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下午,众多艺人在网上接连表态:自己不会出席今晚的Dolce&Gabbana 大秀了。
很多模特也宣布罢演。
截至发稿前,该品牌公关已经正式通知活动取消:
“亲爱的媒体朋友,得到Dolce&Gabbana杜嘉班纳的官方消息,活动正式取消,感谢您对我们工作的支持。”
作为一家一线的国际奢侈品牌,艺人一般是不会对它怠慢的,如此程度的抵制,是因为这次它真的触碰了底线、惹了众怒。
事情要从关于Dolce&Gabbana 的三则广告说起。
为了准备今天(11月21日)在上海举办的时装秀“The Great Show”,意大利品牌Dolce & Gabbana精心制作了一系列的预热活动,其中包括三则小视频,分别在它的官方ins号和中国的微博上发布。
视频里面是一个亚洲模特,坐在上海的小饭店里,用筷子在尝试意大利的各种传统食物。
广告的视频沿用了Dolce & Gabbana一贯的风格创意——将大红灯笼、筷子、木桌子等一系列民族元素,与意大利的传统食物与装饰品结合在一起。
但视频一出,引起了许多网民的反感。
首先,粉丝们对从背景中“过时”的民俗摆设,和“凌乱”的装饰,以及模特“刻板”的造型,觉得品牌呈现了一个老土、过时的刻板印象里的中国。
其次,视频旁白里的男声的语言,也成了争议的焦点:
“这会让你感觉自己身在意大利,不过是在中国。”
里面还有一句:
“今天我们将向大家展示,如何用这种一种“小棍子形状的餐具”,来吃意大利伟大的传统玛格丽特披萨饼。”有人认为这样的表述和模特夸张的表情,是在歧视中国传统文化。
很快,杜嘉班纳(Dolce & Gabbana)微博账户中删除了这些视频,但instagram页面上仍然保留,于是,很多人又跑到ins那里留言。
今天上午,ID@michaelatranova在Instagram上分享了和Dolce&Gabbana设计总监@Stefano Gabbana的一段对话,对话如下:
事件发生后,在清一色的抵制评论中,也出现了一些支持设计师的留言:
Stefano Gabbana说,“我不会把它删除的。”
截止目前,三条视频还没从品牌的ins页面上消失了,而在Stefano Gabbana的个人ins上仍然存在。
这个品牌的广告片在中国惹出争议不是第一次了。
去年,Dolce&Gabbana也陷入了一场公关危机。图中是在北京拍摄的一组照片,现身于北京标志性的地标,比如长城和胡同中。
这些照片作为该品牌“Dolce&Gabbana Loves China”线上营销活动的一部分。他们说自己是试图通过中国元素为主题的活动和产品来传达友好的信息,但结果也不尽人意。
许多网民批评Dolce&Gabbana只展示了北京欠发达地区和贫困居民,而忽视了大楼和更时尚的现代场景。“你故意展示中国落后的部分。这是歧视,“一位微博用户写道。
当时,不少人表示会抵制购买Dolce&Gabbana的产品,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受到尊重。
另一个批评是针对D&G摄影师的。“这不是内容的问题,而是摄影师缺乏拍摄技巧,”一位微博用户吐槽照片后期编辑过度,总之是用了缺少诚意的方式,展示了对中国虚假的热爱。
用户的强烈抗议导致Dolce&Gabbana在中国官方微博以及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删除了这些照片。但该系列仍然可以在外国社交媒体网站上看到。
也有业内人士认为,民俗和古老的工艺元素是Dolce&Gabbana从设计到美学概念一向的特色,它在东京等地方也进行了类似的拍摄,但抱怨的声音要少了很多。
只能说,像Dolce&Gabbana这样的品牌还停留在比较传统的西方人对东方文化的想象里,即使不是刻意的恶意,但也没有看到,对于许多中国人来说,这种“美学”已经过时了。
Dolce&Gabbana对争议和抨击可能早已司空见惯。此前,设计师Stefano Gabbana在网上与名人骂战,称试管婴儿为“合成儿童”,他们还曾将品牌推出的一款鞋命名为“奴隶凉鞋”。
Dolce & Gabbana曾经因为给美国第一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提供服装而遭到批评,他们就发布了一款名为“#Boycott Dolce & Gabbana”(“抵制杜嘉班纳”)的T恤来回应。
2012年时,D&G在香港则曾因为驱赶拍照的香港市民,引发市民在店外集会抗议,最后以米兰总部发表道歉声明告终。
其实,最开始的“起筷吃饭”视频,可能也谈不上刻意的辱华,更像是不太高级的文化符号拼接。但如此屡涉争议,此次又和网友对骂,最后又用出“账号被盗”的说辞,大秀取消,应该不是终点。
编辑整理:chuchu、CPL、皮皮、
奥黛丽·塔图专访 | 埃里克·索斯专题报道|2025,34亿
名人的“失神时刻” |雅库特往事|人偶爱好者 | 德尼罗
京东 当当 亚马逊 天猫及各地实体书店均可购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