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公司数量首次与美国并驾齐驱,如何做强变得更为迫切

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中国企业数量达到129家,历史上首次超过美国(121家)。即使不计算台湾地区企业,中国大陆企业(包括香港企业)也达到119家,与美国数量旗鼓相当。这是一个历史性的变化。(想获得世界500强主榜单和各子榜,请在“财富中文网”微信后台回复关键词:世界500强”、中国公司”、“最赚钱公司”、“亏损公司”、“行业”)


在为中国公司的进步感到高兴的同时,更迫切的问题:中国公司如何从做大转变到做强。《财富》世界500强中有许多世界一流公司,跻身这份榜单的中国企业更应该借鉴这些公司的经验,致力于打造世界一流企业。


1. 500家最大公司的复苏:收入、利润、销售收益率、净资产收益率均超前一年


刚刚发布的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反映的是2018年全球最大的500家企业的数据。它们的经营状况大幅改善:2018年,世界500强的经营业绩进一步提升。2018年世界500强的销售收入达32.7万亿美元,同比增加8.9%。2018年世界500强获得创纪录的利润21,537亿美元,同比增加14.5%。2018年世界500强的销售收益率达到6.6%,净资产收益率达到12.1%。这些数据都超过了2017年世界500强的数据。


随着销售收入的增加,进入世界500强的企业门槛(最低销售收入)也从2017年的236亿美元上升到248亿美元。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后,世界500强的经营状况跌入谷底。2009年世界500强的总销售收入为23万亿美元,利润只有9,600亿美元。此后世界500强的经营状况逐步恢复,到2018年销售收入和企业利润均达到历史高峰。


2. 上榜企业数量中国与美国旗鼓相当


随着中国经济总量的迅速增加,中国企业的规模也越来越大。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当年进入世界500强排行榜的中国企业为11家,以后逐年迅速增加。2008年以来的10年,中国大陆企业在排行榜中的数量加快发展。先是超过了德国、法国和英国,后来超越了日本。目前,中国大陆企业(包括香港企业)的数量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仅次于美国的121家,已经与美国旗鼓相当。如果加上10家台湾地区的企业,中国企业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的数量第一次超过了美国企业数量。这是历史性的突破。

自从1992年《财富》杂志第一次把制造业公司与服务业公司依据销售收入制作世界500强排行榜以来,还没有任何一个别的国家的企业如此迅速地增加在这份排行榜中的数量。


中国大公司数量首次与美国并驾齐驱,如何做强变得更为迫切_第1张图片

2001年以来进入《财富》世界500强的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数量。根据《财富》杂志历年数据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进入世界500强的中国企业不仅数量增加,而且企业规模不断扩大,从而在世界500强中的排名不断攀升。


进入2019年排行榜的119家中国大陆(包括香港)企业中,有12家新进入排行榜,其他107家企业中有77家排位比去年提升,与去年排位持平的有6家,24家排位比去年有所下降。换言之,去年榜单上的中国企业绝大多数在今年榜单上的地位都有所提升。


进入2019年排行榜的中国企业不仅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企业经营状况也不错。


与中国企业自己相比,2019年入榜企业的平均销售收入、平均利润、销售收益率与净资产收益率都比去年有所提升。特别是销售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扭转了近年来的下行趋势。


与世界500强横向比较,2018年,中国上榜企业平均销售收入与净资产两项指标也与世界500强上榜企业数值基本持平;与传统经济大国的上榜企业相比,上榜中国企业在销售规模和资产规模已经不输日本、英国、法国与德国企业。


中国企业作为一个整体,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的数量迅速提升和规模不断扩大应该得到积极评价。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有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内需市场迅速扩大,从而为企业规模扩大提供了重要平台。


根据国家统计局提供的数据,2008年,中国国内商品零售总额达到108,488亿元,与此同时,商品房销售收入达到25,068亿元。两项合计133,556亿元。十年后到2018年,中国商品零售规模达到380,987亿元,商品房销售收入149,972亿元,两项合计530,959亿元。十年间,中国社会商品零售额加商品房销售额增加了近300%。如此迅速扩大的内需市场让一批企业得以迅速发展和扩大规模。它们有的开始进入世界500强,有的则在这份排行榜上的位次不断提升。国内市场成为中国企业规模不断扩大的主要平台。


其次,中国企业战略重组也是企业规模扩大的重要原因。


近年来,不少中国企业进行了大规模的战略重组。以国企为例,2015年,中电投与国家核电重组成立国电投,中国北车与南车重组成立中国中车,五矿集团与中冶集团并入中国五矿,中远集团与中海集团重组成立中远海运。2016年,中纺集团并入中粮集团,中国建材与中材集团合并,宝钢与武汉钢铁重组为中国宝武,中储棉并入中储粮。2017年,神华与国电重组为国家能源集团。


这些战略重组的企业有些在重组后进入世界500强,有些则在重组后提升了在这份排行榜中的位次。


再次,中国宏观经济的变化与企业规模迅速扩大有密切联系。


2008年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国M2大幅增长,当年达到48万亿元。到2018年,中国的M2已经增加到182.7万亿元。庞大的货币流动性促进企业扩大规模。这一点在房地产及其关联行业特别明显。


房地产企业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中的地位变化特别突出。2008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6.6亿平方米,收入25,068亿元。当年进入世界500强的46家中国企业里没有房地产企业。2018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达到17.2亿平方米,销售额达到149,973亿元。2018年商品房销售面积是2008年的2.6倍,商品房每平米价格是2008年的2.3倍。正是由于销售面积和价格双增长,造就了中国巨大的房地产行业与领先世界的房地产企业。


今年的榜单上有5家房地产公司,而且每家公司的排名都比去年有大幅提升。例如恒大集团从230位提升到138位,碧桂园从353位提升到177位,绿地集团从252位提升到202位,保利集团从312位提升到242位,万科集团从332位提升到254位。


3. 从经营指标看中国企业盈利能力


从2019年的《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我们看到了中国企业令人高兴的崛起。与此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中国企业面临的严峻挑战。


与世界500强比较,中国企业盈利指标比较低。世界500强的平均利润为43亿美元,而中国上榜企业的平均利润是35亿美元。


中国企业的盈利能力没有达到世界500强的平均水平。如果与美国企业相比,则存在的差距更加明显。


多年来,美国企业的经营状况一直领先于全球企业。虽然美国企业近年来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数量下降,但其经营状况仍然处于领先地位。销售收益率和净资产收益率两个指标能够体现出企业经营状况的优劣。2018年,世界500强的销售收益率平均是6.6%,美国企业则是7.7%;世界500强的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为12.1%,美国企业则是15%。


与美国公司相比,中国企业还有比较大的差距。2019年,入榜的中国企业(不计台湾地区企业)119家,平均销售收入665亿美元,平均净资产354亿美元,平均利润35亿美元。根据这三个数据计算,上榜中国企业的平均销售收益率为5.3%,低于美国企业的7.7%,平均净资产收益率是9.9%,低于美国企业的15%。


如果考虑到中国和美国上榜企业平均雇佣员工数量的差别,上述差距进一步扩大。2019年美国入榜企业平均雇佣员工139,113人,中国入榜企业平均雇佣员工179,469人。中国企业的员工人数是美国的1.29倍。美国企业人均销售收入56万美元,中国企业人均销售收入只有37万美元;美国企业人均利润4.3万美元,中国企业人均利润只有1.95万美元。中国企业的人均销售收入和利润与美国企业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对照中美两国上榜企业的数据,我们还可以发现,今年进入榜单的中国银行业企业有11家,这11家银行的利润总额超过2,000亿美元,占全部上榜中国大陆(包括香港地区)企业利润总额的近50%。如果不计算这11家银行的利润,其他108家上榜企业的平均利润只有19.2亿美元。美国上榜8家银行,其利润总额是1,334亿美元,占全部上榜企业利润总额的18.3%。如果不计算银行的利润,其他113家企业平均利润仍然达到52.8亿美元。这个数字是中国企业的近3倍。


这些数据告诉我们,盈利能力是市场竞争企业拥有的竞争力的重要方面。销售额大不等于企业的盈利能力强。其实,大只是强的一个方面,大不等于强。我们的企业要从追求做大转向追求做强。


4. 从跨国指数看中国企业全球竞争力


1992年冷战结束,全球市场形成,经济全球化新阶段到来。全球企业纷纷推进全球化战略。它们从过去的国内经营或者跨国经营转变为全球化经营。这些公司的销售收入、公司资产以及雇佣员工在海外的比重越来越高,甚至超过50%。传统跨国公司逐步转型为全球型公司。全球型公司吸纳全球各地最佳资源加以整合,把价值链延伸到全球,从而构建全球价值链。这是全球型公司形成超强的全球竞争力的真正秘诀。


近年来,随着中国开始大规模走出去,中国从投资净输入国变成净输出国,中国最大的跨国公司的海外资产、海外销售和海外员工数量不断增加。但与全球最大的跨国公司相比,中国最大跨国公司的跨国程度也还是处在初级阶段。


跨国指数低意味着吸纳整合全球资源的能力低,意味着企业价值链还主要是国内价值链,而不是全球价值链。在全球价值链竞争的时代,没有构建全球价值链的企业难以与全球企业竞争。


其实,近年来中国已经出现了一批在海外积极拓展、构建全球价值链的成功企业,华为和吉利就是其中较为成功的两家公司。中国企业应该借鉴它们全球化成功的经验,在已经做大的基础上走向世界,构建全球价值链,从而提升全球竞争力。


5. 从产业结构看中国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与上榜的美国企业相比,既可以发现中国企业存在的弱点,也可以看到中国企业所属产业存在的一些问题,进而发现中国产业结构与美国产业结构的差异。


在对去年的《财富》世界500强评论时,我们就提到从上榜企业分析中国的产业结构与美国有很大的不同。从上榜企业所在产业分析,美国的产业结构是后工业化发展阶段的产业结构,而中国的产业结构还处在工业化阶段。这个问题有必要在今年的评论进一步加以分析和说明。


对上榜中美企业所处产业进行对比,能源矿业、商业贸易、银行、保险、航空与防务等5个产业两国企业都很集中。但是,中国数量众多的金属制品企业、工程建筑企业、汽车企业和房地产企业,上榜美国企业在这些产业或者没有,或者极少。


同时,上榜美国企业中有一批与人的健康、医疗、生活等有关的产业。而中国企业除了有两家制药企业之外,与人的生命、健康和生活密切相关的产业中几乎看不到中国企业。


其实,中国目前从事这些领域的企业越来越多,做大尚待时日,进入《财富》世界500强需要更长时间的努力。


随着经济进一步发展,国内需求市场的发展,与生命健康和生活相关的产业必然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上榜美国企业高度集中在生命健康、食品生产加工、制药以及娱乐业恰恰表明了经济高度发展阶段产业发展的方向及结构,体现了后工业化时代的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的方向。


中国正处在经济发展新阶段,中国企业应该了解美国产业结构特点,在推进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借鉴美国产业发展的经验。从长远看,中国在扩大内需市场的过程中必将推进与民众生活、健康相关的产业发展。企业则应该与时俱进,在这些新型产业中发展壮大,形成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6. 从中美贸易争端看两国企业合作前景


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榜单发布之时,中美两国还处在贸易争端之中。两国贸易争端深刻地影响着两国的企业。中国的华为公司成为其中的焦点。研究华为对研究两国企业的关系以及贸易争端的走向有着重要意义。


华为在《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上从去年排名72位提升到今年的61位,销售收入1,090亿美元,同比增长22%,利润90亿美元,同比增长27.5%。美国没有与华为业务完全一样的公司,手机产品与华为竞争的是苹果,通讯设备与华为竞争的是思科。


华为走的是真正全球化之路。这家公司打造全球价值链,同时强化合规,按照全球通行规则参与全球竞争,因此发展极为迅速。华为开始在通讯设备领域超越思科。2018年,在通讯终端的手机方面追上了苹果。人们看到了华为与美国等全球先进企业的竞争,却往往忽视了华为与美国企业密切的合作。


首先,华为真正以美国企业为榜样,深入学习美国企业。华为的产品研发体系是IBM设计的。应该说,华为成为源于中国的全球型公司得到了IBM的真传。


其次,华为构建了自己主导的全球价值链。在这个价值链上,美国企业是华为最重要的合作群体。华为的供应链上有92家核心供应商,其中33家即超过三分之一来自美国。


华为全球价值链的构成表明,美国企业由于掌握前沿技术,所以在华为价值链中居于上游,没有美国供应商,华为的全球价值链的竞争力将被削弱。华为需要与美国企业合作,共同打造有竞争力的全球价值链。反之,失去与华为的合作,美国企业也可能失去一个重要的业务来源和市场,其经营利润将受到深刻影响,进而影响未来的创新能力。


正因为如此,即使处在贸易争端之中,华为的创始人任正非仍然一直坚持与美国企业合作。而众多的美国供应商也呼吁美国政府停止制裁华为,继续与华为及其他中国企业的合作。因为限制向华为出售产品会让美国供应商丢掉利润最丰厚的客户。


其实,自2001年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来,中国企业与美国企业在几乎所有重要的全球产业链上都有合作,构建了多条全球价值链。除了高科技产品,许多日用品产业也是如此。


全球价值链把中国和美国以及其他国家企业连结在一起,形成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利益链。当全球产业链遭遇外部冲击时,企业应该共同应对,尤其是通过强化合规,即遵守国际通行规则以及一些国家的非国际通行规则,保障全球产业链的稳定和坚强。


加入世贸组织近20年来,通过融入经济全球化,借助全球价值链的发展,中国企业在与美国以及其他国家供应商合作过程中迅速成长。现在,中国企业的数量发展与规模的扩张方面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恰恰在这个高度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企业来到了一个新的起点,我们需要在做大的基础上做强。从2019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中,我们看到中国上榜企业虽然数量增加规模扩大,但是缺乏盈利能力,缺乏全球竞争力,缺乏可持续发展的竞争力。


如果说,我们在融入全球化和融入全球产业链的过程中做大了,那么,今后也应该继续在全球产业链中做强。离开全球产业链,中国企业不可能如此迅速发展和成功;离开全球产业链,中国企业今后也难以提升真正的全球竞争力。中国企业应该走出“中国价值链”思维,像华为那样坚持“全球价值链”思维,继续向包括美国企业在内的全球型公司学习,与它们合作,同它们竞争,在学习、合作、竞争中形成硬实力和软实力皆强大的世界一流企业。



特约作者:王志乐



中国大公司数量首次与美国并驾齐驱,如何做强变得更为迫切_第2张图片

中国大公司数量首次与美国并驾齐驱,如何做强变得更为迫切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中国大公司数量首次与美国并驾齐驱,如何做强变得更为迫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