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3):心理舒适区——如何识别改变的障碍

这节课继续讨论,行为改变为什么那么难?

上节课讲了: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并通过强化,把它变成新习惯。 这听起来很简单,但在生活中却很不容易实现。 为什么?因为旧经验太牢固。所以要破除旧经验,就必须理解它的工作原理。 这节课讲的是让旧经验根深蒂固的最重要的心理机制——心理舒适区。

心理舒适区的本质:熟悉的应对方式 平时经常会听到,要有所改变,就要走出心理舒适区。 可是,什么会是心理舒适区呢?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会想,“舒适区,就是舒适的环境嘛。” 比如,有人在小城市找了一份安稳的工作,虽然没有太大的成就感,但压力小,比较舒适,所以就不想在挑战自己、突破自己了,这就是心理舒适区。 这样理解不完整。 首先,心理舒适区并不一定意味着舒适。

 举个例子,人们一般认同外面的世界要比监狱舒适。可是在电影《肖申克的救赎》中,老布就不这么觉得。 老布在监狱里关了50年,这几乎是一个人的一生了。当他获知自己讲刑满释放时,不但没有满心欢喜,反而差点精神崩溃。因为,他太熟悉这座监狱了,适应了这里的生活,离不开了。 为了能让自己在监狱里呆在,老布不惜举刀杀人。再一次出狱的时候,他甚至选择了自杀。 监狱这个环境,虽然不舒服,但这是老布的心理舒适区。 从老布的例子可以看出,有时候,一个人处很痛苦、很艰难的环境中,仍然不愿改变,这也是一种心理舒适区,因为熟悉它。 其次,心理舒适区也不意味着熟悉的环境。

陈老师一个朋友,有一段时间觉得自己生活过的不好,希望能有所改变,所以想换个环境,先去国外读读书。他想听听陈老师的意见。 (生活遇到瓶颈,想换个环境从新开始,是很多人的想法) 陈老师跟这位朋友说:“出国长长见识挺好的。可是,改变熟悉的环境,并不意味着,就能改变了。” 有一些人,换了个地方,换了个工作,马上就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也有很多人,去过很多国家,做过很多工作,却一直没有什么改变。 我们每个人都带着自己常常的过去,这些过去不在环境里,而在我们的头脑里,在我们的所思所想中,在我们和环境的互动中,如果这些不改变,只是改变环境,是没用的。 所以真正的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我们熟悉的应对环境的方式。 走出心理舒适区,说的不是我们走出熟悉的舒适环境,而是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 只有改变我们的应对方式,才算真正走出了心理舒适区。 那么什么是应对方式呢?

所谓的应对方式,就是指我们怎么处理生活中那些困难的事情。 心理学上有一个常用的“应对方式量表”,归纳了六种常用的应对方式: 1 解决问题; 2 自责; 3 求助; 4 幻想; 5 退避; 6 合理化。

对人们来说,应对方式有两层含义: 第一层,行为上的应对,也就是对具体事情的反应。 例如:遇到危险,选择战斗还是逃跑;在工作上遇到可能的任务,选择解决问题还是拖延。 第二层,对内心情绪应对。 例如:妈妈带孩子去动物园看狮子,孩子看到狮子会害怕的。 A小孩哭着说:“我要回家。” B 小孩一言不发,但是腿在瑟瑟发抖。 C 小孩看来一会,问妈妈:“我能不能对它吐口水。” 这个例子中,三个孩子都害怕狮子,但他们应当害怕的方式却不一样。这是对情绪的应对方式。 心理舒适区带来的控制感 心理舒适区是人们最熟悉的、最常用的应对环境和问题的方法。

心理舒适区到底有什么好处,让我们如此依赖,明明想改变,却总也改变不了呢? 简单的说,它带来的好处就是控制感。 “控制感”是我们人的基本需要,是安全感的主要来源。 人们大部分应对方式,最初是应对焦虑的。人们越是感觉自己受到了威胁,感到焦虑,就越想要控制感,越会抓住自己的应对方式不放。 而走出心理舒适区意味着,你放下了原来应对焦虑的武器,从新面对焦虑,采用新的适应办法,这是情感大象很难接受的。 所以,对焦虑感的回避和对控制感的需要,经常会让情感大象重新回到它所熟悉的应对方式。这就是我为什么改变这么难?

有一个来访者因为焦虑来找陈老师。 她的丈夫之前在国外深造,为此,他们异地了六年。最近,丈夫回国了,到了上海工作,她也跟着搬到了上海。 但是,她最近一直纠结,是回到原来的城市还是继续留在上海。她觉得是工作的原因。随着讨论的深入,陈老师发现,到上海发展的机会和前景比留在原来的城市好。她也认同这一点。 那她为什么还要执意回去呢?她叹了口气说:“担心丈夫和她离婚。” 陈老师知道他们最近才结婚,于是问她:“你和先生的关系不好吗?” 她说和先生的关系和恩爱。 陈老师又问:“是你们的生活有什么可能吗?” 她说没有,都很好,可就是感觉不安。 后来,他们聊到了她的童年经历。原来,她从小和父母聚少离多,父母忙着做生意,经常不在家。 她印象最深刻的一个场景是:有一次,他坐在家门口,孤孤单单地等在县城做生意的爸妈回家,天一点点的黑了下来,父母也没回来。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 陈老师问,是怎样适应这种分离的。她说不知道,慢慢地就习惯了。 陈老师认为,这是一个让人焦虑的场景。如果不发展处一种特殊的应对方式,她是没法习惯的。 回来,读大学,她有了男朋友,别人总觉的异地恋不靠谱,她却很适应。 其实那时候,她在心里想的是:反正有一天他会离开。 但爱情最终战胜了时间和距离。今年丈夫学成回国,他们结婚了。可是,当两个人真的在一起的时候,她却感觉不安,开始纠结要不要回原来的城市,从新开始两地分居的生活。 而且,她的头脑里发生了巧妙的转换,直到说起这段,她还以为自己纠结的是哪个城市更有利于她的发展。 (她已经有了一种特殊的应对方式,来面对亲人和自己相聚的不确定。“我在等待,你却不回来”这是多么让人难过的事情,而且,即时你和我在一起,我也不确定你会不会走,如果你走了,我又将面对孤独,那是多么艰难呀。既然如此,那我是和你分开吧,没有了期望,就没有希望,也不会有希望的破灭。于是,我依然用以往的方法应对新情况,总想着这回到一个人的空间,那样会感觉安全些。这就是我的心理舒适区。) 陈老师问她,现在的生活怎么让你不安了。她说,好是好,可谁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不好的事情,彻底破坏现在的一切。 这个来访者因成长经历发展出来的应对方式是:不对关系抱有希望,随时准备离开,过一个人的生活。以逃避焦虑,获得掌控感。 这种方式不适用两个人在一起的生活,而适应处理两个人不在一起时所产生的分离焦虑。 为了配合这种方式,她宁愿选择两地分居。 因为这种方式她最熟悉、最常用,能让她有控制感、安全感。 这是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我们会用自己的应对方式构建生活,而不是根据生活选择一种合适的应对方式。 这位来访者的新环境,已经不需要她这么焦虑,而她还在为分离做准备。这是很多悲剧的来源。 这里,陈老师让大家思考一个问题:如果来访者的爱人也是用类似的应对方式会怎么样? 那他就很容易,把她的犹豫解读为要离开的信号,他也会为分离做准备。这样,分离的焦虑就会变成现实,两个人真的会越走越远。 幸运的是,丈夫对他们的关系很有安全感。他觉得两地分居的生活不是常态,两个人在一起才是常态。 这也是丈夫的心理舒适区,所以,他包容了她的不安。 为了逐步改变她的应对方式,有一次,陈老师把来访者和她的丈夫都请到咨询室,一起给妻子的焦虑起了个名字,叫“小闹钟”。 当妻子再不安、想离开时,她就会告诉丈夫:“我的小闹钟又响了。” 丈夫会轻轻地拧妻子的耳朵,假装把它关掉。 最终,妻子决定留在上海。 离开咨询室的时候,她跟陈老师说:“您知道吗?不只是感情,以前,如何好的东西,工作、荣誉、生活,我都不敢要,哪怕得到了,我也觉得不安,觉得这不是我的。现在,我慢慢开始不那么想了。” 觉得自己配不上好东西,也是一个心理舒适区。 而她开始走出自己的心理舒适区,用新的应对方式生活。这并不能保证她和丈夫今后不会分离,没有人能保证。但,新的应对方式,能够让她享受现在的幸福和快乐,并从中积累新的经验。这就是改变的意义。

总结 这节课,讲了什么是真正的心理舒适区。知道了心理舒适区的本质是熟悉的应对方式带来的控制感。正是对控制感的需要,让我们难以改变。

你可能感兴趣的:(陈海贤自我发展心理学笔记(3):心理舒适区——如何识别改变的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