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易被误解:众多专家教你正确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受访专家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内经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北京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 王洪图教授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主任医师 张昱教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医院周围血管科副主任医师  曹建春教授

陕西省中医医院内分泌科 主治医师 呼兴华博士

安徽中医药大学 费国微医生等

01

什么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极易被误解:众多专家教你正确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_第1张图片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语出《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对于该句经文,历代医家虽有不同的解释,但从全篇内容来分析,这里的“阳”是指生、长之气,“阴”是指收、藏之气。《内经》 根据四季不同的生化特点。把生、长划分为阳,收,酸划归为阴,并且分别与不同的内脏相联系,即,

春——主生气,应于肝。

夏——主长气,应于心;

秋——主收气,应于肺;

冬——主藏气,应于肾。

生,长、收、藏之间相互联系,阴、阳之气互根相生。

对于文中“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一语,大家会有困惑:春夏阳气旺盛,反倒要“养阳”;秋冬阴气渐长,反倒要“养阴”,似乎有悖阴阳平衡的养生大道。

其实,“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应用了古汉语当中互辞的修辞方法,理解时,要综合双方,不能偏执一句,也不能把它割裂开来。

并非春夏只养阳不养阴,秋冬只养阴不养阳。单独把春夏合并,秋冬并列,把春夏与秋冬割裂开来理解,是错误的。

春夏之季:

由寒转暖,由暖转热,宇宙万物充满新生繁茂景象。此时是人体阳气生长之时,一方面应该适当晚睡早起,增加室外活动的时间,进食大葱、生姜、豆芽、秧苗尖等舒展阳气的食品,心态上宜开朗外向,使阳气顺应季节、天气变化以生发调达。夏季不恣意贪凉饮冷,避免人体阳气过分消耗。另一方面,阴阳互根,阳气生发,必须有阴液的补充才能够使身体的阳气、阴津在较高水平上维持平衡。在酷暑炎热之时,也应阴居避暑热,保护阴津,防过汗伤液。增加饮水,多吃些滋阴生津的蔬菜瓜果,来适应阳气的生发,为阳气的生长提供源源不断的物质基础。


秋冬之季:

气候由热转凉,由凉转寒,万物都趋于收藏状态。一方面,此季节应以食物来填补阴精,使阴精积蓄,培补肾元,骨健髓充,元神得养,也是对夏季损伤阴精的补充。另一方面,更应固护阳气。起居上应早睡,与日出同起,防寒保暖,减少户外活动,保护消减的阳气,使阳气不至外泄。同时适应阴气渐长的特点,增加羊肉、韭菜、干姜、肉桂等温阳食品。心态上应恬淡虚无,精神内守,以求阳与阴配,使得阳气在较低水平上与阴液相平衡。

02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内涵及应用

按照“人与天地相参”的理论、《内经》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作为养生保健的一条重要原则提出,用来指导四季养生。根据这个原则,人们按季调养适当,不仅对本季节及相应内脏的健康是重要的,而且也是下一个季节健康必不可少的条件。

极易被误解:众多专家教你正确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_第2张图片

冬病夏治

冬病夏治是指在夏天治疗一些冬天易发作的疾病,朱现民将其总结为:顺应四季,择时而治;重治未病,防患为先;外治为主,兼施内治;加强调养,增强体质四个方面。这些疾病往往是患者气虚、阳虚又加之感受寒邪等合而为病,每逢冬日发作加重,是谓“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夏季是一年中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的季节,冬病夏治所用之药物又多是辛温散寒之品,以自然界之阳气合药物之阳气助人身之阳气,合而为力,岂有病邪不去之理。

冬病夏治不仅对一些冬天的好发病有很好的治疗作用,对疾病的预防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夏季贴三伏贴,做艾灸等可明显改善体质,提高免疫力。顺应四时之气,补养人体之气,使正气强而不过,是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冬令进补

冬令进补是指在冬季对人体进行滋补。其中最常见的方法是吃膏方,膏者,剂型也;方者,理法方药也;补者,补的是气血阴阳,根据每个人不同的体质调配不同的方药,以求调整阴阳,达到“阴平阳秘”。毛水泉将膏方总结为:注重全面,整体调理;既要辨证,又辨体质;纠偏却病,适用广泛;药力缓和,稳定持久四个特点。可见膏方在调理人体和治疗疾病方面有着独特的作用。

四时之气,秋收冬藏,人体也应顺应四时,在冬季进补,以求有所藏。在秋冬养阴理论的指导下,膏方所用的药物也多以补益药物为主。在秋冬之时使人体内的阴精得以充满,平调体内阴阳。体内阴精充足,阳根于阴,这样到了春夏有助于阳气的升发旺盛。阳气充足了,人体抵御外邪的能力自然也就变强。

此外,秋季天气干燥,人体津液不足,易出现眼干、口干、鼻干、皮肤干燥等一系列阴虚之象。人们往往喜欢用梨、藕、百合、银耳等做成汤羹以滋阴润燥,亦体现“秋冬养阴”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03

阴阳之养重在调和,应辨证论治

极易被误解:众多专家教你正确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_第3张图片

“春夏养阳, 秋冬养阴”讲述的在平人(正常无病之人)状态下如何协调阴阳,是为一条养生原则,而并非病已成时,如何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对于平人来讲,滥用温阳滋阴药,犹如杀人于无形。“阳化气,阴成形”。阳气是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阴液是生命的物质基础。故春夏养阳应注意不要伤及阴液,秋冬养阴注意不要耗损阳气。不论是平人还是病患,四季都应注意顾护阳气和阴液。

在疾病状态下,人体阴阳气机相对平衡的状态遭到破坏,不可再片面运用“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理论指导实践,应当辨证论治,合理遣方用药。

《黄帝内经》中言:“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世间万物,均遵从阴阳之道。值得强调的是,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并不是要过度的养阳或是养阴,而是互相调和,互为其本,适时适度的养阴或养阳。

04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属于中医“治未病”范畴


极易被误解:众多专家教你正确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_第4张图片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属于中医“治未病”的范畴。“治未病”的思想主要包括“未病先防” 和“既病防变” 两个方面。《内经》之后,历代医家对“治未病”思想极其看重,在后世许多篇章中均有对“治未病”思想的体现。《金匮要略》有云: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丹溪心法》云:“与其救疗于有疾之后,不若摄养于无疾之先,盖疾成而后药者,徒劳而已。是故已病而不治,所以为医家之法;未病而先治,所以明摄生之理。夫如是则思患而预防之者,何患之有哉? 此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之意也。”由此可见,历代医家对“治未病”思想的重视。

相对于“治已病”,“治未病”在保障人民健康中显得更加重要。许多慢性疾病的治疗需要大量的资金与人力,国家对医疗行业的投入不可能无限的增加下去,只有提前预防才是解决很多疾病的最好方法。中医学中的“治未病”是中医的最高境界,也是世界上最早的预防医学,“春夏养阳,秋冬养阴”是“治未病”中的核心思想,对疾病的预防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你可能感兴趣的:(极易被误解:众多专家教你正确理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