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记君说:
《时代周报》评论员孙乐涛感叹说:中国当代最可怕的媒体病,正在于“杀死老记者”。这个趋势,近十年来愈发明显。记者行业,逐渐变成“吃青春饭”的行业。
在英美日等传媒业发达的国家,一线记者中不乏有白发长者,然而在中国,却大多是青涩面孔。老记者们去哪儿了?中国的媒体业为何会出现这样的状况?文中给出了较为全面的分析。
本文由“蓝鲸财经记者工作平台”(lanjingcj)授权转载,作者黄晴缨。
不知何时,在一部分媒体人心中,记者这一职业已被打上“青春饭”的标签。
昨日,前FT中文网总编辑张力奋在“博鳌亚洲论坛”上亦表示,媒体行业应该靠积累,但中国记者只能吃青春饭。
媒体从业者需要靠多年的经验进行积累,但与之相反,“中国的记者吃青春饭已经吃了至少20年了”。
张力奋同时举例称,两会采访时,很多中国记者除了工作以外,还会拉着人大代表拍照、追星,“像我们这种比较老派的记者,一方面看着他们玩的高兴,一方面觉得这好像不应该是记者做的事”。
此番言论瞬间引发了热议,“记者是否是吃青春饭”这一问题又再次被提及。
记者吃青春饭?
这一观点最早来源于“35岁现象”
其实,“记者吃青春饭”这一观点由来已久,最早来源于媒体招聘中的“35岁现象”。
在还有新媒体这个概念时,“招聘记者,年龄35岁以下”是很多电视台、电台、报纸、杂志等不少媒体招聘上必不可少的一条要求。
时至今日,仍然有媒体将年龄作为招聘的一道门槛。
将年龄作为招聘标准,这无可厚非。
传媒行业一直是一个激烈竞争的行业,工作压力非常大,“加班、熬夜赶稿”、“随处处于待命状态”、“追热点”都是常见现象。
这样的工作强度,必定对体力有要求,而年轻人才的体力状态,自然更胜一筹。(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大兴用人年轻化之风,当时将基层年轻干部的划分界定在35岁以下。从那以后,人们普遍接受了用35岁来衡量人才年轻与否的思维定势。)
随后,在媒体反思马航事件报道时,记者吃青春饭又再次被提出。
因为,在报道前方,中国的记者多是年轻记者,而国外媒体派出的却是老记者。
虽然年龄并不与业务能力划等号,但却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经验。
当时,《时代周报》刊登评论员孙乐涛的文章称:中国当代最可怕的媒体病,正在于“杀死老记者”。
中国当代最可怕的媒体病,正在于“杀死老记者”。这个趋势,近十年来愈发明显。记者行业,逐渐变成“吃青春饭”的行业。如果某记者“奔四”了还在一线,就会被视为怪异,视为无能,本人也深以为耻。甚至根本不用等到四十,众多媒体人从业七八年后,就纷纷淡出,转行。
与此同时,我们看到的是,近年来,中国记者队伍的确逐渐年轻化。
林美莲,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曾撰文说道,有一次,她参加了一个中日韩记者交流项目,发现中国记者年龄最小。
在由三国记者组成的记者团中,年龄最小的中国记者和年龄最大的日本记者相差25岁。之前参加过该项目的日韩记者也表示,之前碰到的中国同行也多是20来岁,日韩记者则在40-60岁之间。
同时,据美通社2016年初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85后已经成为中国一线记者的主力军,新闻传媒相关专业科班出身的记者比例呈明显年轻化的趋势。
这份报告调查了1477名中国记者,其中60%的一线记者年龄介于21到30岁,拥有11年以上从业经验的仅占19%。
这一趋势跟美英日等传媒业发达的国家截然相反,这些国家对老记者(40岁到60岁之间)十分重视,白发记者非常常见。因为这个年龄段才是做记者的最好年纪,思想成熟深刻、遇事不骄不躁。
另一方面,我们也要看到,中国有一部分老记者,即使他们现在是编委,是总编辑,是社长,依然也会亲自写稿。只不过,像这样的人,在中国传媒领域屈指可数。
如果从一线记者年龄这个角度来看,在中国,记者的确是一碗青春饭。
但是,没有最好的记者,只有更好的记者,每一个记者都在学习和进步的道路上。
记者每一次采访写稿的经历都是宝贵的财富,都能学到技巧、条线专业知识,大量不懂的知识只能来源于实践。
从专业角度来看,记者这样的职业怎么可能是青春饭?
老记者为何纷纷离开传媒界
无论是不是青春饭,现实就是传媒界的老兵纷纷选择离开。
现实情况来看,一部分老兵跻身传媒界的领导管理阶层,从事管理和经营;一部分转身做专家型记者,写评论、社论;还有一部分则静静熬到退休;最后一部分老记者,也是大多数老记者,则选择转型、创业,离开这个行业。
而多数老兵的离开让传媒圈人才的传承突然出现断层现象:新人没有老兵带,靠自己摸索成长,不可避免的是,新闻专业主义的素养在自动流失。
虽然“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是正常现象,但又是什么触动了媒体人出走的敏感神经呢?
一般来说,老兵的离开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首先,是最直接的钱,是薪水。
当下,传媒圈已不再是当初的“黄金十年”,无论是物质还是拼搏精神。
10年前,记者的收入,只要努力写稿,月薪五位数也不是大问题,收入至少还是中上水平。
10年后,物价翻倍增高,记者的收入却千年不变,从高收入变成低收入。这个时候的新闻老兵,大多上有老下有小,纵使再有新闻理想,也有先好好养活家庭。
美通社的《报告》还指出,中国超过8成的职业记者月收入在1万元以下。近6成的一线新闻记者表示“收入待遇”会是其离开目前岗位的主要原因。
而在日本,25到30岁的记者年收入能超过1000万日元(约65万元人民币),30到40岁的记者能达到1200万日元,40岁以上可拿1400万日元。
于是,我们看到那么多老兵记者去BAT做公关、去创业,在其它领域,拿着不菲的年薪,继续发光发热。
再是,身体状况。
每一行都有职业病,新闻也不例外。而且,长期不规律的饮食、作息、以及工作方式让新闻的职业病更多一点。
因为,新闻是24小时的,所以行内戏谑称媒体人不存在上下班一说,也不存在工作日和休息日的区分,哪里有新闻,哪里就有媒体人。
在今年春节,有网友问央视“你们电视台放假吗?”,央视新闻频道主播朱广权回答称:“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地球不爆炸,我们不放假,宇宙不重启,我们不休息,风里雨里节日里我们都在这里等着你,没有四季,只有两季,你看就是旺季,你换台就是淡季。”
此外,因为新闻售卖的就是影响力和注意力,如果你有志于成为一个优秀媒体人,那么随时随刻还要和其它媒体火拼速度,而速度的比赛已经精确到秒。可想而知,媒体人的心理承认能力和抗压能力得多强大。
在这样的工作强度下,胃病、颈椎病、失眠、焦虑、抑郁都是家常便饭。有统计数据显示,超过八成记者经常感到疲倦,七成记者反映工作压力大,六成记者没有正常睡眠,近五成记者经常感到全身酸痛。
有一些记者在互相吐槽时,甚至都会说,“珍爱生命,远离新闻”。
的确,这一两年,因病离世的媒体人越来越多,其中,大多还是英年早逝,这也给大家敲响了警钟。
最后则是行业的大环境和职业前景。
一方面,以前,记者被称为无冕之王,现在,则是新闻民工。社会地位的下降也让记者无法释怀,并对自己身份的定位出现质疑:到底是舆论监督者还是社会建设的参与者?
另一方面,随着自媒体的成长,记者也越来越难做,外界对记者的专业要求也越来越高。
前几天,一位金融记者曾发出这样的自白:
金融/机构新闻没法做了。相当比例的采访对象都拥有了自己的发声渠道,而且粉丝比媒体还多。无穷量的自媒体和outsider进入这个市场,第一落点根本抢不到,第二落点既要快又要专业又要深度,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话语权的极度分散化令人无所适从,而差异化竞争又需要极高的个人才能。
可以说,这样的困惑绝大多数记者都有,尤其是财经记者。
那能怎么选择呢?
要不就是非常非常努力去学习专业知识,将个人才能培养到极高。可媒体能够提供的上升空间的确非常有限,如果想补齐专业知识,选择相关条线的工作是最快的选择。因此,才有那么多人选择转型吧。
要不就是继续好好当记者,提高采写与传播的专业性,让自己在新闻采写传播有不可替代性。
可真的能当一辈子记者吗?这应该是每一位记者的焦虑。
简而言之,新闻媒体是内容产业,是文创行业。在一定程度上,这代表新闻从业者需要极强的创造力和激情,而这些都来源于对这个行业的热爱。
唯有热爱,才有匠心去写好每一个字,才会不考虑物质等外界因素,去一步步积累,一代代传承。
如果你热爱新闻,记者就绝对不是一碗青春饭。无论最终你是否选择逃离,媒体的经验一定会让你终身受益。
| 媒记热文 |
爆文反转|董卿|红星新闻专访
新闻晨报新媒体|风端|短标题已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