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的小说可以让人回味。最近读的这几本小说都成功地将我拉进某种旋涡,似悲伤、似哀怨、似感动。
1.《霍乱时期的爱情》
曾经被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震撼过,不经感慨他是有着怎样的经历可以写出这本巨著,可以将错综复杂的人物在魔幻的世界中描写的这么孤独而壮丽。而他认为写得最好的却是《霍爱》,再加上喜欢的主持人孟非的推荐,让我拾起这本爱情小说。
最后果然没有令我失望。看完书紧接着去欣赏翻拍的电影,场景与想象重叠整合,使故事更具真实。
张学良的后半生虽然被蒋介石软禁,但是公众认为他最后还是不战而赢,因为赢在了生命的长度。书里面的男主人公也赢了,因为他等到了挚爱的丈夫死的那一天,在垂垂老矣中重获爱情。
可是我却分明感到了女主人对她曾经所爱的丈夫的背叛,不适感油然而生。
小说是虚构的,可是历史上真有等待了一生的爱情,比小说的结局更凄惨的是,女人死在了宠爱她的男人之前。那就是林徽因与金岳霖的故事。据说老金因为多看了窗边在镜前梳妆的林徽因一眼,就从此定爱一生。
虽然挨着林家住,但他却在心里保持着距离。他只是林徽因所组织的名家话谈会中的一员,只是她与梁思成吵架时的劝和者。
林对丈夫梁说,她可能同时爱上了两个人。梁很大方的表示尊重妻子的选择。最后,林先走了,梁不惜与好朋友绝交,毅然娶了自己的学生,而金岳霖却一直守着这份爱情终身未娶。
金的坚守与书中主人公的等待相比,更加令人动容。
2.《呼兰河传》
书里对人性愚昧与“自欺欺人”的刻画让我联想到“鲁迅”,让我很难相信它出自于女性作家之手。印象中三毛、张爱玲、林徽因是传奇女作家,冷不然冒出来萧红,而且大有超越的架势。真恨这么优秀的作家没有出现在课本里。
她的一生比小说更曲折,但却不精彩,只能用凄惨二字来形容结局。
3.《摆渡人》
书中的故事简单,人物简单,是一幅简单的爱情图画。里面有纯粹的爱情。当我掩卷沉思的时候看到封面上被我忽视的一句话:如果我真的存在,也是因为你需要我。(I exist because you need me)这句话倒出了爱的真谛。因为有你,所以我存在。原来作者花了这么多心思在诠释这句话。
张若虚在《春江花月夜》中写道“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这是一句富有哲思的诗。你在我心中投下的波光靓影,并没有让你放在心上,而我,却留在了心底。
爱情永远是最美的故事,即便结局是悲伤的,但我们仍给它冠以“凄美”的爱情。
小说的结局是超越了生死一线,相爱的人走到了一起,作者为读者画了幅美好的结局。
4.《査令十字街84号》
大多数读者知道这本书是因为看了《北京遇上西雅图之不二情书》电影,我也不例外。书里我没有看到爱情,更多的是一种与信任密不可分的友谊。书信将爱书之人联系在一起,成为灵魂伴侣。无关风月,也可能无关爱情。
5.《望春风》
第一次看格非的作品,才发现他曾获得茅盾文学奖,书名连同作者名都强烈地吸引着我读下去。小说读起来非常畅快,如一位坐在村头的老者向你徐徐道来。
人物刻画很精彩,村里的人情世故尽收眼底。人性中的善与恶都为他们的结局做出了解释。
6.《慈悲》
与上一本书比起来,书中的文字风格是另一走向。人物都跟“生”有关,水生、根生、玉生、复生......读者稍不注意就会将人物弄混。
总觉得书中并不简单讲水生的一生,而是在旁枝与错节中影射中国的现状,讽刺在不经意间显现。
7.《玛格丽特小镇》
很多没有读过《围城》也不知道钱钟书的人都听过这句话:婚姻就像围城,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来。都知道爱一个人简单,结婚却不简单。可是不简单在哪里呢?这本书给了我们答案。
爱一个人不只是爱他的现在,而是他的过去和未来,因为是过去成就了现在的他,你要陪他一起走向未来。
女人一生至少有三个不一样的自己,青春期、生育、更年期,更细一点,还包括少年期和老年期。如果是真爱,就是要接受每个时期的她。不同的身体,还有不同的性格。
只有当你穷尽一生地去爱这个女人,你才能自信地说:我了解她,我爱她。
所以不用感叹真爱为什么还没有降临,因为真爱很难。
8.《茧》
对于张悦然的书,印象还停留在看郭敬明和韩寒作品的时期,总觉得与伤痕文学,青春文学有关。但既然被推荐,就啃了起来。
看完书,觉得书名取的甚好,人物围绕着疑点“钉子”各自画地为牢,捆缚着自己。女主人公的恋父情结驱使着她不断去向别人索取“爱”。男主人和女主人这两个角色不讨喜,甚至令人生厌。为什么小时候大家的心伤,一定会把人性变得恶、或者狰狞呢。书还是没有离开“伤痕”二字,但却值得一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