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吧出征,寸草不生”,听起来铁血,终归是一场网络狂欢。如今,虽然早已不复最初“史诗般集体爱国主义”的高度,但“出征”的余波仍在。这场以90后年轻人为主体的活动,带起了激情,引发了争议,也激发了思索。
《环球时报》记者日前辗转联系上这场行动的“总指挥”和另一名参与者,在交流过程中,他们流露出来的家国情怀令人感叹;但对于此类活动会有什么后果,他们似乎没有思考太多。
“90后既尚未被生活所累,又未被体制所囿。既有时间精力,又有‘宅闹’的工具,所做一切顺理成章”,一名学者说,在他们那里,“爱国主义的宏大叙事可以是一场游戏,又是一场电影,还能是个大party……”
▲“帝吧出征”当天的一个脸谱网页截图。(“种花家的小小兔”提供)
“出征”变“狂欢”不奇怪
“我觉得与其激进地去反击、谩骂,不如发点国家的大好河山来得实在。”24岁的GK-Loma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说,“其实我们想的很简单,台独分子们总是发一些有关大陆的虚假信息来误导那些不了解真实情况的人,由于信息源单一,一些人自然而然也就对中国充满误解。所以我们决定通过在脸谱上发一些美景、美食的图片,还有诗歌、中华文化等,向外界展示我们国家真实的样子。一些网友还自己做了开玩笑的表情包。”
GK-Loma是20日“帝吧出征”行动的“总指挥”,这个大男孩为了这次行动几乎三天两夜未眠——据他说,还有比他休息得更少、更辛苦的参与者。在整个“出征”期间,从最初的计划制订,到行动时的一线部署,再到结束后的反思,都有他的身影。他解释说,做这一切都只是希望台湾和外国网友们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一个美好的中国、一个没有战争的中国”。
GK-Loma说,他们清楚,短期内并不能彻底消灭“台独”思想,但希望能够把改变外界对中国的错误认识作为一个开端。“我们正在联系自媒体人,做一个视频或文章,把台独以前说过的不实信息摆出来,并附上大陆网友的回复,贴在脸谱网上,让所有人都能看到。”
“帝吧出征,寸草不生”,这是“誓师口号”,不过仔细观察,很快会发现剧情远没有想的那么“严肃”:被“刷屏”的网页上,政治性话题并不多,反而是中国各地美景、美食甚至娱乐节目和电视明星的图片以及有趣的“表情包”占领了“阵地”。某种程度上,这是中国小青年们自发在海外媒体上完成的一次对祖国另类而有趣的“强势宣传”。它不是一场硝烟弥漫的战争,更像一次轻松、尽情的狂欢。
22岁的“种花家的小小兔”20日晚上在脸谱上发过两个表情包,那一天也是她注册脸谱账户的第一天。她觉得这事十分有趣,就把“出征”过程在微博上进行了“直播”,没想到一下子就被转发了一千多条。“大家刷的都是很温和有趣的内容,而且组织者一直在倡导文明用语,大家也很自觉,都知道自己代表的是中国人的形象,即使在对方恶言恶语的时候,也都表现得很有素质。”“种花家的小小兔”对《环球时报》记者说。
对于“出征”变成“狂欢”,不少人表示认同。北大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对《环球时报》表示,与前几代人不同,90后在成长中没有自卑、苦难和耻辱的记忆,他们丢开了历史的重负,没有那么多“悲情感”,所以尽管上一辈人觉得这是一件很重大很严肃的事,他们却轻松愉快,玩得很开心。
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青少年与社会问题研究专家李涛也对《环球时报》记者说,90后成长于一个“碎片化”时代,中国的社会现实正在从集体主义走向个体化,所以90后必然会更加独立、自我。然而,在一些外在刺激下,尤其是爱国主义思想刺激下,90后也会去寻找一种“广场政治”,但他们会把他们的集体行为变成一个巨大的party,一场充满浪漫主义的狂欢,而互联网时代为类似的“大狂欢”提供了技术条件。
听90后讲家国情怀
在同GK-Loma的对话中,记者注意到,他说得最多的一个词是“国家”。每当提到这两个字,这个话不多的山东男孩似乎就显得格外激动。“我们所有的伙伴都是自发、毫无报酬地参与这次活动,这令我非常感动,因为我知道把我们凝聚在一起的力量是我们的国家。”
“国家是什么,在每个人心里都不一样。比如我就直接把国当成家,因为家能遮风避雨,在家里也可以感到很安全,感受到其他地方没有的温暖。我们的祖国从一开始什么都没有的状态,短短几十年发展成这样,有很多富饶的城市,是非常不容易的,我们更应该拥护她。”这个1992年出生的男孩说。
作为女孩子,“种花家的小小兔”的感情更加敏感、细腻。“出征”当晚,当她在脸谱上看到其他网友发布的余光中的《乡愁》和刘德华唱过的《中国人》的歌词时,她的“眼泪一下子就掉下来了”。“种花家的小小兔”说她最喜欢的一首诗是于右任的《望大陆》: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不能忘。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其实这些都是我们小学课本的东西,我们是背着这些东西长大的。尽管当年背诗词赏析时都有抱怨过,但在很多场景下,第一时间涌入我们脑海的就是这些诗词。这些文字和对国家的情怀已经随着时间一起融进我们的骨血里。也许平时我们不会说出来,但是在特定的时候,这些东西会自然而然地迸发出来。”“种花家的小小兔”说。
年轻人的大活动往往不乏争议,“帝吧”事件亦然。“出征”后,很多人对他们表示赞许,但也有声音质疑他们不成熟,担心他们的行为达不到预期效果,反而引发两岸民意进一步对立;更有人批评他们是“小粉红”“愤青”“激进”。
90后们对此不以为然。“如果说我们是‘愤青’‘激进’,那五四运动、一二九运动上街的青年学生们呢?我们不敢说我们在行使什么历史使命,我们只是一群热情的青年人,想用自己的力量和方式保护这个国家的尊严,仅此而已。”“种花家的小小兔”说。GK-Loma的反应更有90后风格:“这些话我们就当没听见,才不会把精力放在这里。”
“长辈表达感情的方法往往很含蓄,对他们来说,努力工作就是爱国。而我们因为有网络这个平台,所以会很直接地喊出来。有的人会去写一些很感人的文章,也有写歌的。比如这几天特别火的一首摇滚《红色力量》,就是一首很典型的摇滚歌曲,它粗口、暴力,也不太政治正确,但这就是青年人爱国的方式,直接且热烈。”“种花家的小小兔”说。
他们是盲目爱国吗?
在不少人的想象中,90后对现代生活方式有着体验和向往,他们接触到的信息透明而多元,质疑权威和权力是他们的本能。正因为此,90后的国家观是让很多人好奇的话题。但根据长期关注90后群体的零点有数发布的报告,中国的90后总体秉持平等自信的国家观。80后成长阶段由于正处于中国奋力追赶西方的时期,80后人群对西方有更多向往。而90后的成长正值中国崛起,他们更倾向于对中国经济水平和国家地位的自豪感:93.3%的90后认为作为中国人很自豪;85%的90后认为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正处于或高于世界平均水平,79%认为中国是一个强大的国家。
记者在采访过程中明显感受到,当今这个时代背景下的一系列重大历史性事件加深了90后对祖国的认同感和自豪感。从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到2015年的也门撤侨,再到“9·3”大阅兵,这些事件以感性的方式冲击着90后的认知。“大阅兵我全程都看了,我周围的朋友也都在看,当时的心情除了激动、激动还是激动。我觉得我们的国家太好,太强大了”,GK-Loma说。
“这不意味着90后对国家盲目自信。”零点有数公共事务事业群群体与社会心态事业部总经理王佑对《环球时报》说,90后对中国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也有理性认知,他们承认中国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在很多方面跟发达国家有差距,甚至有64%的90后表示“当今中国的某些方面让我感到很惭愧”。张颐武也说,90后普遍更自信、开放,对于西方不会产生盲目的崇拜。
此外,爱国色彩浓不意味着绝对的强硬。以中日争端为例,日本《外交学者》曾刊文说,本以为成长于新时期、受爱国主义教育影响的90后会更渴望向日本复仇,但调查显示只有37%的90后支持派军队解决钓鱼岛争端;出生于1990年前的受访者支持的比例为42%。西澳大利亚大学一名学者调查认为,相比前辈,90后更不愿意以武力解决问题,但更倾向于通过历史棱镜看世界,钓鱼岛问题就被视作百年国耻的延续。
“蔷薇和面包哪一个更重要,看心情”
抛开国家观不说,一直以来,中国90后遭遇非议。作为第一代独生子女的80后,身上背着不少标签,而90后标签更多。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曾总结说,“懒惰、随意、迷惘、自私、脑残和普遍不可救药”,这些都是给中国90后一代打上的标签。美国《高等教育纪事报》上的一篇文章称,与前辈乃至80后相比,他们更加城市化、更中产和更外向。对这代人而言,美好生活并不稀奇。他们对长辈为其打上的标签——自我、物质、娇生惯养——而愤愤不平。
90后自我表达的方式也被认为多种多样,比如在社交网络上游逛,在微博上发帖,组成有成千上万成员的“部落”,利用“火星语”交流,以共享图片和视频标新立异……但这正是90后的特色。1994年是中国互联网元年,90后无疑是网络化一代,既是科技通,也是多元而海量信息的接收者。
张颐武对《环球时报》说,90后固然有自己的缺点,如抗打击能力差、不够吃苦耐劳、专注度较差等,但优点也突出:心态开放,知识广博,自信开朗。上一代人和他们对许多社会问题的看法不相同并不奇怪,双方应加强沟通。
李涛认为,无论是80后,还是90后,都在一天天长大、成熟,逐渐成为社会中坚力量。与其说他们为自己“正名”,不如说是成长让他们开始面对更多现实责任,从而在思想上逐渐成熟。以前舆论给90后打上的种种标签,大多是站在70后、80后的“坐标系”上做出的,天然地带有另一代的主观色彩。李涛认为,在这个崇尚“个人主义”的时代,社会的组织化结构正在逐渐解体,90后自由选择的能力与意愿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加强。这决定了他们将越来越不愿意接受外界强加给他们的理性化约束与引导,而更重视个体的体验。“对他们来说,蔷薇和面包哪一个更重要,看心情。”
↑
(图片来自网络) 您若认同本文观点,就请赏个“点赞”吧!(点文章最下面的“大拇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