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我就是那个经常挨打长大了的孩子!

刷知乎的时候,看到一个关于童年挨打引发心理阴影的高赞回答:

初一的时候,有两个好朋友,因为经常遭受家庭暴力,所以惺惺相惜。那时我们三个还属于学霸级别的学生,均被老师赋予厚望,每天聚在一起讨论是上清华好还是北大好。

如今,最困难的那个朋友,在高一时就彻底退学了,平均每年有三四个月呆在精神病院,其他时间在家里休养,生起病来与疯子无异。

另一个朋友复读后上了二本,每天在怀疑人生中痛苦挣扎。我只上了个专科,学厨师,今年刚毕业。

做厨师,挺好的,不用挨打。

看到这里,心头一震,唏嘘不已,莫名觉得心酸。小时候因为考试没得第一会挨打,弄脏衣服会挨打,打坏东西会挨打,偷买零食会挨打。

仿佛所有问题的关键,就是挨上一顿打就能解决。

“不打不成器”这样的古训让打骂成了天经地义的教育方式。而这样的教育所带来的心理创伤,谁都不关心,也不在乎。

走上工作岗位后,我看到上司破口大骂下属,甚至用侮辱的方式体罚那些没有完成kpi的同事;微博上大家嬉笑怒骂喷着无辜的人,肆无忌惮的骂着别人垃圾;一些虎爸狼妈仍然以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方式教育着下一代。

不知道为什么会觉得心酸,也感到无能为力。我们这些严厉教育下的一代,似乎并没有过上父母理想状态下的幸福生活,反而变得更自卑,也更孤独。

他们以为,物质生活的丰富就是幸福,却不知道,那些最简单的幸福与最朴实的理想,早在童年时期就已经被剥夺殆尽。

现在的我们,其实并不幸福。

对,我就是那个经常挨打长大了的孩子!_第1张图片
循环暴力

有个网友告诉我,她上初一的时候,有一次美术课,老师一边抽她耳光一边喊:为什么你画的太阳是绿色的,为什么你画的荷叶是红色的,你是没长脑子吗?

后来她才知道,自己是红绿色弱。

那些挨打的经历让她至今看到静物油画仍会有轻微干呕,少年时代她最喜欢的美术,早在初三的时候就放弃了。

也许,那个老师早就忘记了对她的侮辱,也可能,这就是他的教育方式。只是,他不知道,这样的教育方式对于一个内心本就脆弱的女孩,产生了多大的影响。

在成人的思维里,犯错受罚,天经地义。作为监护人,他们有责任教育子女,也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教育方式,无论是体罚还是言语侮辱。

可是,他们不知道,在孩子的世界里,除了对错,好坏,还有自尊、自爱和屈辱。

小小年纪遭受的屈辱就像长在树上的伤口,虽然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愈合,然后伤及躯干的精神伤害,却永远覆盖在完好的树皮之下,再也愈合不了。

他们所毁掉的,可能是作为一个孩子所与生俱来的乐观、无畏以及天生骄傲和自信。

对,我就是那个经常挨打长大了的孩子!_第2张图片

在和朋友们的交流中发现,似乎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在家庭、学校挨打、羞辱的经历。那些不愉快的时刻,常常让人觉得像卡在喉咙里的鱼刺,咽而不下却又无可奈何。

一个朋友说,他小学三年级的时候因为在课堂上调皮,被班主任叫来了家长。老师当着他爸的面,唾沫横飞的骂了三个小时。

可想而知,回家后他被胖揍了一顿,屁股疼的不能坐板凳。没想到,这还不算糟糕,更糟糕的是,班主任的雪上加霜。

第二天到学校,老师问他爸是怎么惩罚他的,他就一五一十的说了。

结果班主任带他回到班里,让他当众把裤子脱了站在讲台上。同时教育班上的同学,顽皮捣蛋就是这个下场。

他说,精神上的侮辱永远比肉体上的虐待更刻骨铭心。

柴静在《看见》栏目中采写过一个叫《双城的创伤》的故事,关于校园服毒的事件。

她说,一周之内,同一班级五个小学生连续用服毒的方式自杀,没有人知道为什么,获救的孩子都保持沉默。媒体认为可能是邪教造成的。

班上因为遭受语言侮辱的苗苗服毒自杀,五个孩子在好朋友去世之后,先后受到来自家长、老师、同学的诋毁和体罚,导致他们为了友情而相继服毒。六个十几岁的孩子,只有一人获救。

柴静说:双城事件调查到最后,我们发现,最大的谜,其实是孩子的内心世界,能不能打开它,可能是每个人都需要面对的问题。

而在柴静调查之前,又有几个成人愿意听听这些孩子的心声,只是粗暴的辱骂和一味的制止。这种传统而严苛的教育方式,让他们采取极端的行为进行激烈的反抗,最终酿下悲剧。

其实,孩子们的想法和世界都很简单,他们需要的也只是简单的尊重和认可。想要走进他们的心扉,需要的是用心的沟通,而非粗暴的体罚。

两代人之间的隔膜和对立,需要用心才能建起沟通的桥梁。

对,我就是那个经常挨打长大了的孩子!_第3张图片

那些遭受体罚和侮辱的学生,年龄太小,心智的可塑性太强。更可怕的是,他们模仿力也极强,长辈的言传身教起着极其重要的模范作用。

我的堂弟是个沉默的孩子,脑子没有普通人那么活络,成绩也不太好,但因为家庭教育还算好,是个不错的乖孩子。可是他却因为一件事情改变了很多。

有一次因为数学作业没写完而被拉到讲台罚站。老师对着他的头弹了很多下,然后说这样他就会开窍了,然后会变得聪明点。

全班同学哄堂大笑,后来班上很多男同学模仿老师的口气欺负他,弹他的头,甚至上厕所的时候把他推进了小便池。

那时,他才上四年级,经常身上散发着尿臊,女同学都以为他尿了裤子,不接近他。

大家甚至开始孤立他,本来就不开朗的堂弟变得越来越沉默。终于忍受不了折磨,堂弟再也不敢去学校。

不得已在亲戚的安排下转了学,至今说起这事,堂弟仍抑制不住自己的激动情绪。

堂弟至今仍然很自卑,没什么自信,做什么都会征求他人意见,并且犹豫不定。因为习惯了自己浑身都是错,感觉自己和劳改犯一样总等着被别人修理,充满了挫败感。

他说,如果当初没有被老师那样体罚,没有被同学欺负,现在的他会是什么样子呢?会不会自备,抑郁,乃至怕生,不得而知。

有个读者对我说,在上小学时,他旁边有个因为一点小事就挨打的女同学,因为后排不小心把钢笔墨水弄到了她身上,一滩蓝色的痕迹。

她哭了整整一个下午,在放学前她写了一封告别信给我,告诉我明天也许无法来上学了。因为过于惧怕她晚上不打算回家,当时她对自己的判断,是要么在街上流浪到死,要么回家被打死。

总之,来的可能性很低了。当然,后来被她父母接走了,第二天也好好来上学,但但她当时在纸条上向我描述的那种恐惧,致使我今天也无法完全忘记。

据外媒报道,Gustavo Carlo(密苏里大学的教授)在一份新闻稿中说:“应该引起人们重视的是,父母应该避免体罚,因为这样会对孩子今后的人生产生长期的影响。”

影视明星陈乔恩也曾在节目中爆料,从小被当做男孩子养大,妈妈拿到什么就开始打,被打的很惨,感受不到家人的一点点温情,所以现在的性格很男人。至今说来仍然唏嘘不已。

张曼玉小时候随父母到英国求学,母亲虽在异国却仍以中国传统方式严厉管教,常拿藤条打得她腿上伤痕累累,出门被英国人看到,关心地要替她报警,她连忙阻止,因为怕回去会被母亲打得更惨。

对,我就是那个经常挨打长大了的孩子!_第4张图片

一个朋友说他小时候因为父亲经常酗酒而莫名挨打,后来因为害怕而患上了口吃,只要一紧张就口吃。

他爸告诉他,如果考了100分就不打他,结果他考了99分,虽然仍是全班第一,却吓的不敢回家。他说,他特别害怕皮带,因为他爸打他,用的就是皮带。

皮带多是牛皮做的,打在身上,一扫就是一道红印,久久消不去。

前段时间因为找工作,他没找到满意的岗位,打电话回家的时候,紧张的口吃厉害。他爸对他说,你别紧张,我再也不会打你了。

听到这里,他的眼泪刷就出来了。

这种挨打的恐怖经历在很多人小时候都有,甚至成为童年的阴影。而这些经历所造成的心理影响又是深远的。

1)损伤自信心。体罚容易伤害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丧失成长所必须的成功体验,影响人格的健康发展,养成愤慨、消极、自卑的人格。

2)容易导致自卑。因为常常受到来自父母、老师和同学的嘲笑、戏弄,从而性格变得敏感多疑,怀疑自我能力。自信心弱,觉得自己总是做不成,也做的不够好,产生很强的自卑心理。

3)产生逆反心理。体罚会感到自己人格受到践踏,产生强烈的抵触心理。父母越是想要控制,他们越是反抗。这种对立式的局面最终导致很多青少年走上不健康的道路。

4)没法面对自己也成为父母的情况。不知道如何在自己孩子面前装大爷扯威风,也痛恨家长的权威。没有办法想象自己和小孩之间应该是什么一种关系和感觉。

最近看到虎爸狼妈体罚12岁女儿致死,袜子塞嘴冷水浇淋;以及云南昭通一父亲在大街上捆绑孩子进行“游街”,原因是12岁的男孩偷钱出去玩且夜不归宿等新闻,总会让人心里发麻。

作为祖国的花朵,成长是何等的艰难。在面临繁重的学业压力的同时,还要面对来自周遭的辱骂和讥诮。恐怖的是,还有不法分子伸向他们的魔抓。

多一点沟通,少一点体罚,我们都曾是这样过来的花朵。

愿你所有受过的伤,所有流过的泪,都让它随风飘远。

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那个少年,一如当年,阳光自信,脸上没有半点阴霾伤痕。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我就是那个经常挨打长大了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