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去过非洲的人,
心中都有一片独特的非洲:
每一个了解非洲的人,
或多或少对非洲都有自己的疑问。
为什么中国援助了非洲那么多年,非洲依然很穷?
为什么非洲一直那么乱?
为什么大多数非洲人都信教?
志愿者帮助非洲的正确姿势是怎样的?
从今天起,小编将陆续推出《帮助你理解非洲的……》系列文章,将从书籍、电影、音乐等角度挑选出与非洲有关的题材。相信在读过这个系列的文章之后,你会拥有更丰富的维度来思考心中的疑问。
第一期推出的是《帮助你理解非洲的十本书(社科类)》如下:
1.《贫穷的本质》
印度和法国的两位经济学家用15年的时间收集大量数据和事例,试图回答两个问题:为什么会有贫穷?怎样摆脱贫穷?
在第一个问题的答案中,作者从食物、健康、教育、人口方面给出研究结果,并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时针对性地给出对策:需要在保险、贷款和储蓄、就业机会、政治与政策方面给穷人提供保障,使他们避免陷入“越贫穷就越无法为明天考虑,进而导致更加贫穷”的“贫穷陷阱”。
这本书打破了我的一些思维误区和狭隘之处,让我认识到援助并不一定能帮助别人,外部的快速干预可能不如内部的缓慢自由发展,穷人之所以穷的三大原因:意识形态、无知和惯性很难被改变。
2.《贫困与饥荒》
一直很喜欢商务印书馆的《汉译世界学术名著丛书》。这本《贫困与饥荒》不是一本容易读懂的著作,但概念精准、定义明确,从学术的角度给出贫困的概念和识别,以及饥荒是如何产生的。
书中专门用一章描述了埃塞俄比亚的饥荒,引人思考如今仍然正发生在非洲的饥荒现象。书中并没有给出建议,但我想每个读完这本书的人都会深思:我们能为贫困和饥荒做些什么?
3.《逃离不平等》
2015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的作品,被《福布斯》评为2013年最佳图书。同样是中信出版社出版,同样是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贫穷,与《贫穷的本质》不同的是这本书作者聚焦的是健康和财富的不平等。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逃亡,是挣脱贫困与死亡的逃亡。在同一起跑线上出发的几千年之后,不同地区之间的差异之大却前所未有。若不是看统计数据,很难相信有的国家人均寿命已经达到80岁,而有的国家还在30多岁挣扎。
为什么生活改善时并非所有人都因此受益?为什么经济增长成果没有被平等享有?在援助过程中掺杂的政治因素和其他动机起到了反作用?未来人类社会会更加平等吗?这是本书的后半部分试图回答的问题。
4.《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
在世间所有知识中,卢梭认为最有用的就是“人”的知识,“认识你自己”是他信奉的神谕,他也因此写了不朽的《忏悔录》一书来剖析自己。
这本书中卢梭的观点很尖锐:人类的进步史也就是人类的堕落史,私有制的确立是造成人类不平等及其后果的关键。卢梭认为在奴隶社会之后、私有制出现之前的自然状态是最幸福的状态,而现代社会的痛苦总量是大于幸福总量的。
书中的观点值得我们思考:中国的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条件世界领先,可是人们幸福吗?在最新的全球幸福指数报告中,中国反而落后于一些非洲国家排名80多位,为什么呢?信息时代人与人的关系渐渐疏远,非洲人的热情与亲密是不是值得我们学习?
5.《枪炮、病菌与钢铁》
这本书可以看作是从演化生物学的角度来描述人类社会发展史。作者从“为什么白人制造了那么多货物并运到新几内亚,黑人却没有自己的货物呢?”这个问题着手,考查了从人类发展伊始到现代社会的状况,从粮食传播、地理因素、动植物的驯化、疾病传播、文字演变、科学技术等方面解释了“为什么现在的世界是我们看到的这个样子”,强调了环境因素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在书的最后一章《非洲是怎样成为黑人的非洲的》中,作者从民族分布和迁徙、语系、传统种植的作物的角度概括了非洲的历史,对了解非洲发展很有帮助。
6.《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
“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普遍的、重要的和危险的冲突不是社会阶级之间、富人和穷人之间,或其他以经济来划分的集团之间的冲突,而是属于不同文化实体的人民之间的冲突。”
作者把全球文明划分为: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东正教文明、西方文明、拉丁美洲文明以及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这些文明之间的遭遇、冲击和相互作用将主宰全球。
从去年的巴黎恐怖袭击事件引起的对伊斯兰文明扩张的讨论来看,作者关于文明冲突的观点很有预见性。
7.《国家为什么会失败》
很多关于人类发展的观点都认为气候、地理特征、食物等自然因素导致了不同地区发展程度的差异,但本文作者主要从“人”的角度,认为人为的政治和经济制度对经济发展起到决定性作用。
作者通过对典型国家的社会状况进行分析,回答了诸多充满争议的问题,如中国还能继续高速发展吗?美国的霸主地位保持到何时?政治如何决定制度,制度又如何影响发展?非洲很多国家虽然努力但还是失败的原因何在?
8.《国富国穷》
本书在《国富论》的基础上,将地理、历史、科技、哲学、宗教、国际政治和传统文化等因素糅合在一起,多层次地分析了财富创造、国家兴衰更替的根本原因,提出了人类应该吸取历史教训,创造性地走出一条“人——自然——社会”协调发展的新路。
历史事件有其偶然性,但在一个个偶然背后的利益驱动却是必然的。“只有商人比军队跑的更快”,或许经济利益的驱动是国家兴衰更替的源动力。
9.《非洲内幕》
这是《世界文明传承系列》图书的非洲部分,回顾的是非洲各国独立前的动荡与悲情。
本书像一幅巨制画卷,展开后能看到撒哈拉的骆驼、摩洛哥的古城、班图人的巫术、东非的动物,也能看到苏丹的皇室、阿拉伯世界的信仰、种族歧视的前因后果、欧洲制度的影响。穿插在其中的是对妇女权益、奴隶制度、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的探讨。
10.《非关系国际贡献论》
去年习大大的访非掀起了新一轮的“非洲热”,也引发了中非关系在世界范围内的激烈讨论。
本书驳斥了西方关于中非关系的误解和攻击,列出了中国近代在非洲做出的种种贡献以及背后的动因,为非洲提供的帮助的有效性以及继续合作的必要性。相信读完本书后,你将有充分的理论基础对于中国在非洲的“新殖民主义”的论调进行驳斥。
最后引用《枪炮、病菌与钢铁》中的一句话:
不管你事前读过多少关于非洲的书,
一旦你身临其境,
你对那里的第一个印象使你感到不知所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