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你的名字。》上映后取得了现象级的成绩,让新海诚这个过去知名度局限在动画爱好者内的创作者突然走到了大众面前。也让新海诚在宫崎骏的又一次复出前隐隐约约地被部分观众视作为“动画拯救者”。
大热之后,新海诚的下一部电影肯定也从一开始就处在无数的关注之中。新海诚没有让我们等太久,《天气之子》今夏在日本上映之后,也于本月来到国内,和我们见面了。
就在《天气之子》蓄势待发之时,京都动画的那一场大火让整个动画业界都被悲伤和雾霾所笼罩着,这对电影不是什么好消息,新海诚本人在推特上对作品的宣传也受到了一定的批评。让人稍感欣慰的是,《天气之子》上映当天,“老天爷”好像显灵了一般,配合着电影的剧情,让阴雨连绵多天的东京突然放晴。电影因此也获得了绝佳的免费宣传。
几个月过去,《天气之子》尽管在日本票房一马当先,但全然不见《你的名字。》所取得的热度。电影投资方东宝所灌注的大量资源,当然是有所回报的,但至少距离他们想要复制《你的名字。》奇迹的预期,还离得很远。
《天气之子》出了什么问题?我连续三天在国内院线观影,尝试摸索其中的答案。
《你的名字。》的成功让新海诚从之前的“小众”或者说是仅局限于圈子里的动画人,成为了大众关注和追捧的对象。商业上的成就让新海诚陷入了“不得不做”情况。因此,《天气之子》在发布伊始,就一种既视感,无论是立意还是题材,它都太像《你的名字。》了。
《你的名字。》男主角泷来自东京都,女主角三叶来自地方;《天气之子》男主角帆高来自地方,而女主角阳菜来自东京都。两者都有讲述着青春少年少女们的恋爱故事,同样的都是Boy Meets Girl。
可当我们真看到正片之后,发现二者的相似不仅如此:
同样的故事结构:前半部分用快乐的故事氛围来调动观众情绪,后半部分急转直下,矛盾聚集,之后就是解决问题。
同样的MV化和剪辑风格:《你的名字。》用《前前前世》和快速的剪辑讲述泷和三叶互换身体的快乐氛围;《天气之子》用《祝祭》和快速的剪辑讲述帆高和阳菜在前半段的经历。结尾也是,《你的名字。》用《スパークル》这首歌来烘托结局问题过程的氛围;而《天气之子》选择了《グランドエスケープ 》作为片尾曲,短版本都用来烘托解决问题后的氛围,长版本用作字幕名单。
同样的日本社会问题:《你的名字。》讲日本人口聚集的问题,东京都和“乡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那场陨石坠落,象征正在发生的现实;《天气之子》也揭露失去监护人的未成年人管理问题。
同样的都市神秘学:《你的名字。》的男女互换,《天气之子》的晴天女孩。
相似的内容也有很多,就不一一列举了。由此可见,整部《天气之子》都试图复制《你的名字。》的成功。
《天气之子》里还有大量关于《你的名字。》的彩蛋。“宫本茂”这个啼笑皆非的翻译已经让不少人得知了她出现在正片中。而仔细观察的观众,也会发现某个桥段里,《你的名字。》的配角们集中出现。
看过《你的名字。》的观众,在发现彩蛋的时候一定会有惊喜。但当一部作品需要导演的另一部作品来“制造惊喜”的时候,“复制品”从气场上就输给了被复制的作品。
鉴于《你的名字。》的成功,东宝找到了两个在深夜动画领域有着无与伦比号召力的名监督——新房昭之和汤浅政明,分别做出了《烟花》和《若与你共乘海浪之上》这两部状态与《你的名字。》很相近的作品。他们的题材都是少男少女恋爱物语,并且都有典型的都市神秘学夹杂其中,其目的不言自明。
遗憾的是,无论是评价还是票房,《烟花》和《若与你共乘海浪之上》无一例外地都“栽了”。在粉丝的评价体系里,这两部作品甚至都达不到各自作品的平均水平,复制《你的名字。》的成功更是天方夜谭。
《天气之子》更像是东宝“青春”策略的终极豪赌:同样的导演、同样的制作公司、同样的立意、同样的叙事结构,甚至是剪辑。
CoMix Wave Films及新海诚的背景团队依旧发挥出无与伦比的实力,甚至比起《你的名字。》有过之而无不及,用一句烂俗的话说——它的每一帧画面都能做电脑背景。
尽管它的细节处理依旧出色,比如打开盒子缓缓膨胀的汉堡、比如雨水落下时激起的水花、再比如充满张力的“日剧跑”。可就作画层面上,本作也就是动画电影的平均水平,触及不到《你的名字。》的制作水准。
且不说两部作品原画阵容上的区别,落到具体镜头上,《天气之子》使用大量的远景中景镜头,这些镜头里人物作画细节都存在一定的缺失。一些人物作画甚至存在着“崩坏”现象,阳菜带着帆高第一次来到“关键地点”的中景,阳菜的脸型和表情丝毫没有可爱的状态,神情甚至有点心机;而作品后半段一个关键镜头,阳菜的脸也存在着崩坏现象。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东宝今年上映的动画电影实在是太多了,制作资源有限,《天气之子》的作画资源被拆分;另一方面可能是《你的名字。》几位名原画所负责的cut过于“突兀”,衔接上存在一定问题,新海诚自己挑选了制作团队。当然,这只是我的猜想。无论如何,《天气之子》的制作质量距离《你的名字。》有着很大的差距。
不过,好消息是,《天气之子》可能创作出了新海诚和田中将贺各自所负责的所有作品中最为可爱的女主角——阳菜。阳菜在人设田中将贺、吉卜力出身的总作监田村笃的笔下,显得尤为可爱。她的一颦一笑都能牵动观众的心,无论快乐还是悲伤。观察比较敏锐的观众肯定能发现作品中的“莓良心”,相信这也是田中将贺所下达的指令。
也因为东宝的商业策略,让作品充满了大量的植入广告。这也让这部动画充满了“即便不上映也会赚爆”的疏离感和铜臭味。基本作品只要涉及到了日常使用物品、城市里的店面门头,就会出现广告,这点的确令人不太舒服。
虽然东宝一厢情愿地想让新海诚复制《你的名字。》的成功,新海诚一定程度上也接受了。可是新海诚真的想让《天气之子》仅仅是复制《你的名字。》么?我看未必。
《天气之子》里的新海诚,非常摇摆。
新海诚在《天气之子》小说版本的后记中提到,在《你的名字。》取得成功之后,他发现他的作品被各行各业的“专家”所点评,在居酒屋喝酒也被人讨论,甚至走在马路上也被人评论,这让他觉得倍受侮辱。可见这位偏小众的动画人突然走进大众视野,是很不适应的。同样是小说后记,新海诚隐约地表示:他不想讨好所有人,他不想被大众的思维和审美所束缚。
可能是出于这个想法,整个《天气之子》就陷入一个在“大众”(青春题材、社会问题)和小众(世界系)中无限摇摆的过程。题材相对《你的名字。》更为沉重和深刻,甚至我觉得作品受到了《小偷家族》启发,我们都能从电影中感受到阳菜家庭的“惨”,去引起大众的共情。但是收笔的过程中,却是极为“世界系”的。尽管结局依旧令人感动,但是不够纯粹。
是的,《天气之子》里,新海诚对于情感细腻程度的把控依旧炉火纯青。动画前半部分所传达的愉快氛围也会让观众的心为之欢腾,它的高潮部分依旧让观众心头一紧。而作品中有大量新海诚电影里非常罕见的“性暗示”,也能调动不少观众的情绪。
可《你的名字。》在整体度的把握上显然更好,它在寻求一种更为“大众”的立意——用灾难的无情,去引起观众的共鸣。而《天气之子》却在挑战着大众的底线,反其道而行之。这点确实非常新海诚,也彰显出新海诚的逆反心理,但这对这部作品得到更多人的肯定,显然是百害而无一利的。
可是它真的“小众”么?也不是。整部作品的情节设置给感觉就是在“不断地降低门槛”,大量的“契诃夫猎枪”,即作品中的“伏笔”显而易见,作品中关于后面展开的提示一个接一个,丝毫没有《你的名字。》那种不可预知感。很明显,新海诚希望用这种方式,让观众更好地理解作品,也有可能是对应着关于《你的名字。》“逻辑硬伤”的批评。可是这么处理,让整个《天气之子》的剧本看起来就是一个工业化而流水线的作品。
作品很摇摆,想要实现大众群体和小众群体口味的重合。虽然作品执行的结果并不如期望,但换个角度来说,这部作品无论在大众和小众领域,观众都能找到自己能够感受到的内容。大众能够敏锐地观察到社会问题,也会被少年少女坎坷的恋爱之路所感动,作品的情节设置非常直接,让观众接受讯息上也没有任何负担。
新海诚的粉丝也不用太过失望。《天气之子》的立意非常世界系,甚至比起之前的作品程度尤甚。新海诚的“反抗”,喜欢他的人,也一定会有所察觉;但不喜欢他的人,恐怕要更为厌倦。
因此,整部《天气之子》所呈现的状态是矛盾的。它在商业上想要复制《你的名字。》的成功,让大众更清楚地梳理出剧情地脉络,结局也是如此。可是它在立意上,显然体现出了新海诚的叛逆心理,比起以往作品更为世界系,更为自我。更别说,作品中还有“莓良心”“佐仓香菜”和“花泽绫音”这样的只有亚文化人群才能get的点。
这部作品的新海诚,所呈现的状态就好像“身陷囹圄却不停反抗”一般——他一边反抗着评论家们对《你的名字。》的指指点点,并讲述一个更为自我的故事;可他一边享受着《你的名字。》所带来地商业成就,无论他情愿与否,整部《天气之子》所呈现的状态就是画地为牢。
《天气之子》没那么糟糕,只不过也没有那么好。
对于新海诚的粉丝来说,自然是希望他能够保持自我,继续创作具有他个人风格的作品的。但观众也能够理解,新海诚所负担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背后的团队、资源和投资者的期望。毕竟动画是团队创作的产物,也是耗钱的行业,如果没有团队和投资者,新海诚自己一个人显然创造不出来这么多优秀的作品。
《天气之子》或许本身就是新海诚自身状态的体现。独立动画人的出身让他显然更为自我,他出身富庶、却一如既往地投入动画创作的故事,本身也是他叛逆性格的一种体现。可是《你的名字。》让他的名字享誉世界,也成为了他自身的创作牢笼。
或许新海诚从来都不是那个拯救者,他只是像他当初一样,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描写这那些“纵使世界翻江倒海,我也要和你在一起”那些少年少女的恋爱物语,仅此而已。
微信内搜索VGTIME2015,关注我们
长按图片下载App,获取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