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两节课,讲了工作和关系中的转变。几乎所有的转变,都会有一个讨价还价、新旧共存的时期。
在转折期,面对何去何从的选择时,会让很多人纠结。
这节课讲工作和关系的转折期,我们该如何选择。
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
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每个具体的关系转折中遇到的选择会非常不同。
陈老师自己总结了选择的两个标准:是按照经济标准呢,还是按照心理标准呢?
一种思路:是把它当成经济选择,用经济学的模式来思考该怎么选择。
比如,需要考虑风险、收益、成本,各种利弊得失。需要说明的是,经济学的模式不一定只是考虑经济因素,它的核心特征是,把各种好处和坏处做加减,然后进行比较。
在这样的决策模型中,我们想要的,就是这么获得更完备、更准确的信息,来预测未来。
可是,这种模式有弊端。
1 谁也没有足够的信息来准确预测和把握未来。换句话说,在信息不完备的情况下,我们的觉得才能称为预测,否则,未来也就是事实了,而这是不可能的。
2 在这样的模型中,其实你并没有做什么选择,你做的只是信息的收集、信息的计算工作,当这些机械的工作做完,结果也就出现了。
可以说,这种模型的选择是不需要“你”的,如果有一个电脑预设程,输入你的相关信息就可以轻松地得到结果。几乎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结果做出一致的判断,因为它就像是比大小一样简单。
另一种思路:陈老师称它为“心理选择”。在这种模型里,我们可能不会问将来可能的结果是什么,而是回到现在选择本身。
如果我们把选择放在自我发展的背景下,把选择看做是不同自我的竞争,那我们就要思考:每一个选择背后,那个可能的自我是什么?而我们自己想要成为哪个自我?
现实中,很多人在考虑未来的时候,想的并不是经济上的得失,但他们用的却是经济模型来思考的。
陈老师认为,这可能是因为“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选择,会比“我能挣多少钱”这样的经济选择要难一些。心理选择的模型会意味着更多的责任,意味着在不确定的情况下,为自我负责。
选择真正的含义,是要用承担选择的后果来体现的。
对于成为什么样的人这样的选择,一个人是没有可以完全适合的标准来参考、套用的,因为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又有着不同的生活背景。这很容易让人焦虑,所以我们才会想从这样的选择中逃离,用经济学模式去寻找一个准确的答案。
可是你要知道,选择就是成就自我的第一步。你用自己的选择,把自己塑造成那个想成为的自己。这也是选择的意义所在。
所以,当我们要做选择的时候,要清楚自己是依据什么做出的选择,是经济选择还是心理选择,这样才能明白选择对你意味着什么。
环境还是自我创造?
你可能会问,那选择也要有现实依据啊。如果我的选择完全不考虑利害得失,那岂不是用幻想来逃避现实吗?
解答这个问题,就涉及到选择的第二个原则:从自我创造的角度思考选择,而不是从环境的可能性去思考选择。
陈老师举了个例子。
陈老师在浙大工作的时候,一个学生问他“该不该从学校退学”。这个学生从本校保送博士,到了一个很不错的实验室后,这个学生发现导师平时都是忙自己的项目,很少给他指导,但是要求又很高。实验室的师兄师姐也不友好,竞争很激烈,毕业很难,师兄师姐经常有延迟毕业的情况。学生觉得压力很大,找到一个师兄讨教,师兄说“你要退学早点退,到了第二第三年就不划算了”。找父母商量,父母坚决不同意他退学,于是,他没了主意,来问陈老师该怎么办。
要不要退学,不是一个容易的选择。
如果从环境的角度思考,不外乎两个结果:顺从环境或者反抗环境。
但无论我们顺从还是反抗,我们都离不开环境本身。这时,我们可以假设:外在环境是觉得选择最重要的因素,但我们把选择的权利交给环境的时候,自我好像失去了主动,我们就会被无力感淹没,看不清方向。
所以,这时,我们要回归我们的内心。
针对这个男生,陈老师觉得:他不应该把这种犹豫当成选择的路口,而是把它当成自我探索的契机。这个时候,他最应该考虑的,不是当前决策的各种利弊,而是他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自我的形成,不是一个发现的过程,而是一个创造的过程。
就像画画,最初你心里关于这幅画的概念是抽象的,你只有在一个个选择中,才能把它变成完整的现实。
如果我们只是考虑环境条件,是有一个确定的自我,在未来等着我们。这好像是两条成型的道路,你只要选择哪一条走起来更顺畅就行了。
如果你带着自我创造态度去思考,你就会发现,自我的行程是一个完整的过程,你的选择,就是这个过程的一个步骤,也是自我创造的一个步骤。而后面的很多步,只能在我们的脚步下慢慢的延展、呈现。这时,你内心的召唤会给你指引向前,尽管期间的每一个选择都不轻松,但你不会再被环境和问题支配了。
如果例子中的男生这样思考,那问题就会发生变化:决定他选择的不再是环境,而是他内心里那个希望成为的自我。
这时候,他跟选择的关系就发生了变化。
1 他的选择不再是环境的产物了。
不是我喜欢这个环境我就坚持,不喜欢就离开。环境,哪怕是不利的环境,都成为自我创造需要面对的现实。而克服这些困难,也就成了我们自然要做的事情,我们会从容以对,尽管过程会很艰难。
2 在这个框架下,我们对风险的感觉就不一样了。
以前,我们会把风险看成选择哪条道路的决定性因素,我们会在自己想做的事情和风险之间找到一种自己可以接受的平衡。当我们把创造自我当成目标的时候,那风险就只是我们选择后需要解决的一个问题了。这时风险只是我们实现创造的一个条件,而不是最后结果了。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坚定了选择了的依据是自己要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那风险就不再是觉得选择的因素,我们只会从它能否帮助我们实现自己的志向来考虑它。
总结一下:
在转折期,选择的两个原则:
1 想清楚自己是依据什么做出选择。
2 从自我创造的角度去思考选择。
环境是条件,而不是选择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