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Dailei
没有一个好的开端,那就上演一个好的故事!
01
前段时间,高中母校收到了大学母校发来的喜报:…祝贺该校毕业生某某同学获得了某某荣誉,欢迎贵校优秀学子继续报考我校…而我的名字亦在其中。
爸妈转发着高中母校的微信推送,微信群里的亲戚朋友纷纷称赞捧场。我没有回复任何一条信息,内心有点波动,但又觉得没什么。大学四年,学校有含金量的奖学金我全拿了一遍。说实话,喜报上的描述不足以说明我现在的优秀。
02
穿回到四年前,刚进大学的时候,自卑包裹着自己,会的很少,懂的很少,羞羞答答。从一个小地方来的孩子唯一拿得出手的就是应试教育成绩(全省六百名的成绩),但在更优秀的大家面前好像不值一提。我逞着强,装着很努力,加入了组织部,在里面拼命地压榨自己,举办各种活动,参加各种培训,提高各种能力。
大一上成绩没有进前50%,我理直气状地找了各种各样的借口,因为我忙嘛,因为大家都比较厉害嘛。大一下,熬夜写策划,写标书,办活动,做年鉴,评奖评优…最忙的一周,凌晨一点睡,两点睡,四点睡,三点睡,通宵,办活动,疯狂黑色的五天。
我到现在都没想明白为什么会那么忙。临近期末,简直绝望了,自己拼死拼活究竟为了什么。大一结束,看了下加权,好像快被淘汰了。大二信誓旦旦地制定各种各样的计划,分数提高多少,加权提高多少…一个星期过去,发现一切都是过眼云烟,雾里看花,用了“好难”来宽慰自己,平复一下内疚的心。
但评奖学金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连竞选的资格都没有,这一点实实在在戳痛了我。为什么他们有资格上台?为什么他们成绩可以那么好?为什么他们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为什么?为什么?关键是,为什么我不行。于是,我的逆袭之路开启!
03
a.因为忙,所以成绩不好?
这个简单的因果关系是不成立的。成绩好坏看的不是学习时间,而是学习总量。学习时间少,学习效率高可以弥补,学习方式可以升级。
大二上,我习得的两项重要技能:碎片化的学习方式&情绪、工作、学习的剥离。碎片化的学习方式直接体现就是:之前的我有一个小时才会去去好好学习,但是现在15分钟就可以。
情绪的剥离体现在不能让情绪影响到你正常的工作与学习。尽量把时间规定化,作息规律化,降低外界因素对你自身的干扰。哪有时间生气抱怨啊,事情还做不完呢!行动上的转变,原因在于思维方式的转变。
b. 逆向思维,问题往往会变得更容易
上了一年大学才发现自己走的是前人一波又一波已经走过的重复的路。上课的老师基本相同,试卷的题目有时候都懒得换,上课的PPT改一下日期就可以接着用……咨询了他们,你就是站在他们的肩膀上重新走这一遭,换句话说,就是你回到了一年前,再活这一年!
但是我应该问他们什么呢?“学长(姐),你为什么这么厉害?学习、科研、生活三不误。”听了无数场大神们的报告之后,我依旧很困惑,不知何去何从。于是,我发现我不应该这样问,而应该是问他们不要触碰哪些红线。因为前进的道路中肯定会充满各种奇形怪状的大坑,经别人提醒,多绕过去几个,少跳进去几个,不就更容易快速到达目的地吗?
不要选那个老师的课,那个老师给分可低了;不要同时参加那么多学生组织,顾不过来的;不要总宅在宿舍打游戏,多出来走走…
逆向思维,得到的是更加具体的建议,告诉你的是不要去做某些事情。不去做某件事这个事情本身更容易被监控,是0和1、有和无的区别,而某件事做到某种程度则是难以衡量的!
c. 有用还是无用,学还是不学
相同的问题,不同的人会采取不同的措施。有的人决定去学,有的人决定不去学。决定学习的人,不管有没有什么用,学了再说,而当他习得了这项技能或知识以后,他会看到不一样的世界,意识到它的便利,更加刺激他去学的欲望;而不去学的人,体会不到学会某件知识或者技能的便捷或者成就感,下次遇到还是不学。
所以,不要过多考虑有没有用,学到手再说!基于这个想法,接下来的日子,我考了计算机的二级、三级还有四级,管它有没有用,拿到证再说。
大二下我忽然觉得人生苦短,不一定苦,但一定是短的,所以时间浪费不起,尤其是你必须坐在教室里的时候,争取把45分钟的东西压榨到极致,这样你的课下才会有更多的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吃也好,玩也好,旅游也好,写作业好,只要上课学好,课下都是你的。
我知道我并不优秀,我能做的只是不断地积累,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我相信不断地思考与改变,总会有方法解决现有困境,用既有的、静态的学习方式不能满足个人发展需要。所以多看点书总是没错的,每经过一个学期我都有种需要加油充电的感觉,每个假期都会看二十几本。
d. 准备阶段永远是纸上谈兵,真正去做才能化为己用
人并不是因为无所不知去发表演讲或出书,而是通过演讲和出书让自己达到一个新的高度,成为某一个领域的专家。医生也不是先成为教授专家再去给人看病,而是在看病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持续打磨自己的技能、反复查阅相关资料、不断地回顾前瞻得到最好的治疗方案,最终成为了教授专家。等待,拖延,等待中我们等来了什么?等来的是一片虚无混沌,下次我一定不要错过和下次的必定再次错过。
我们需要在在非舒适区不断打磨自己的技巧,制定周密的计划,刻意练习,及时反馈,重新修订,然后新的一轮。迈出第一步,拿出成品出来,不要天天想当然,更不要天天吓自己。动起来,我们才能了解这个世界的本质与真相!
e.每年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忙到一定程度之后,时间和精力真的是远远不够。你不可能同时完成两件大事,所以一定要有重心和轻重缓急。把时间作为加持,用持续不断地努力撬动更大的可能。
大二:重心是学生工作与学习之间的协调。加权92.18,荣获“校三好”和“国奖奖学金”;作为组织部部长,带领院系组织部成功申办校十佳主题团会“笔抒挚梦,墨写韶华”,获“十佳组织部”荣誉称号,个人获“优秀组织部部长”荣誉称号。
大三:重心是医学基础知识的学习和科研能力的培养。捎带着考了计算机二三四级;加入八年制医学生协会,并在第三年结束时成为协会主席。基础科研跟着免疫学系主任进行学习。在上开始创作,目前7000+的粉丝量。并获自强奖学金等。
大四:重心是科研和协会评优。带领协会打造品牌,顺利举行首届“八年制毕业后发展论坛”、 成功举办“国际罕见病日”并被省电视台采访、开展“AMSEP暑期交流”。晚上和周末沉迷于实验室,踏踏实实、勤勤恳恳、没日没夜、没有暑假,有望发一篇SCI。获校优干和学习优秀奖学金。
03
大二结束后,加权年级第四,组织部的工作经历,组织部部长身份、第四赛区区域长的身份不再是我的阻力,而是我强有力的助力,在它们的推动下我侥幸拿到了校三好和国家奖学金,实现了华丽丽的转变。
大五上,各种奖学金,各种学生工作经历和荣誉证书帮助我选到了心仪的科室和导师。这个时候,有谁会记得我曾经是一个会被淘汰的渣渣,有谁会知晓我蜕变过程中的纠结与挣扎?
我曾经很忌讳谈及自己复读过一年,但现在可以说得云淡风轻,因为足够的优秀已经冲淡了当时浓郁的自卑。学医的路还有很长,我离顶尖医生还有更长的距离,这些荣誉不值一提,只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对你们有所帮助。我能做到,你也能做到!
加缪曾说:“对未来最大的慷慨,是把一切献给现在!”2019,新的一年,figh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