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话题·腾讯新闻出品 | 第4338期
作者/刘文昭
诺贝尔评奖有争议,不仅是因为世上没有完美的评选标准,更因为诺贝奖评选的一些规则“过时了”。
在抱怨之后,更该反思的是,为何陈列平的主要研究成果不是在国内取得的。
陈列平认为,国内科研缺乏原创环境,很多中国科研人员都是在追踪热点研究。中国相关政策亦在鼓励跟进,这可能是方向性错误。
最近,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结果公布,奖项同时授予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医学家本庶佑,以表彰他们在癌症免疫治疗方面所作出的贡献。在国内,这两位科学家却远不如另一位华人科学家陈列平受关注。有人认为,日本科学家本庶佑虽然发现了PD-1抗体推开了肿瘤免疫研究的大门,但首先迈进大门意识到PD-1能用来对付癌症的却是陈列平。一时间,很多人觉得“陈列平应共同获奖”,“诺贝尔奖委员会不公正”。
诺奖评选未来会面临更多争议
癌症免疫治疗能够取得重大进展,离不开无数科学家的艰辛探索。此次获奖的美国科学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成就斐然,获奖并无多大争议,在中国的争议主要是华人科学家陈列平是否应获得诺奖。
詹姆斯·艾利森和本庶佑
陈列平教授在肿瘤免疫领域的贡献的确得到了国际认可。2017年,陈列平、詹姆斯·艾利森、本庶佑、戈登·弗里曼和阿琳·夏普5位科学家,因在肿瘤免疫领域做出的开创性工作共获沃伦·阿尔珀特奖,陈列平成为继简悦威、屠呦呦之后,第三位获此奖的华人学者。
此次未获诺奖,不仅国内的同行为他鸣不平,他也不满意——“首先CTLA-4并不是詹姆斯-艾利森发现的……艾利森只是首次将其作用联到癌症治疗方面,而本庶佑虽然发现了PD-1,但是机制并不是他发现的,肿瘤治疗更是与他无关。但这两位在宣传鼓动方面确实胜出我很多……”
陈列平
诺贝尔文学奖有争议不稀奇,为何诺贝尔科学奖也会有争议呢?这不仅是因为世上没有完美的评选标准,更因为诺贝奖评选的一些规则“过时了”。
在科学发展早期,科学家凭借个人的力量就可以取得突破性成就,牛顿、达尔文、居里夫人、爱因斯坦等人即是如此,但是到了现代社会,科研离不开团队合作——大到需要成千上万科学家合作的科学工程(如阿波罗计划),小到某个具体的科学领域(如细胞免疫治疗),几乎每一项成就都是众多科学家前仆后继,集体协作的结果。到底哪几个人的贡献更大,越来越难分辨。
而诺贝尔科学奖每项获奖者不会超过3个人,这就需要委员会绞尽脑汁从一个领域的杰出科学家中选定一位、两位,顶多三位获奖者。一定要找出具体的个人颁奖,诺奖的这种结构性缺陷很容易引发争议。
在加州大学天文物理学家布莱恩·基亭看来,如此评奖不仅不公,也强化了外界的刻板印象——认为科学是由一两位孤独的天才进行,忽视了背后支持他们的科学网络。
可以预见的是,随着科研机构合作的加深,跨领域科研的发展,未来诺奖科学奖的评选,还会有更多“评奖是否公正”,“凭什么他不能得奖”的争议。
在为陈列平抱不平之后,更该想想他当初回国为何不受待见
诺奖评选虽有争议,争议主要在于一些人觉得有的科学家也该得奖,不得奖是诺奖的损失。不过,诺贝尔科学奖的中立、公正和权威依然深入人心,一国诺奖得主的数量也是衡量一国科技实力的重要指标。
为本国科学家抱不平容易,国人可以抱怨“少了陈列平一个诺奖”,其他国家的人也可以抱怨少了本国某某科学家一个诺奖。在抱怨之后,更该反思的是,为何陈列平的主要研究成果不是在国内取得的。
在2017年获得沃伦·阿尔珀特奖后,陈列平曾接受过《知识分子》的采访。他表示,由于肿瘤疫苗在临床治疗的失败,该领域在2000年初处于低潮中。2006年,经过多年筹备,他的抗PD-1/PD-L1 抗体药物才在美国开始了I期临床试验。
接受化疗的患儿
两年之后,I期临床结果喜人。陈列平本打算在国内尝试开展类似的研究,但国内学术界对此项研究反应冷淡,从他实验室回国的博士后也在经费申请上遇到很大挑战。
到了2012年,抗PD-1药物 I/II 期临床试验结束,结果显示抗 PD-1 药物对肿瘤治疗效果非常明显。
他打算回国组建创新团队,进行大型科学项目转化研究,但十多个评委(一半以上都是院士),没有认可他工作的重要性,结果是申请的经费被砍掉了90%。
2013年,陈列平终于从母校福建医科大学和当地政府获得了支持,这才建起了自己的实验室。
陈列平坦言,“在耶鲁大学,我可以建自己心中理想的实验室,做想要做的研究,没有很多行政干预。这一点在国内却有些不同,如果国内科学家这样做,需要面临更大的压力,因为中国科研政策的导向性很强,今年做什么,明年做什么,都已经设计好,否则很难拿到经费。在你被孤立的时候,是否仍能做出新的东西,这需要经受极大的考验。”
可以想象,如果陈列平一直在国内搞研究,只钻研自己感兴趣,领导却不关注的领域,研究经费可能都没着落,更不要说取得今日的成就了。
没有合理的科研评价机制,投入再多也没用
近年来,我国对科研发展非常重视,研发投入不断增加。2017年,我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为17500亿元,比上年增长11.6%。从全球看,中国研发经费投入总量仅次于美国,居世界第二位。
中国虽然也有诺贝尔科学奖的获得者,但中国在研发上的投入和诺贝尔奖的产出完全不成比例。日本18年18个诺贝奖得主的成就,也让一些人感叹“何时我们才能像日本一样多次获奖”。
有乐观者认为,一些国家诺贝尔奖得主多,是因为他们之前科研投入的多,科研基础好。人家的科学家在十米跳台上搞创新,我们自然比不过,但只要保持定力,持续投入,过些年我们高校中的科研机构,也会跟下饺子一样产生诺贝尔奖得主。
钱花到位了,就能培养出诺贝尔奖得主吗?恐怕不一定。要知道,一个真正意义上的重大发现或者原创成果,需要的是以10年甚至更长时间为单位的反复探索、纠错,然后才可能完善。
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由政府主导,“没有等待的耐心”,其实把科研当成政绩一样考核,本身就缺乏科学性。
正如陈列平所说,国内科研缺乏原创环境,很多中国科研人员都是在追踪热点研究。中国相关政策亦在鼓励跟进,这可能是方向性错误。
如果说诺奖评选引发争议是遇到了科研发展中的新问题,那我国的科研评价还有不少基础性问题待解——科研的行政导向有必要,但朝向哪里,怎么做,科学家也要有发言权。毕竟,一旦方向错了,投入再多,也不会有多少原创性产出,更不要说诺奖级的创新。
今日话题·腾讯新闻出品 | 第433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