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源:阿里味儿
人力资源分享汇丨hrgogogo
转载请联系授权(微信ID:ilovehrgo)
“我拒绝了阿里和百度的Offer!”
“为什么,你怎么想的?”
“我打算回老家发展,去邮政局!”
... ...
你以为上面的故事是杜撰的,但它却在现实中真实发生了。
近期,一位复旦大学毕业的研究生,在网上炫耀了自己的放弃阿里、百度年薪60万的Offer,选择回老家发展的「光辉事迹」。
他觉得自己有资本拒绝巨头,他很自豪。拒绝的理由也很简单:像阿里百度这种互联网公司,都有一种「35岁现象」。
在这位复旦毕业的研究生看来:互联网公司尽管有不错的薪水,但是只要一到35岁,就相当于职业生涯到头了,这样一来,倒不如去平稳的体制岗位。
这个论调一出来,网友瞬间就讨论开了。
01
很难想象,这席话会从一位复旦大学研究生的嘴里说出来。但凡有点常识就知道,35岁现象的本质是什么,但这位复旦的同学却看不出来。
我记得腾讯副总裁吴军,曾经问过工信部的一位退休的老领导,当年邮电部变革的故事。
这位老领导说,第一次变革发生在邮政和电信分家,绝大部分人都去邮政那一边。为啥?因为当时中国的电信规模还非常小,不普及。而邮政呢?家大业大历史久远。
第二次变革是有线电话业务和移动通信业务分家,大家的选择也很清楚,都去有线那边。原因也是一样的,因为有线电话业务家大业大历史久远。
今天回看这些人的选择,绝大多数人肠子都悔青了。
原因很简单,因为效率。邮政,单位能量传递的效率是很低,邮递员跑半天,消耗那么高的能量才送一封信。
有线电话这件事效率也不高,一根根线拉到家里,只传递每秒64比特的信息,即使安装了有线电话,升级服务的可能性也不大,无法带来本质上的飞跃。
移动通信就好很多了,信息传递量极高,5G来了以后会更高,这也是中国为什么农村有线电话发展不起来,而移动电话却很快普及的原因。
未来的竞争,肯定是高效率打败低效率的。同理,同样是35岁的人,也都是高效率的人打败低效率的人。
可这位复旦大学的研究生,却看不到时代的滚滚潮流,放弃了年薪60万,回到了四五线城市,找一份看似最安全的工作。
02
再和你说个故事。
在1999年初,有一位男青年,他在北京第三次创业失败了,输的很彻底。彼时的他,身上几乎没有了任何积蓄,人生经历了三次大的挫折,可以说惨极了。
他在解散公司之前,带着团队去了趟长城。说是游玩,其实就是为了给大家准备吃一顿散伙饭。爬完长城后的那个晚上,他请大家吃了一顿火锅,大家又哭又笑地吃完了散伙饭,饭后还去唱了歌。
大家一边唱着《真心英雄》,一边抱头痛哭,这位男青年哭的最厉害。
他的名字马云,那一年他刚好35岁。
你说35岁人生就到头了,可人家35岁,只是一个开端。
很多人都怕失败,觉得失败是灾难,是羞耻。好像35岁一来,人生就会迎来失败。所以就喜欢呆在安全、熟悉、稳定的地方。这样做离失败远,但也没有大输赢。
但是成熟稳定的地方,已经没有了发展的机会了啊。
一个人要想职业上有发展,那一定是在有挫折、有挑战的地方。好的发展机会一定不会在稳定的四五线城市的,一个2500块的岗位上。
03
一个人的失败,绝对不是因为年龄造成的。
著名的军事书籍《总体战》这本书对战争有一句定义:“战争以一方失去战斗意志为结束。”
是的,一个人的失败,是他失去目标失去意志而造成的。
2500工资,四五线城市,事业单位工作。这些信息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早九点上班,下午四点下班,工作没有压力,工作没有难度,每天重复工作,没有任何压力,也不需要加班... ...这样的工作看起来确实比阿里要舒服很多。
但你也知道,这是一眼可以望到退休时候的样子,这就是失去战斗意志的表现。
另外,对辛辛苦苦养育他成才的家人来说,他的这种选择,是一种自私。读了这么多年书,现在工资才2500元,对于个人,对于家庭,甚至对于社会,都是一种损失。
网上有一位在邮政工作了六年的老员工甚至直接说道:
“作为一个在邮政工作了六年的老员工然后毅然辞职出来的人,明确地告诉你,你的这个选择你以后一定会后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