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安的《双子杀手》披着动作片的外衣,讲了一个父亲杀死父亲,放儿子一条生路的伦理故事。
熟悉李安的观众都会有点惊讶,怎么?李安又讲了一个关于父亲的故事?
李安不是说拍完“父亲三部曲”(《喜宴》、《推手》、《饮食男女》),父亲就不再是一个障碍了吗?他早已在影片中完成了对峙、弑父、和解的戏码,父亲的权威与阴影早已被他稀释与融解。那么,他为什么又拍了一部父与子的电影呢?
答案是这次的李安,他的身份不再是一个叛逆、冲动、愧疚的儿子,而是一个父亲,一个等待着被自己儿子杀死的父亲。
李安毕竟是李安,当儿子,弑父时既温情脉脉又狠辣无情。当父亲,他怀着满腔爱意挥刀自杀, 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黑暗的闸门, 放儿子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 冀此让儿子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
李安的儿子角色做得很沉重。
从小在父亲当校长的学校里读书,成绩却不好,高考两度失利,第三年才考上父亲瞧不上眼的戏剧专科,沦落为给人逗乐子的康乐队队员。
后来端起导演的饭碗,父亲更是不赞同,父亲指明的路子是读博士,做教授。
《喜宴》拿下金熊奖时,父亲说:“可以找些正经事做啦。”
拍真正意义上第一部好莱坞大片《理智与情感》时,父亲说:“等你拍到五十岁,应该可以得奥斯卡,到时候就退休去教书吧。”
李安今年65岁了,拿下过两座奥斯卡导演奖,他还没有退休,当然也没去当教授,他还在拍片。拍的还是亏损5.3亿的片。
走在争取父亲认可的这条路上,李安一直是包袱重重,举步维艰。
不管人生的路多么难走,一个人走着走着,角色不知不觉中就会被改变。李安也不例外。
李安走着走着,由一个儿子走成了父亲。那么,父亲这个角色,李安觉得怎么样呢?
李安的父亲角色做得同样很沉重。
众所周知,李安有六年的家庭煮夫生涯,就是每天带儿子煮三餐。
照理说,亲自带大的儿子跟自己是最亲的。李安却为了省钱,在拍《喜宴》时抓儿子当差,昼夜颠倒的拍戏节奏打乱了小孩的作息规律,大儿子从此对电影敬而远之,敬而远之的还有父亲所选择的人生方式。
大儿子如此,那么二儿子呢?
在李安的至暗时刻,他手头所有的项目都莫名其妙的夭折,做足6年家庭煮夫,完全看不到自己的出路。二儿子就是在这时候降临的。于是,他想也许我来到人世的所有目的,就是传宗接代,我存在的理由就是让二儿子来到人世。这个孩子是与众不同的。
不料,二儿子长大,却选了让他大跌眼镜的职业,当一名演员。作为导演,他怎不知演员这个行当,不但要看天赋、资源、努力,更要看运气,靠上帝垂怜。演员比导演更身不由己,更难掌控自己的人生。所以,李安多次在公开场合说,李淳选的这个行当,自己并不支持。
但李安并不是自己的父亲,他更像《双子杀手》里的亨利,对着摆脱掉杀手身份的小克说:“你最好选计算机,我比你更了解你。我要是年轻时有机会选择,就会选计算机。”可是小克拒绝了。“有些路,哪怕是弯路,我也想自己走。”
作为父亲,李安很明白,哪怕是弯路,只要孩子想走,他还是会支持的。
已经活到了65岁,已经荣耀加身,李安还是在拍,而且明知道现在的技术支持达不到,自己拍出来的原片全世界也没有几块银幕可以放映,李安还是要拍,而且,这样拍下去,他是在耗掉自己先前所挣来的一切。他为什么还要这样拍呢?
10月18日,《双子杀手》在大陆放映。我能看找到的是60帧、4K、3D。坐在宽大可躺可靠的真皮沙发椅上,银幕里的光射过来,一直射到我的身边,我抬手去抓,明明握住了,却是个空。
人生也许就是这束光吧,向着光,迎着光,走到底,是个空。
人生也许就是周末午后的电影院吧,你随着影片里的故事一起做了一个不长不短的白日梦,造梦者不惜重金把梦造得真实,以便做梦者身临其境,感同身受。但梦结束了,灯光亮起来,观影者仍旧是恍然起身、怅然若失。
李安执着于120帧,他说那是电影的美丽新世界,那才是电影的真实。的确,威尔史密斯匍匐在草丛中准备射向千米之外时速340公里的火车时,他脸边的狗尾草就是我们惯常肉眼见到的狗尾草,触手可及,真真切切。用CG特效做出来的23岁的威尔史密斯你也完全看不出来那是特效,而是跟51岁的威尔史密斯一模一样的真实的人。以至于有的观景者,直接评论:“什么电影,一点儿特效都没看到。”
是的,李安做到了没有特效的特效,斯皮伯尔格的预言成了真:“未来的电影只需要一张绿幕,连演员都没有必要。”也许这也是李安不赞同儿子入行当演员的一个因素,只要有技术,想让梦露当女主角都可以,演员,是一个在技术面前即将消失的行当。
双皇对决拳拳到肉,有卖点有热点有燃点有爆点,为什么《双子杀手》票房还是不理想呢?赔钱的片大家都听说过,这么赔钱的片还真的少见。2016年《比林·科恩的中场战事》成了该年度最赔钱的五部电影之一,今年的《双子杀手》再次迈入年度前五。
这都是120帧的锅吗?
很多影评者批评《双子杀手》故事弱、剧情直,就连李安也说,这是一部非常贵的片子,所以就没法在剧情上展开,请大家多担待。去掉120帧,就算这是个20多年前的本子,这个故事本身也足够秒杀90%上的影片。李安怎么可能沦落为一个为了技术不讲故事的导演?
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李安说本来以为自己走在前面,就会有人跟上来,不料,事隔三年,第二部120帧还是出自自己之手。他不知道是自己错,还是世界错了。
其实大家都没有错,只是这个世界有自己的游戏规则:快半步者赢,快百步者亡。
李安走得太快了,一头扎进去,顾不上看后面的人走到哪里了。挑战传统的观影体验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何况,就算中国市场80%的影院都放映了60帧,大家也觉得应该比120帧差好多吧,加上放映档期,很多人的脚步就停在了影院外面。
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独怆然而涕下。这也是每个先行者要付出的代价。
说句难听的,不是大师段位不够,是这一波观众不行。李安运掌挥拳,大树轰然倒地,大家满堂喝彩。这是大家想要看到的电影,看得爽、叫得爽,一拳下去血肉横飞,刺激,过瘾,闹哄哄一场戏。
现在,我们看到李安运掌挥拳,却看不到大树轰然倒地,什么?你告诉我们,这棵树其实已经死了,明年发不了芽了?这是传说中的盖世神功。我们不要真正的神功,我们要看的是热闹。要我们明年春天再看真正的结果吗?对不起,我们就只看眼前,只管现在嗨起来,对,我们就是这么短视,就是这么浮躁!
在这个急功近利的世界,李安是孤独的。
只是,就是这样一个世界,我们也仍然需要李安,只有有了李安,才能安慰到每一个隐隐作疼的灵魂。
李安,有你始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