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体关系学备忘录No.3

【客体关系学 第三次备忘录】

在上一篇备忘录里提到了“奥斯卡影帝影后们”与“虚假自体”这个概念息息相关,这次备忘录里有机会再对虚假自体进行概念上的拓展和补充。其实“虚假自体”在不同的理论语境下,所指皆有不同:它可以是荣格所说的“人格面具”,也可以是温尼科特所说的“虚假自体”,可以是老弗所说的“防御机制”,也能是拉康所说的“欲望,他者欲望”。

在上一篇文章里,我提到了以高意志方式打压哭泣孩子的父母,大部分孩子为了适应“无力响应婴儿需求,反而向婴儿表达自己的需求和情绪”的父母而逐渐生发出虚假自体。孩子用“虚假自体”来对“真实自体”进行保护,可以帮助孩子在最柔弱的时刻活下来,即通过掩藏自己的真实,来让自己适应环境存活下来。这时婴儿逐渐就会发展出自己头脑的功能来思考,过早实现了智力与情感的分裂。虚假自体的高度发展过程中,就是一个人距离自己的真实渐行渐远的旅程,所以张老师在这次的课上说过:“孩子在早期成长阶段,一定要给他形成自我意志结构的空间,否则孩子将变成服从家长意志的生命而存在。”

今天我们尝试围绕着婴儿时期生发出虚假自体的这三个功能,来看看他们长大成人后的行为轨迹。虚假自体的三大功能:“1、通过服从环境的要求而掩藏和保护真实的自体;2、照料母亲;3、替代环境中没有提供保护的护理功能。”我们可以设想这个孩子在往后成长的过程中,会遵循着怎样一条关系模型成长呢?我不再举具体的例子,毕竟个案容易因为信息局限导致武断,我就举些大家都司空见惯的生活琐事。当我们问一个成人,你有没有什么喜欢做的事情时,他的回答是“有,我喜欢的事情太多了,摄影、运动、交友都是我非常喜欢的事情。”不过我们从他的生活中,并看不见这些他所“喜欢”的事物给他带来快乐,而是听到他对这些事物的抱怨,比如“摄影没意思,不就是为了拍几张文艺小清新加个滤镜发朋友圈吗?运动太累了,办了卡又不小心放到过期了,我渴望的好身材怎么办?想回家但是今天又要见朋友好累,我为了客套应酬社会关系定时定量和朋友见面吃饭,百无聊赖地想好话题去聊天,但是却感觉没什么话说。”我们简单梳理一下以上这段话里,推动着他去做“喜欢的事情”并非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而是一种“必须”。这种“必须”掩盖了他真实自体的需求和感受,但是这种“必须”却成为他“顺从”的理由。如果不去顺从这种“必须”(前提是如果能做到不顺从的话),大部分人会感受到自己的生活是空洞无意义的,因为自己如果不按照这种“必须”去运转,就真的只能承认自己并没有任何自己想去做的“喜爱的事情”了。这种“必须”和“顺从”,其实就是我们早期从母亲的意志那里适应而得到的结果,是代表着早期母亲意志的非常隐晦的象征。而选择不“顺从”后,人们所感受到的这种空虚与无意义感也是来自于“虚假自体”的感受,当一个人已经习惯了按照既定的顺应“母亲规则”的方式来运行自己生命,这始终循环的就是“顺从”,它与虚假自体相伴相随,也与绝望感不分彼此。在中国传统文化相对教条的教育熏陶下,中国的大环境非常容易培养具有“虚假自体”的孩子,选择“为别人考虑”,是照本宣科的结果,而不是来自于对其他人有"感同身受"的体验;选择“ 兴趣爱好”,也是父母要求的结果,而不是出自真实的喜爱;“探索、奋斗和刻苦”,是奖励或惩罚塑造的结果,而不是出于内在的好奇与生命力。这样的生活事例在大家身边数不胜数,所以在这里我就不多赘述了。

根据每个人“虚假自体”的程度不同可以有几种分类:“1、极端的,真实自体是被隐藏的。2、不太极端的,虚假自体保护着真实自体,而真实自体被认可为是一种潜能,并被允许有一种秘密的生活。3、趋向健康的,虚假自体寻求某种环境使真实自体成为它自己成为的可能,虚假自体保护真实自体的核心是让真实自体免于羞辱,所以,一旦虚假自体失败,他很可能寻求自杀来防止真实自体的被羞辱。4、接近健康,虚假自体建立在认同的基础上,通过认同或模仿他人以保护真实自体不被冒犯和贬低。5、健康的,虚假自体代表一种日常的适应性“社会礼节”,这是一种健康的对社会化的理解的妥协,个体仍然是创造性和自发的存在。”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五种情况里,虚假自体作为人格面具正常使用的时候,正是人走入社会化这一极不可或缺的一种技能。

这次在课上,我们也聊到客体关系学工作者——温尼科特有着一个抑郁的母亲,早期缺乏情感响应对温尼科特的情感发育同样造成了巨大的不良影响。温尼科特曾经非常形象地形容,他所感受到的母亲形象:“躺在她的腿上就像躺在死去的树上一样。”温尼科特出生在英国这片土地上,我想他的母亲之所以会如此抑郁、情感干枯,这或许与英国大环境对英国传统家庭的要求有关,担任家庭主妇的女性长期得不到丈夫的情感响应,所以英国常出现“情感缺失”的忧伤主妇,而现在中国家庭夫妻关系模式也大部分雷同。在中国家庭中,大部分女性在婚姻中无法得到丈夫的情感响应,而在社会当中仍然要与男性竞争社会资源,再加上工作压力与家务琐事无法协调好,导致婚姻不幸福而产生了大量意志强盛又怨气十足的母亲。“终于听话了!”这句颇有成就感的话,恰恰暴露出中国母亲利用孩子满足了自我的自恋需要。正常的儿童可以无条件利用母亲为自己成长,而抑郁的母亲却是用孩子来维系她自恋的需要,保持自体的统整体验。这样的母亲让孩子成为了她自恋的副产品,以满足她早期缺失的客体爱。被存在自体障碍的母亲养育的孩子,有着一个永远也完全不了的任务,就是应付母亲的心情。这是一个原生的受虐结构,孩子只能牺牲自己的需要而去参与调和母亲的情绪,亲子关系开始进入抱团死的固化结构。

常听我的同龄人自我调侃,说自己是被废掉的一代。的确,如果你刚好遇见了这样的养育环境,你的客体关系模型里就会有着早期母子关系的这层受虐关系,它会不断地在你今后的客体关系模式当中显现出来。如果你不愿意曾经的历史遗留问题格式化你发展的崭新的关系,你该如何做呢?第一步,就是认识到“非我”这个概念。“非我”——即,别人不是你,也没有权利与义务要完全满足你的愿望。包括有些孩子在成年之后,内心还存留有对父母的大量抱怨,这也反映出他心中并没有“非我”这个概念,他还是处于“旧有母子关系模型”中,就像他的母亲当初一样,心中没有别人,只有自己。

最后来以比较短的篇幅说一个在客体关系学中比较重要的概念,过渡性客体。过渡性客体给予孩子的陪伴与安慰是无以伦比的,它们给孩子带来安全感,所以孩子常常会将自己的洋娃娃或玩具小车带在身边。我就有一个带在身边长达十六年的毛绒玩具,我身边关系较为亲密的亲朋好友几乎没人不认识它,因为我直到初中还是会将它带在身边一同出远门。不过这也从侧面反映出当时的我与世界链接的关系上出现的“不安全感”等问题,哈哈~不过今天要说的重点并不是这个,而是在我询问我身边的诸多朋友后,大家都感慨,在自己的童年,大部分家长会不经过孩子的同意就将孩子的玩具随意丢弃或送给别人,觉得一个玩具没什么大不了的。孩子与过渡性客体之间关系的延续性被终止,孩子迎来了情感上的分离,引发了分离性焦虑,这足以在情感上给予孩子一次不小的挫折,如果这次挫折的后续发展并未得到良好的转化,甚至会在孩子生命阶段中演变成一次创伤。

最后以“幻想与现实之间微妙的链接”这个主题收尾,每个大人都不应该忘记你心里仍未长大的那个小王子,或许你现在应该向你的孩子发出游戏与探究这个世界的邀请;

你也不该忘记那只陪伴小王子的小狐狸,或许你现在应该重视和珍惜你的孩子的每一件玩具(过渡性客体);

你也不该忘记和那朵小王子投入情感和心血去照料的玫瑰花,或许你现在应该看见“非我”的那个概念,放下自己强盛的意志和控制,让孩子拥有一个可以肆意挥洒他的愿望的空间,并且为他所感兴趣的事物引入良好的资源支持,帮助他更好的成长。

你可能感兴趣的:(客体关系学备忘录N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