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1-4:“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

      家长们经常抱怨说现在的孩子不懂得忍让,归因为独生子女问题或是溺爱问题,其实根本原因是家长们对孩子的矛盾介入太多了,没必要的介入或不得当的介入,一方面会把孩子间的矛盾刺激放大,另一方面也没给孩子留出学习解决人际关系问题的机会,第3个坏处是容易让孩子遇点小冲突就觉得是个大事儿,反而变得斤斤计较,心胸狭隘。

      孩子们在一起玩的时候,相互发生点小摩擦,小矛盾很正常,家长不必看成是问题,不必马上出面干涉,更不必因此生气,不严重的情况下假装没看见,把矛盾留给孩子们自己解决,较严重的时候简单的拉开即可,不必计较自己的孩子吃亏了还是占便宜了。道理可以简单讲一下,不讲也行,关键要保持友好轻松的态度,这看似有些不作为,却正是培养儿童健康人际关系的最基本最简单也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三不原则:不生气,不介入,不怕吃亏。

      三不原则看似消极,意义却十分的积极,它的主要功能是避免成人破坏性的参与,而且他内涵一定的信念,儿童有能力自己解决相关问题,它是科学儿童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可迁移到其他问题的解决上。没有这个信念,三不原则就失去了支撑的力量。三不原则会收获意想不到的成果,对儿童的能力也会有一个新的认识。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邻里小朋友相处在多子女家庭,幼儿园和小学里同样管用,因为天下的孩子都一样。

儿童的世界非常单纯,很多所谓的问题其实是成年人强加的,其中比较典型的就是把孩子间的冲突关系看成是犯错误,尤其是看成欺负和被欺负的关系。有的家长为了强化孩子的自我保护,告诉孩子一定不能吃亏。大部分“不吃亏”的人虽然可以活得一生平安无事,但不吃亏真的为他迎来更多的幸福吗?

中国传统智慧“吃亏是福”被无数人奉为一种生存哲学,它强调的不是忍气吞声,而是以豁达之心看待世事,所以它不是来自压抑,而是来自气度和容量。可是如果一个孩子从小被教导不吃亏,怎么指望他能在成年后体悟出吃亏是福的深意,怎么能有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胸襟?当然没必要走极端,有些家长知吃亏是福的道理,也希望培养孩子无私的品格,遇到孩子和别的小朋友抢东西时总是要求自己的孩子出让。这种做法也不对,也是走极端了。

因为自私是人的天性,就像卢梭说的那样:我们原始的情感是以自我为中心的。我们所有的一切本能的活动首先是为了保护自身的生存和自身的幸福,所以第一个正义感不是产生于我们怎样对别人,而是产生于别人怎么对我们。一般的教育方法都有一个错误就是:首先对孩子只讲他们的责任,而从来不谈他们的权利,所以开头就颠倒了。

      成人对待这些小矛盾的态度,比告诉孩子如何做更重要,影响更大,要用最道德的态度来对待孩子,但不要用很高的道德标准来要求孩子,天生不会和人相处的孩子其实不多,只要家长减少干涉,他们大多都会进行自我协调。

      三不原则的核心内涵是两点:第一是给孩子做出榜样,第二营造豁达和善意的环境,两者要的都是家长自身的修养。家长对孩子的负面评价,其实都是他自己心里的投射。孩子天性各不相同,不要指望孩子在人际交往上表现恰好符合家长的理想,他可能强势,可能柔弱,可能皎洁,可能厚道,这些特征并不代表他将来就是怎样一个人。只要他在和同伴玩耍时是快乐的,内心是纯净的,就是良好的。      同伴关系本身就是成长的营养品,能让孩子的心里滋养,成长的健康。

      怀有对世界的美好信任和具有基本的安全防范常识并不冲突,家长应该把人际交往中各种潜在的危险告诉孩子,让孩子增加常识,生活本来就是有悲有喜有常规有意外。知道世界有灰暗,不等于要把世界看得灰暗,知道世界是光明,也不等于毫无防范心理。 正面教育永远是最可靠的方法,如果你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表现出一匹骏马的飘逸,就不要从小教唆他以一只刺猬的姿态活着。

      三不原则的成功运用必须是三条戒律同时执行才能有效。很多家长在执行时容易注意到不介入和不怕吃亏,却往往忽略自己的脾气,动辄打骂孩子。那这一方法的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原因是家长自己给孩子做了一个不体谅,不宽容,不友好,爱发脾气的坏榜样。成人心中有馨香,才能对儿童形成宜人的熏陶。

你可能感兴趣的:(《 最美的教育最简单》1-4:“三不原则”让孩子学会与同伴相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