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时被铅污染,长大后可能更冲动

婴幼儿时被铅污染,长大后可能更冲动_第1张图片



那些母亲怀孕时或婴幼儿时期暴露于铅污染环境中的孩子,在22到23年后,变成“愤怒的年轻人”的几率似乎格外的高。



婴幼儿时被铅污染,长大后可能更冲动_第2张图片
▲2014年7月29日,人们身着带有抗议标语的T恤在亚特兰大参加集会,反对美国环保署限制污染物排放的提议


不久前,英国《经济学家》杂志对全球50个大城市的安全指数做了个排名。令人大为意外的不是魔都和帝都仅位列第30和第37,而是向来被视为罪恶之城的纽约,居然挤进了前10,而且在美国大城市中排名居首。


一个上世纪90年代初平均每天发生6起谋杀案、在地铁上被抢劫犹如家常便饭的“烂苹果”,如何用20年的时间完成转型巨变?在国人喜闻乐见的以MBA案例教材为代表的成功学叙事中,1993年上任的纽约前市长朱利安尼以“破窗效应”为理论基础所施行的一系列打黑除恶行动,通常被认定为值得无弗远近大力推广的成功模式。然而,民主和科学的好处——或讨人嫌处——在于,当英雄赞歌的序曲雄壮响起时,总会有桃谷六仙式的人物发出点不同的声音:且慢,这武林盟主,可不是这么好当的。


婴幼儿时被铅污染,长大后可能更冲动_第3张图片
纽约前市长朱利安尼


朱利安尼的政敌很早就指出,纽约的暴力犯罪率在他上任前的1990年便已达到峰值,随后已有下降趋势。何况,其后10多年中,全美乃至于整个西方社会的大城市犯罪率普遍急剧下跌,并不独以纽约为然。至少有十余种假说——从经济复兴到毒品使用习惯改变,从人口年龄结构变动到堕胎合法化——被先后提出来,与朱利安尼争功。但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经济系副教授萨米-扎赫兰(Sammy Zahran)日前给出了一个初听起来异想天开、细究之下却有理有据的答案:从70年代起,西方发达国家政府与民众警醒到由汽车尾气排放所导致的大气铅污染的严重危害,从而采取了一系列当时看似激进的环保措施,这,或许才是20多年后社会秩序好转的源头所在。

婴幼儿时被铅污染,长大后可能更冲动_第4张图片
▲1974年,美国斯波坎世界博览会,主题是“无污染的进步”


在搜索引擎中输入“铅”和“儿童”,跳出来的页面通常都会告诉你,慢性铅中毒会导致神经系统损伤,令儿童智力发育迟缓。但事实上,危害可能并不那么立竿见影、一目了然。从10年前开始,在美国、德国和澳大利亚等多个发达国家进行的数项大规模长期流行病学调查开始初现端倪:那些母亲怀孕时或婴幼儿时期暴露于铅污染环境中的孩子,在22到23年后,变成“愤怒的年轻人”的几率似乎格外的高。而2000年的一项美国研究表明,以儿童3岁之前的血铅和骨铅浓度来预测其23年后从事暴力犯罪的可能性,其准确率竟可高达90%以上。


扎赫兰的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他比较了美国6个大城市的尾气铅排放数据和暴力犯罪率的长期变化趋势。这6个城市——圣迭戈、新奥尔良、亚特兰大、明尼阿波利斯、芝加哥和印第安纳波利斯——的人口结构和政治形态彼此间差异巨大,环保政策——尤其是在多年前废止含铅汽油的问题上——更是大相径庭。但令人惊讶的是,6根相关性曲线,却如出一辙:当城市大气中的铅污染增加时,22年后的暴力犯罪率也随之增加;而在大气中的铅污染开始下降后,22年后,城市的天空不仅变得更明净,人们的生活也开始变得更安全。


婴幼儿时被铅污染,长大后可能更冲动_第5张图片
▲2013年6月8日,民众在墨西哥参加自行车裸骑活动,身体力行宣传环保,抗议汽车尾气排放


当然,和众多流行病学调查一样,扎赫兰的研究是所谓的“相关性”研究:可以揭示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但并不究其因果。作为一个外来和尚,他唱的经固然可以让有心者闻之心动,但怀疑论者——无论是善意的还是恶意的——永远都可以争辩,想拿些研究者自己都承认存在局限性的数字就说服政府和民众真金白银、真刀真枪的改变,证据可还不够“有力”。


然而,世事的滑稽之处恰恰在于,我们对真善美的复杂性常心存顾虑,却一而再再而三的成为轻易便可戳破肥皂泡的英雄主义颂歌的听众乃至于传唱者。或许正是在这种意义上,我们不止需要科学,还需要福音。



婴幼儿时被铅污染,长大后可能更冲动_第6张图片


婴幼儿时被铅污染,长大后可能更冲动_第7张图片


婴幼儿时被铅污染,长大后可能更冲动_第8张图片婴幼儿时被铅污染,长大后可能更冲动_第9张图片
婴幼儿时被铅污染,长大后可能更冲动_第10张图片

婴幼儿时被铅污染,长大后可能更冲动_第11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婴幼儿时被铅污染,长大后可能更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