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记账外币确定。
企业经营所处的主要经济环境中的货币。企业可以选择外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财务报告应折算为人民币。
(ps:也就是说日常结算的货币不一定非得本国货币,可以用本国的人民币,也可以用外国货币,编制财务报告必须折算为人民币。)
2.境外经营本位币的确定。
(ps:从事活动没有很强的自主性。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不足偿还现有或预期负债。境外经营活动与企业交易占有较大比重、产生的现金流量直接影响境内企业现金流量可随时汇回须采用与境内企业相同的记账本位币。反之不同。)
3.记账本位币的变更。
企业经营所处主要经济环节发生重大变化,确实需要变更的,采用变更日的即期汇率将所有的项目折算变更为变更后的记账本位币,变更不会产生差额。
4.汇率。
汇率是两种货币兑换的比率,一种货币单位用另一种货币单位表示的价格。
5.外币交易记账方法。
主要有统账制和分账制,统账制就是外币交易发生时,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入账。
分账制就是日常核算时分别币种入账,待资产负债表日,货币项目用即期汇率折算。非货币性项目按交易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产生的汇兑差额计入当期损益。
6.外币交易的会计处理。
.外币交易日发生的初始确认:一般情况:记账本位币=外币*汇率(这里的汇率是指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
.特殊情况:�企业收到投资者投入的资本,采用交易日发生的即期汇率。不得采用合同约定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
�买入外币。
.资产负债表日的会计处理:
�外币货币性项目:期末记账本位币余额=期末外币余额*即期汇率(资产负债表日)
汇兑差额=外币期末记账本位币余额-外币本位币账面余额
汇兑差额是专门借款,符合资本化条件,予以资本化,计入在建工程、研发支出等。其余计入财务费用。
�外币非货币项目:
a.以历史成本计量的非货币项目。不调整。
b.存货。资产负债表日成本与可变现净值熟低计量,成本不调整,可变现净值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为记账本位币,再进行比较。
c.交易性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外币公允价值*即期汇率-原记账本位币的金额。
d.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金融资产。其他综合收益=外币公允价值*即期汇率-原记账本位币的金额。
7.外币报表的折算方法和我国采用的折算方法。
.流动和非流动法、货币与非货币法、时态法、现时汇率法。
我国外币报表折算基本采用现行汇率法。
.特殊项目的处理:
8.境外经营的处置。
�境外经营全部处置。所有者权益项目列示的,与该经营有关的其他综合收益,全部转入当期损益。
�境外经营部分处置。按处置比例计算其他综合收益,转入当期损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