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楼市近几年疯狂上涨,而且一有风吹草动,不论是政府还是新闻媒体,或是广大群众都会痛斥炒房者,把矛头直指向他们。
这里边最著名也是最臭名昭著的当属财大气粗的温州炒房客,仿佛不差钱的温州人是房价上涨的推动者。
放眼世界范围内,哪里的房价涨的最快,哪里就有中国炒房团的身影,而且他们的名声真的已经臭出国门,走向世界了。
据相关机构统计,2017年,中国房产投资者最爱的10个国家分别是:美国,澳大利亚,泰国,加拿大,英国,新西兰,德国,日本,马来西亚和西班牙。
很多国家已经限制外国人购房了,例如新西兰,因为炒房客更像是外来物种入侵,他们的出现打破了当地生态平衡。
那么问题来了,炒房客真的那么厉害么?中国到底有多少真正的炒房客?炒房客是房价上涨的元凶还是替罪羊?
炒房客的产生政府难辞其咎。
地方政府赖以主动推动经济增长并能够独立支配的只有土地这一项核心资源了。这意味着,房地产膨胀得越大,地方政府的收益就越大。与此同时,它的成本却仍然是零,因为土地的减少,银行的坏账、资源的衰竭几乎都不是由地方政府来承担最终责任的。
地方政府作为最大的受益者是难辞其咎的,因为是受益者,在稳定房价等工作中就无法坚定的执行国家的一系列指令,对房价的上升或明或暗的起了包庇的作用,甚至是不作为,从而给炒房行为的产生提供了政治环境,或者说是一个温床。
开发商是始作俑者。地产商采取更直接的骗人手段如捂盘惜售、炮制地荒论、安排民工排队制造虚假繁荣等假相。
一些开发商之间、开发商与销售商之间、销售商与中介之间,合谋制造虚假信息,相互联手抬价,逐层加码,利益共享。另一方面,价格同盟在所谓的"定价策略"方面也有体现,几乎所有新楼盘开盘,都会以周边已售或待售房价作为定价参照,相互竞价。
从牟利方式看,主要有以下几种炒作房屋的行为:
一是通过团体购房,以团购形式增强和开发商谈判的能力,压低价格整体买入,之后再以零售价格获得回报。它类似于商品买卖中的批发与零售,其购房的目的是赚取零售时的差价。
二是通过新闻炒作、散布、传播消息等手段形成房价上涨的假象,造成虚假的供求不平衡,影响房地产市场价格,再通过房地产交易获取利润。
三是一些炒房客(包括个别炒房者)以实际交易操纵的方式炒高房地产。炒房客利用其资金优势买进某一楼盘,使散户产生错觉,误以为交易活跃、房地产市场价格上涨,盲目跟进;而炒房团趁机抛售从中牟取暴利。其行为方式类似于证券法的实际交易型的操纵市场行为。
炒房客危害很大,他们抬高了劳动力成本,进一步加剧社会贫富差距,透支社会财富、抑制社会有效需求。
扭曲了整个国家的产业结构,不利于发达地区的产业升级和企业创业精神的发扬。促使地,方政府产生房地产依赖症。
国家最近一直反复强调“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这不是废话么,这个道理最近才懂么,早干啥去了。
现在房价涨上天了,房子饱和了,土地卖的差不多了,开始想收税了。
从杀鸡取卵变成长久薅羊毛了,真的是打一巴掌给一个甜枣吃,越来越精了。
最近传统地产大佬纷纷撤退。地产大佬撤退不是偶然,王健林、李嘉诚、潘石屹等都在撤退,不仅如此,数据显示,恒大、万科等业界巨头也在加大去杠杆力度,调转船头。
此外,距离马云正式进军租赁市场,仅过去两个月,另一个互联网巨头刘强东也来了!种种迹象表明,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加快建立多主体供给、多渠道保障、租购并举的住房制度,让全体人民住有所居,不会是一句空话。
当年万科在南京的一个楼盘降价销售,被罚款四千万,理由是“故意降价,恶意竞争以达到垄断市场的目的”。而那些一直涨价的却从未被处罚,甚至被默许、纵容。
买涨不买跌的心态也是全民赌徒心理的表现,不买房时盼跌价,买了房子就盼涨,售楼处降价老业主就去围攻,这种只能涨不能跌的心态是谁惯出来的毛病?
房价上涨时,天天讲调控,却越调越涨。如今想引导大家租房住了,就竭尽全力的唱衰房地产,为租房歌功颂德。
不过虽然现在大家还不太接受租房模式,相信不久的将来就会接受了,这就是政策引导的力量。
没有国家办不到的事情,只是看国家是不是真的想办,如此看来以前房价上涨,政府难辞其咎,炒房客替国家和地产商们背了黑锅。
就像不知道中国有多少楼房一样,我们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真正的炒房客,但是他们都在国家的可控范围之内,都是小虾米、替罪羊,因为最大的炒房客是国家,甚至是唯一的炒房客,那些散户只是帮凶罢了。
没有永恒的政策,只有永恒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