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的类型及转换(之一)

如前所述,不同的人在相同的情境下有不同的动机,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境下也会有不同的动机,但我们可以根据动机的倾向性对动机进行简单的分类,通过觉察自己和他人的动机类型,进行适当的转换,实现对动机进行有效管理。

在这里用横坐标代表积极和消极两种倾向,用纵坐标代表内在(内生)和外在(外来)两种激励来源,用四个象限将动机分为四种类型,分别是内激励动机、外激励动机、被迫性动机和抑制性动机,见图表4-2。

动机的类型及转换(之一)_第1张图片
图表4-2 动机倾向模型


被迫性动机

我们知道如果让人按照一定的方式去做某事,过了一段时间后,经过不断的重复,他们就会适应并养成习惯,会很自然的一直这样做下去。比如让小孩子按时完成作业、自己每天锻炼、要求员工增加一个新的技能等等,我们用威胁、纪律、引诱等方式来达到这些目的,这类的方法有时是有效的,有时效果不明显,有时阶段有效但不能持续。

动机的类型及转换(之一)_第2张图片
被迫

当我们用手推一个人时,他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大脑也会这样,当它感觉到一件事情是被人强迫去做的时候,它原有的平衡状态就被打破了。我们在第二单元提到过,大脑要维持自身的心理平衡,当一个不平衡出现时,它就会自动地恢复平衡,它就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开始思考是否可以不这样做,寻找可以不这样做的信息。这可能会造成争辩,表达不这样做的理由,如果最终还是不得不这样做,那么它会通过恼怒,消极怠工,降低效率,传播负面情绪等方式来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

我们将这种情绪下的动机称为被迫性动机。被迫性动机就是使用体力、心理或道德上的力量来控制能自由做决定的人的行动时,被控制人的心理动机。这种动机是消极的,会对要从事的事情产生阻碍。

当一个人处于被迫性动机的控制下时,其内心往往浮现这样一个语句,即“我不得不做(某事),否则就会(发生什么后果)”。在我们的组织里,在我们的团队里,在我们的家庭里,在我们内心是不是经常浮现出这样的句子?当我们不得不做某事,不得不按照某种方式,不得不按照某种要求,不得不按照某些流程做事,不得不听领导讲话时,出于对不这样做的后果的恐惧,如被人看不起、绩效不合格、丧失工作岗位、丢失升职机会、无法养家糊口甚至是身体上的惩罚,我们实际上就是在逼迫自己这样做,而大脑最不喜欢处于这种状态。

处于被迫性动机下,一方面是我们会不自主的采取被动的自我保护行为:如磨洋工、拖延、回避等,导致不能把我们的全部潜力发挥出来,就像有人抱住了我们的大腿,尽管看起来身体在做向前跑的动作,但跑不快;另一方面即使我们最终完成了工作,达成了目标,也不会有成功感,人会处于消极的情感中,大脑开始不断的想办法要逃离这种状态,行为不能持续或处于不稳定状态。

被外部的力量强迫和被自己强迫的结果是一样的。如果我们告诉我们自己,不得不学习、不得不上班、不得不减肥、不得不戒烟、不得不储蓄,无论是不得不做什么事情,无论是任何时候,只要我们这个“不得不”的念头在内心浮现出来,我们的大脑就会通过采取各种显性或隐性的回避行为,来尽力恢复平衡。

如果我们不仔细觉察,我们不会意识到在我们的工作中,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不得不”做的事情。当我们觉察到这些“不得不”做的事情时,我们也会相信这些都是真正的“不得不”做的事情。但真的是这样吗?

“我不得不上班”、“不得不为客户提供服务”、“不得不处理员工的问题”、“不得不参加会议”,听起来这些都是“不得不”做的事情,但作为人类,这些“不得不”让我们忽视了自己的潜力。我们是有选择权的,这也是我们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之一。动物无法自由的选择自己的生活,但人不同,我们可以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选择自己的工作方式。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不生孩子,生了孩子之后可以选择不养,可以选择养育他们的方式,也可以选择不工作,可以选择在哪里工作,可以选择做什么工作,只是我们要接受这样选择的后果。有一种说法很有道理,人只有一件不能选择,不得不做的事,那就是“死亡”。

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通过让人产生积极的动机来实现。一种方法是给予刺激,这些刺激让我们从“不得不”中解放出来,从第三象限到了第四象限,也就是从被迫性动机变成了外激励动机。

外激励动机

外激励动机就是通过外部刺激而产生的心理动机。

外激励动机是一种积极的动机,会促进我们努力,寻找可以利用的资源,挖掘自己的潜力,逐渐的接近目标并最终实现目标。外部的刺激即可以是别人给的,如钱、职位、荣誉、尊重、表扬等,也可以是自己给的,如奖励自己去购物、旅行、休息等。

我们很容易理解,工作可能是为了获得报酬,为了生活得更好,也可能是为了获得社会地位,为了得到他人的尊重,这些都会让我们工作的意愿更强,动力更足。这时,内心经常浮现的语句是“为了得到(某物),我想做(或我想怎么做)”,大脑开始有了目标。一旦我们将一个清晰目标写入大脑,如果要得到的东西(物质的或精神的)和现实得到的之间存在差异,就会让大脑产生不平衡,开始自动去寻求资源,挖掘潜力以缩小这个差异,逐渐恢复平衡。如果这个目标不够清晰,不够吸引,或者感知到在实现目标的过程中难度太大,实际付出的比最终会得到的多,这个失衡就会通过放弃目标来得到恢复。

当实现了目标之后,大脑的平衡就恢复了,再次做同样的事情时,目标与现实之间的差异变小了甚至不见了,这可以解释为什么当我们重复做某事,或者已经到了某个职位,我们的动力会逐渐衰减,这个现象也称为边际递减效应。例如我们第一次达到一个收入水平时会非常兴奋,随着我们每个月都是同样的收入,收入的吸引力不见了,我们会认为理所当然,不愿意为了这个收入投入更多的精力,动力逐渐消失了。当我们刚开始从事一个职业或者得到了一个新的岗位时,会很有干劲儿,随着时间的推移,会转而产生职业倦怠。

自己给自己设置的奖励类似,同样存在开始时动机增强,之后的重复导致衰减的状况。可以通过自己不断变换奖励的方式保持动机的强度,但是,大脑会认为这些奖励本来就是自己的,因此通常这种方式的动机水平没有从外部获得奖励产生的水平高。

外激励动机有其缺陷,产生积极动机的另一种方式是找到做一件事对自己的意义。

内激励动机

内激励动机是由内在的、积极的刺激所产生的动机。

内激励动机是一种内在的积极性动机,可能会在内心浮现的语句是“我想(喜欢)做”,也可能是没有浮现什么语句,就是这样去做了。有些情况下能够找到一个喜欢的原因,这是被意识到的需求,如兴趣、爱恋等;也有些是没有原因的,就是想做,是潜意识的,如意义、使命、信仰等。这两种状态下的动机对象没有严格的区分,对同一动机对象也可以在意识和无意识两种状态间相互转换。如爱恋一个人可以从开始意识到有好感,到忘我的程度,也可能因为某些原因又回到友情甚至仇视的状态。

内激励动机水平也有强弱之分,例如同是喜欢运动,有人会偶尔运动,当遇到坏天气或者因某事耽搁时会取消运动,甚至动机逐渐消失,不再运动;也有人会持续运动,不论发生了什么事,都会想办法保持,极其特殊的情况下会过后补偿。一般来说,当处于可以被意识到的状态时,动机水平偏弱,当处于潜意识状态时,动机水平较强。


-END-

动机的类型及转换(之一)_第3张图片

《客户中心积极心理学》  石泉,成都时代出版社

《客户中心积极心理学》电子版

目录

自序

导言

第一部分:情绪与压力管理

第一单元:潜力与自我效能

第二单元:认识情绪与压力

第三单元:管理情绪与压力

第二部分:客户中心实用管理心理学

第四单元:激发员工的积极性

4.1 动机及动机理论

之一(谈谈人的动机);之二(动机理论综述与整合)

4.2动机的类型及转换

之一;之二

4.3激励和激励的类型

4.4客户中心激励实践

4.5单元小结

第5单元:团队管理

5.1理解团队

5.2团队构建与发展

5.3个人目标与团队目标

5.4团队决策

5.5单元小结



后记

你可能感兴趣的:(动机的类型及转换(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