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爱叫“中国的纳斯达克”

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爱叫“中国的纳斯达克”_第1张图片

中国版的纳斯达克为啥屡试屡败呢?原因可以列很多,比如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比如对风险资本的控制,比如创新精神的激励机制等等。


啪啦啪啦啪啦,这些把板子打在兼顾者身上的原因我们可以罗列很多,不过其中灰常灰常重要的另一点原因却是,我们这些高度情绪化的投资者,亦缺乏对市场精神的基本敬畏。


就像你无法在沙滩上建一座宫殿,也没人能在这样的投资者情绪中,搭建起一座中国的纳斯达克,于是,便有了一座又一座名为“中国纳斯达克的帐篷”。


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爱叫“中国的纳斯达克”_第2张图片

市面上有两句我听到就想吐的话,偏偏是年经贴,时不时就要出现折磨一下本宝宝幼小的心灵。一句是某某明星离婚分手后,立刻有一票爱情的粉丝说“再也不相信爱情了”。另一句则是“XX板将会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当我还是个孩纸时,有砖家说中小板将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后来中小板身材发福走形,创业板接过了这未竟的事业,被寄予了“中国纳斯达克”的重托。结果创业板这货成了妖股基地,新三板又被升级定义为“中国的纳斯达克”了。历史惊人的相似啊,新三板也呵呵嗒了,人们又勾画出一个战略新兴产业板,说这将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


好在,这种绵延的不幸被暂停了,上周战略新兴产业板被删除了。彼时刷屏的另一件大事,是谷歌的阿尔法狗完虐了人类。谷歌,与微软、苹果、亚马逊一样,都发迹于纳斯达克。

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爱叫“中国的纳斯达克”_第3张图片


美国人的纳斯纳克不断彰显它的牛逼,我们依然在寻找中国纳斯达克的路上反复试错。


目前来看,“中国的纳斯达克”恐怕又要在原有的几个货中产生了。


历史不是简单重复,但是人常常被同一块石头来回绊倒,在同一个泥坑里打滚,你们懂的。


我不知道到底有没有中国的纳斯达克这个神奇的存在,谁能担起这样的重任。我们只好回味回味过去咯~以史为镜或许真能看出点端倪来。



走形发福的中小板


摸着D罩杯下的良心说,中小板还是功不可没的。


2004年5月,证监会批复同意深圳证券交易所在主板市场内设立中小企业板块。这是个流通盘大约1亿以下的创业板块,主要服务于条件达不到主板市场要求的中小企业。


中小板的运作采取非独立的附属市场模式,也称一所两板平行制。中小企业板块作为深交所的补充,与深交所组合在一起共同运作,拥有共同的组织管理系统和交易系统,甚至采用相同的监管标准,所不同的主要是上市标准的差别。这个模式类似于新加坡证券交易所的Second Board、吉隆坡和泰国证券交易所的二板市场与香港创业板等。


2016是中小板的本命年,折腾了一轮,中小板也颇有些成绩,上市公司数量已达到719家,总市值超过3.9万亿元,占深市四成以上。


这可以说是中小板的成绩,也是那稀缺的壳资源的成绩。


不过,中小板最大的成绩或许并不是其融资规模或覆盖范围,这是一片民营企业的融资新天地。统计显示,目前中小板民营企业占比高达79%,其中大半是高新技术企业。


尽管如此,中小板距离砖家设想的“中国的纳斯达克”还是隔着千山万水。设立之初,中小板存在着包括全流通,新股定价过影响了指数稳定等问题,且作为试验板的中小板,在制度设计上是留了后门的——允许被借壳重组(后来的创业板公司是严禁改变主业的借壳重组的),这是为什么中小板借壳重组相当活跃的重要原因。

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爱叫“中国的纳斯达克”_第4张图片


中小板上市的大多都是属于抗风险能力比较弱的公司,受行业和宏观环境波动影响比较大,同时也具备船小好掉头的优势。中小板没能成为中国的纳斯达克,却成为了本土特色的借壳圣地。


最近比较热门的话题,是不少巨头纷纷海归,包括分众传媒、巨人网络等,而它们的回归途径惊人相似——借壳,且是借壳中小企业板上市公司。以七喜控股、世纪邮轮为代表的中小板公司,股价一飞冲天。

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爱叫“中国的纳斯达克”_第5张图片


如果创业板的大牛股多出自本身题材的炒作,那中小板的大牛股则多出自自身被借壳。



差强人意的创业板


创业板是这样书写自己的百科定义的——创业板,又称二板市场(Second-board Market),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场,是与主板市场(Main-Board Market)不同的一类证券市场,专为暂时无法在主板上市的创业型企业、中小企业和高科技产业企业等需要进行融资和发展的企业提供融资途径和成长空间的证券交易市场,是对主板市场的重要补充。


创业板与主板市场相比,上市要求往往更加宽松,创业板本来立志为从事高科技业务、具有较高成长性的公司提供一片孵化的热土。

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爱叫“中国的纳斯达克”_第6张图片


理想的丰满往往就是为了衬托现实的骨感,这里成了一片妖股的热土。创业板市场目前也存在各种明伤和隐忧:寻租股东突击人股现象、券商直投和上市保荐人制度的利益关联、资金超募现象、高市盈率现象、信息泄漏现象严重、退市机制缺失、扭曲的创富效应和强烈的套现欲望等,这些隐忧中,尤以“寻租股东突击入股”和“退市机制缺失”对中国创业板市场带来的损害最大,前者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原则,后者则损害了市场效率。



呵呵嗒的新三板


本文所提及的新三板,是指扩容后的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市场是2013年12月扩容后开始实质上的运行,在准入条件上,不设财务门槛,申请挂牌的公司可以尚未盈利。


国人信奉“唯名与器不可以假人”,讲究“名以出信”。美国纳斯达克(NASDAQ)全称为“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ecurities Dealers Automated Quotation”(全美证券交易自动报价系统)。“新三板”的大名是“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


然而,新三板还是成不了“中国的纳斯达克”。截止到2013年底,新三板年挂牌数量十分稀少。此后交易制度的改变以及可能转板主板的政策性传闻,导致2014-2015两年新三板挂牌数量大幅激增,年增量分别突破1000家及3000家。截止到2015年底,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5129家,数量远超A股。

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爱叫“中国的纳斯达克”_第7张图片


从近两年市场发展看,新三板既有投资洼地之形,也兼高风险场之貌。从前者说,不断增长的挂牌和做市股票为新三板增添了价值发现题材,新三板无疑是最具活力与变数的新型成长性市场;从后者来看,中小企业固有的高风险性以及盘小易炒、无涨跌停板限制等特征又决定了新三板高风险的指征。


美国市场上换手的股票中有超过半数的交易在纳斯达克上进行的,将近有5400家公司的证券在这个市场上挂牌,包括苹果、微软、谷歌、思科等众多世界级巨星。它们从来不会有转到“纽约主板”光荣的念头。


而新三板的顶层设计参照了香港创业板,允许优秀公司“转板”,这注定了新三板是一块跳板而不是最终归宿,由此夹杂着成长期和成长后期的不稳定性。新三板中的企业在发展壮大后会“升”至上交所、深交所挂牌。也就是说,新三板或许会培育出伟大的公司,但它们会另“寻高枝儿”。


相较于中国纳斯达克的设想,这里更像过度到主板的跳板。相较于牛逼闪闪的微软和谷歌,这里更多的是一群赌徒和过客。



胎死腹中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板


2015年12月23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宣布要完善股票、债券等多层资本市场,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战略新兴板,支持创新创业企业融资,完善相关法律规则,推动特殊股权结构类创业企业在境内上市。


然而2016年3月中旬,根据证监会的意见,“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删除“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板”,也就是说战略性新兴产业板还没出生就被引产,直接胎死腹中了。至此,“中国的纳斯达克”又要流落人间无家可归了。



一枝独秀的美国纳斯达克


那么,到底为什么所有版块都拼命要成为“纳斯达克”呢?为什么“纳斯达克”能够在世界范围内一枝独秀呢?全球创业板市场,既发源于美国,也成长在美国。研究全球创业板的历史,我们不可能不研究美国创业板的发展历史。


19世纪末期,一些达不到大型交易所上市标准的中小企业,退而求其次,选择在场外市场上进行交易。机制的束缚阻隔不了交易的内在动力,这种低门槛、低成本的市场组织模式,形成了一种广泛参与、自由竞争、组织灵活、富有活力的市场格局,在这些众多的场外交易市场中,已经孕育着创业板市场的雏形。


1968年美国证券交易商协会开始创建“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SDAQ),这就是 “纳斯达克”。1971年2月8日,该系统正式启动。纳斯达克的建立,使得市场交易费用相较于主板市场和场外市场大大降低,而交易的规模和效率并没有因此而受到影响。这大概是纳斯达克产生的初始动因。美国纳斯达克的建立,标志着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创业板市场的诞生。

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爱叫“中国的纳斯达克”_第8张图片


紧紧围绕“创新”、“成长”等标签,拥有灵活的上市条件、先进的交易手段和新颖的分层制度的纳斯达克,虽然只有短短40多年的历史,却成为全球最大的证券交易所。


纳斯达克在建立之初,大概没有人会想到数十年后,这样偶然为之的市场会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在流通市值、交易规模、市场影响力等方面能与纽交所分庭抗礼,并且孕育出孕育了像微软、苹果、谷歌、亚马逊这样的超级牛股,也成就了诸如彼得林奇、沃伦巴菲特等人的造富神话。无论是审核制度、交易制度、监管制度和退市制度,经过数十年的发展,纳斯达克为各国创业板市场树立了成功的标尺。

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爱叫“中国的纳斯达克”_第9张图片


不过在1999至2000年的纳斯达克科技股泡沫,也成为老一辈美国投资者心中永远的痛,并深深的烙印在各国投资学的教科书中,成为风险教育的重要材料。


从世界范围看,纳斯达克很成功,成功到在这四十多年的风风雨雨中,各种“仿制”版的纳斯达克相继诞生,如欧洲版的纳斯达克——伊斯达克(EASDAQ)、日本版的纳斯达克——加斯达克(JASDAQ)、德国的“新市场”、中国的“创业板”……这些“仿制品”要么已经失败,要么日渐衰退,要么前途尚不可知,总之,可以用一句话形容纳斯达克:一直被模仿,从未被超越。

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爱叫“中国的纳斯达克”_第10张图片


其实不难总结美国纳斯达克成功的原因,市场定位准确,上市机制比较灵活,交易系统比较先进,上市公司结构多元化,监管机制和退出机制比较严格,尤其是其包容性和激进性并存,勇于创新,这些都是其一枝独秀的基本要素。


那中国为什么没能实现成功呢?原因可以列很多,比如公平透明的交易环境,比如对风险资本的控制,比如创新精神的激励机制等等。


啪啦啪啦啪啦,这些把板子打在兼顾者身上的原因我们可以罗列很多,不过其中灰常灰常重要的另一点原因却是,我们的投资者亦缺乏对市场的基本敬畏。


去年股灾时,有一则为肖刚洗地的帖子说,你们赔钱的时候骂肖刚,挣钱的时候谁给他分过嘛。虽然这也不是一句逻辑十分清晰的话,但是至少说明了一个道理,这是一个投资者极度情绪化、对监管高度依赖的市场。


纳斯达克重要的牛逼之处就在于其严格的退市制度,但是国内每一家上市公司的退市,都会给证监部门、当地政府带来巨大的压力。


千股跌停后我们的第一个反应便是抱怨监管,即使是由于恐慌情绪传递带来的千股跌停。


就像你无法在沙滩上建一座宫殿,也没人能在这样的投资者情绪中,搭建起一座中国的纳斯达克,于是,便有了一座又一座名为“中国纳斯达克的帐篷”。



查看往期热文,可猛戳

A股帝:总有刁民要害朕!

危险的A计划 IPO暂停出王炸 谁来接盘陌陌360?

战略新兴板“被删”,315猛打互联网,这些公司要哭昏在洗手间



January

23

原创文章,转载请附下面的二维码,并于正文前显著处注明来源、微信公众号ID(zaraghost)、作者,否则视为侵权,必找你麻烦

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爱叫“中国的纳斯达克”_第1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一种百折不回的爱叫“中国的纳斯达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