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1. 调整住房和用地供应结构
短短几个字,透露信息却不少。这是国家明确提出土地供应结构的调整,本次松口意味着今后土地使用政策上更加灵活,多规划住宅用地,工业用地向住宅用地转换也不要太死板。
而住房结构调整很多城市已经在推行了,如保障房、租赁房、人才房等,原则是不要让商品房独揽市场,多推行老百姓负担得起的住房形式。
2.三个稳: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
为什么是稳地价房价,而不是“降房价地价”。我们知道,目前房地产信心较弱,监管不希望看到房地产出现太多不稳定因素,而稳定房价地价,遏制房价上涨,为房地产税的出台留出时间和时机。
地价与房价,是麦地与麦子、面粉与面包的关系。摁不住地价,强求房价下跌,必然是不合理的。同时,摁住地价,地方蛋糕不能果腹,不能卖家当换钱了,从“富二代”一下子变成“负二代”,大把花钱(又缺钱)的好日子一去不复返,地方又怎么甘愿舍弃“卖地”大招。
不过问责地方,具体怎么个问责法,监管没说。目前实行的是“约谈问责机制”,而约谈之后还是不能达成预期效果呢,既然已经确立问责机制,是否今后也应进一步设立实际起作用的处罚机制。
1
关于解决房地产问题的根本
房价管控的出发点是好的,不过也是个技术活,房地产几乎天天都在调控,只不过每次风声更大一些。不过,对于中国房地产市场,小债班门弄斧也有几句话要讲,控制问题本质才能避免隔靴搔痒的尴尬。
换句话讲也就是根本矛盾需要解决了,才有可能实现真正的“房住不炒”。
1)首先,房价居高不下、难以调控的根本在于,我国诸多政策相互矛盾、相关体制存在缺陷。土地财政明明决定了土地、房产的民生保障公益性质,而现实却是房地产管理体制完全市场化,土地拍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地方财权事权不匹配问题,又导致地方财力不能自理,对“土地财政”欲罢不能,而缺钱的地方政府大手大脚乱花钱也堪称中国怪现象之一。
完全市场化的房地产管理体制让开发商借机炒高房价,拿到超额利润,进而转嫁到老百姓头上。
2)房地产对GDP的贡献有目共睹,同时也痛并快乐着。而在去杠杆背景下,接下来也要调整产业机构,鼓励实业发展,让房地产退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序列。从而使房地产回归本源,大力发展高科技等行业,真正由大国变为强国。
3)对于房地产市场本身来讲,市场供需矛盾的解决需要房地产管理体制改革先行。可以增加市场参与者,废除当下开发商垄断房地产市场,让国家、企业、地方政府都参与进来。政府管住地,开发商只负责地皮之上房屋的建设与买卖,有条件的企业、社会机构可以租用土地集资建房等。当然这需要土地供应制度的先行改革。
今后几十年、几百年绝不会是房地产的天下,将宝全部押注于房地产产业之上必定会付出代价。而以上根本矛盾解决了,谁又来保证房地产的长治久安,这就涉及到房地产管理体制的完善,包括供需调节、调控机制改革等。
2
关于房地产支撑
现在的中国关心房价、关心去杠杆、关心地方债,却鲜有人关心房地产经济背后的支撑,人口和家庭。
经济学家田高强提示,警惕家庭债务危机及其可能引发的系统性金融风险。
截至2017年,我国家庭债务与可支配收入之比高达107.2%,已经超过美国当前水平,更是逼近美国金融危机前峰值。并且,由于隐藏的民间借贷等无法被统计的部分,实际上中国很多家庭已处于入不敷出的状态,家庭流动性已到了命悬一线的地步。
家庭债务问题其实已经非常严重,逼近家庭部门能承受的极限,对消费已形成挤出效应,致使消费增速连续7年下滑、企业经营活力下降并被动加杠杆,严重拖累了结构性去杠杆的进程和经济发展。更严重的是,该负面效应已经溢出到了企业和金融系统,加剧了企业经营不善和银行系统脆弱性,加大了系统性金融风险和经济下滑发生的概率。
而房地产正是中国家庭加杠杆的主力军,中国家庭债务崩盘,首先倒下的就是银行和房地产。君子务知大者远者,小人务知小者近者。中国人自古具备深谋远虑的品格,到今天依然不能摒弃。
还有一个奇怪的现象,中国家庭都不生孩子了。
小债曾在一则评论中看到,某西北公务员,不到30岁,月收入几千块,给谈了多年的女朋友洗脑灌输不要孩子的思想。为什么?养不起!公职人员尚且如此,福利保障不如这位公务员的人多了去了,又要多少人敢肆无忌惮得行使人性固有的权利。头胎都不敢生了,甭说二胎了。前两天一位三四线城市的妈妈二胎怀了双胞胎,但家里账户存款为0,这孩子要还是不要?
本来生孩子是一个家庭的事,慢慢变成国家大事了。现在用不着计划生育,大家都不敢生了。尽管政策一再鼓励,教育、医疗、房价三座压在中国人民身上的大山不除,老百姓生计都成问题,哪敢再生二胎。生多胎几乎成了有钱人的专利。
不要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铁血计划生育,画饼充饥二胎鼓励,人口政策也应从长计议。
从长远来看,人口政策将关乎经济政治社会等多层面,房地产更不在话下。人口都减少了,市场供需关系变了,谁来拉动消费?
3
关于房地产税
过急过早出台不一定是好事。
房地产税由各地方政府来收是大概率事件。
实行房地产税后房价不一定会降,光靠房地产税管住房价可能性不大,
但土地财政会逐渐弱化。
开征房地产税法的初衷是为了老百姓买得起房子,而事实是否为事与愿违还要看市场供需和地方政府开发商的配合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