月薪能超过2000元的,就赶紧偷着笑吧。可是,当县城房价超过5000元的时候,这个房价是如何冲上去的?又是靠什么坚持下来的?以至于一二线城市房价“撑不住”的时候,五线的小县城却如此“坚挺”?
小县城房价的困惑与疑问2018年,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全国有200多个县城房价破9000。
要知道,即便是二三线的城市,房价坐稳万元大关的也没有几个,村里的老农和县城里的“土地爷”们是哪里来的能量,能够在一个城乡结合部,月净收入过千都难的角落,搭起“中国房价的第二奇迹”?
更让人难以置信的是,在一二线城市房价普降的时候,国内县城里的“第二奇迹”却纹丝不动,甚至还有要在年关再涨一涨的趋势。
小县城,才是国内房地产泡沫最虚的地方。毕竟,一线大城市是要走进国际大都市的。医疗、教育、交通、人才……都在那里摆着,国家政策也大力扶持。即便是二三线城市也无一不是区域经济、交通等优质资源重心所在。
一个城乡结合部的小县城,咋就一下子叫板起中心城市来了?
想回家买房,你的钱恐怕不够高级人才外流,即便是普通的劳动力也不愿在县城呆着拿低工资,不能不说,小县城里的房价实在是“虚高的有点诡异”。
更让人揪心的是,“每逢节假比涨价”的楼市铁律依然有效,即便是在今年,就是在小县城里,开发商们都在为春节准备着。
房地产最冷的笑话:县城房价是靠丈母娘“逼”上去的。所谓的“丈母娘”支撑,对县城房价而言就是一个幌子。这是一个非常简单的逻辑思维题:即便一个40万人的小县,10万户家庭,适婚年龄且打算在县城买房的小伙子不过一两万户。
刨去已经有房的,以及不打算在县里买房的,贷款也买不起房的,家里没有小子的……
这年头,丈母娘背的锅太多了。就算是丈母娘足够多,本地闺女也不打算嫁到外地,六个钱包都掏干净,那是无论如何也撑不起新盖的十几个甚至二十多个小区。
要知道,普遍盖高层的小区,动辄两三千户入住,更何况,“丈母娘经济”这阵风已经刮了三五年,还有多大后劲?靠丈母娘养活开发商,除非天底下家家户户孩子都结婚。
至于子女上学,家人养老……县城能有多大,医院能有多远,老百姓都这么有钱,动辄几十万的房子随便买?
土地爷遇上了高富帅,限价政策泼不进去县城房子居高不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土地爷太多”。
普通人一千多的工资想在县城里活下去,是不可能的,除去一些个体户,养殖大户,包产大户……能在县城活下去的都是有本事,有灰色收入的“土地爷”。
总是有很多只手在操控房价。很多人或多或少地都与开发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土地开发、项目批建、设施完善等等,都能捞到很多好处。
明里暗里,一个家庭有着好几套房产的不在少数。作为既得利益者,他们是最不希望房价下降的那批人。
再加上一些大型房企,如碧桂园等纷纷加入县城开发之中,通过“炒作”和示范作用,碧桂园俨然变成“必贵园”,房价想不涨都难。正是这些“土地爷经济”和“高富帅套路”,早已虚高的县城房价依然在高速裸奔。
从“高富帅”到“土地爷”,普通人只是看看罢了,根本玩不起。
县城房价要降,要拿出比一线城市调控更大的决心。事实证明“二三城市房价下降,将带动县城房价下降”的政策观念是错误的,因为县城里的房子,早已经(本来就)不是给普通人盖的。
当“土地爷”们一个个做起房屋租赁买卖,开发商紧捂着楼盘等人上套时,越老越多的普通人早已成为看客,即便鼓足勇气买一套房,也是一顿“被宰”。
经济政策调节很难起作用单纯的靠经济政策调节,很难对县城的房价起到实际作用。
要想让政策调控的这盆水“泼”进县城,就必须要拿出更大的决心,真正地把“县城房价调控”作为一项大事来解决。毕竟,对于亿万农民而言,所谓的城市化更多地只是在县城买一套房子。
食利阶层利用房地产盘剥普通人,这是最大的社会弊病。它不仅阻碍了城市与农村之间的人员流通,更拉大了社会财富收入的分化。
获取财务自由,避免被资本盘剥,请关注“功夫钱庄”,让财经大咖帮你发散思维。
想了解更多金融投资契机?
不妨关注一下“功夫钱庄”
整合房产、金融、保险等各类信息
助你抓住获取财富的新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