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知·青”的别样见闻录

文| 叶落风回

1.“嘿!知青”

月初求职,遇上一个单位,规模很大,工资福利很好,开出的年薪高达20-30万,这在业内比较少见,尤其西南部地区。

尽管对方的要求很多,但是求职者仍然众多,打开百度贴吧,打探情况者甚众,但是各种说法让大家云里雾里,探不清虚实。

终于有人挂出了一个交流群群号,很多人循之而去,群里时不时会突然热闹一阵子。

我在进入交流群之后第一次有人和我打招呼就是:

“嘿!知青!”

好一阵子以后我才弄明白,原来工作单位相对比较偏,尽管依山傍水,但毕竟也在山下。

有已经加入单位的吧友爆料说,单位工作强度大,压力也大,几乎除了上班就是上班;每月月休不到三天,请假一天都要扣500,旷工一天扣2000;尤为刺激的是末位淘汰制,连续三个月都处于末位,那么就可以走人了。

至于招聘上开出来的薪资待遇,能达到人的屈指可数,能拿10k上下的月薪都需要倍加努力,月薪五六千的人大有人在。

基于以上,类比历史上的知青,也就戏称“知青”了。

我尽管不赞同这样的称呼,但也没有什么意见——因为我和他们一样,也没啥本质的不同。

但是有一点,我距离那个单位,有近千公里的单程——而且我已经在我家所在的小城,找了份工作上班了。

但是几天以后,综合了群里零碎的信息之后,我还是踏上了去面试的客车。

2.回归者

在群里,大多数人都在观望,都在打探,都在犹豫着,纠结着。但是也有一些人已经进去了,当然,也有人出来了——不少发言者甚至都是匿名发言的。

其中,有个兄弟的经历很有意思,他不同所有人。

别人要么在犹豫要不要进去这个单位,要么在吐槽这个单位,要么直接就是潜水模式,默默的观看着。

而他,离开了这个单位考进了家乡的一个市级事业单位,今年又辞职准备回这个单位了——非常少见的“回归者”。

他坦言说:“我需要钱!而且我不认为事业单位就比这里好。”

和他交流的时候,他告诉我他刚毕业两年,一毕业就进去了这个单位,日子也确实很辛苦,但是不得不说,专心干一件事,时间长了也就专业起来了,有了些许成就感,甚至有了一些职业幸福感。

至于事业单位,他虽然没有多少看法,但很明显,对经历过这种高强度竞争磨砺的他,毫无压力,甚至太闲了不是一点,让他尤为不满的还有薪水待遇,缩水近60%左右。

所以,他在挣扎了半年之后,最终痛快的办理辞职,选择回归——这对于曾经是这家单位的优秀员工的他来说,回归毫无任何阻力。

他的事迹让人侧目,很多人都不得不承认他的勇气。但是不得不说他的能力——职业竞争能力非常不错。

3.狩猎者

当我打出这个称呼的时候,我想这确实是一个很贴切的词语——对于鹰来说,年近五十的他确实当得起这个称呼,尤其对于这个行业来说。

第一次看见鹰发言是询问已经入职的群友他面试时候押金5000现在能不能退?他不想去了。这引起了我的好奇,于是加他私聊。

通过交谈,我发现鹰和我们都不同,他不是我们这些懵头愣脑、只盯着眼前的薪水待遇的傻小子。他说他看重的是单位的未来和对于他的进一步成长。

鹰在群里告诉我们,他去面试的时候,刚结束面试,负责人就开出条件,可以直接担任中管,一年以后如果出成绩就直接升高管,年薪30万起步,绩效另算。

群友们无不惊呼膜拜。

然而鹰坦言,他现在不想去了,从沿海到大西南小镇,年薪30万对他而言没有多少吸引力。而且,他根本不需要上门面试,此次面试不过是休假旅游途中的一个意外——多年以前,他就从来只有别人来挖他,而不是他去求职。

他私下告诉我说不想去的原因,是他已经有至少三家比这个更好的选择了。

我很虚心地向他请教关于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办法。

他告诉我说他快50岁了,从业已经21年了,而且担任执行高管15年,他的生活很规律,每天坚持体育锻炼,除了管理,他也长期坚持学习,精研业务。最后,他告诉我一定要坚持学习和锻炼身体。

我听完很震撼。

毫无疑问,鹰可能已经属于这个行业中比较顶端的打工者了,他一年的薪水是这个行业绝大部分人四倍以上,别的行业我不知道,但在这个行业,是非常的不容易。

4.愣头青

我放下手机,站到洗漱台的镜子前,很认真的再次审视自己——从未有过的认真。但是最后,我不得不承认这样一个残酷的事实:

——无论是“回归者”还是“狩猎者”,都不是当前我能比拟的!

论勇气——我的离开是不光彩的,没有壮士断腕的勇气,以至于现在很可能已经断送了自己那个行业的未来。

论能力——毫无竞争压力的职业生活,温水煮青蛙,让我不知不觉中冷却了热血与激情,已然沦为平庸。

我很后悔自己的莽撞,未做好准备就去求职,两天一夜辗转于车路上的我,仅仅洗漱了一下就走进了面试办公室,结局可想而知,仅发挥了自己真正实力的不足三成。

尽管最后面试官说我可以进去从事最基层的工作,而且应该是毫无压力的,但是,我应该做的还是回去加强学习,如果他们需要人,会提前通知我。

走出办公楼,站在灿烂的阳光下,我的视野一片灰暗,呈现在我眼帘的,是色泽暗淡的画面。

我知道,这很可能会成为我对自己曾经的职业信仰的最后一次挣扎,这个单位,要么成为我继续职业信仰的最后一个地方,要么成为职业挣扎的倒数第二站。

尤其当随后的几天我通过群里的“回归者”和鹰了解到更多情况的时候,我更是后悔不跌,没有做好准备就轻易出击,莽撞的开始,终究还是得自己买单。

有感于这次的经验教训,我为坚持了近十年的职业信仰、努力了近四年的职业信仰的、非常可能将会是这个行业的最后一次的面试,做足了尽可能充分的准备。

几天之后,我迎来了很可能是这个职业的最后一次面试,尽管我发挥的很好,引起了众多几乎所有的面试官的关注和好评。

但很遗憾,曾经的善良和异想天开的努力,埋下的祸患,终究需要自己来买单了。尽管对方让我回家等候通知,不过和上次不同,这次我已经提前知道出局的结局了。

坐上车,不由想起上次面试结束后,在山脚下、办公楼前湖水边的一时感想竟已然一举成真。

我启动车子,汇入车流,踩下油门,消失在城市的车流之中,仿佛从来不曾来过。

5.后记

三十分钟以后,我换下西装革履、衬衫领带,代之以一身毫无特色的休闲装,骑上电动车,再次踏上去那间只有两个人的部门的办公室,继续着所谓的“新”的生活。

但我的心里,已然不是我脸上那么的平静……

你可能感兴趣的:(现代“知·青”的别样见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