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尼克陈
来源 / 盎司财经
命运的轨迹总是惊人的相似,当乐视网因一系列“身背巨额债务,优质资源流失、财务出现巨亏”的经营积弊,不得不最终按下退市的“休止符”时,作为乐视“深度模仿者”的暴风集团,亦陷入到相似的“弹尽粮绝”危局中。
日前,随着暴风集团因“巨亏超10亿元”录得上市以来表现最差业绩之时,一份由深交所草拟的问询函突然接踵而至,其问询内容直指年报披露中出现的10大问题;与此同时,暴风又因未履行此前达成的“股份回购义务”,而接连收到光大证券索赔约7.5亿元的起诉书。尽管,暴风集团事后已就监管质疑做出了正式回应,但“经营困境与索赔重击”无疑将使得暴风集团岌岌可危的财务困境雪上加霜。
从当前形势观察,暴风所披露出的经营窘境与乐视极为相似;在此之前,暴风曾通过深度模仿乐视“生态化反”力图通过“暴风全球DT大娱乐”构筑起包括暴风魔镜、暴风影音、暴风体育、暴风TV等多个业务模块;最终,这些战略设想非但没有成功,反而纷纷成为一个个制造危局的“压山石”。
暴风经营陷入“弹尽粮绝”
根据深交所问询函的相关要求,暴风集团需要详细解释年报披露中的10大疑点,涉及到上市公司从当前经营到业务模块等多个细节。
盎司财经梳理发现,相关问询函内容从暴风集团2018年披露的财报数据入手,以上市公司2018年度大额亏损、净资产为负值及会计审计报告所出具的保留意见作为“切入口”,让暴风集团详细解释造成当下经营困境的最终原因。其中既包括暴风智能的商誉减值测试问题,亦涵盖暴风智能与暴风魔镜所涉及的资金真实性意见;此外,暴风因收购MPS陷入的经营困境,及旗下互联网电视业务、广告业务、网络付费业务、管理费业务、软件推广业务大幅下滑,亦成为监管机构关注的重点。从目前来看,尽管暴风已对相应问询做出了详尽解读,但其结果却难掩上市公司业绩与生态建设中所暴露出的经营困境。
根据暴风此前公布的年报数据披露,上市公司2018年实现全年营收11.23亿元,同比下降41.34%;归属母净利润亏损高达10.9亿元,同比减少2076.34%,这也创出暴风自2015年上市后的首次巨亏。日前,根据暴风集团发布的2019年第一季度业绩预计,上市公司再度亏损1283万-1783万元,尽管亏损额较去年同期2954万元有所收窄,但作为创业板上市公司的暴风已濒临退市边缘。
此外,暴风当前仍承受异常严重的现金流压力与债务问题;根据相关财务数据披露,截至2018年,上市公司货币资金仅剩1020万元,较年初1.732亿元相比,同比下跌94%,一季度账面资金更是仅剩631万现金。而且,暴风当前已经严重资不抵债,相关净资产为-8.5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惊人的168.69%,公司大股东冯鑫亦累计质押上市公司股票6705万股,占其持股总数的95.35%,当前的暴风无疑已到“弹尽粮绝”的紧要关头。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究竟为何沦落到如此这般境遇?引发盎司君极大好奇。根据盎司财经观察,暴风集团所面临的经营困境,既与上市前后的市场定位及发展路径密切相关,也与其对于乐视般“蒙眼狂奔”动辄对热门业务大笔烧钱,需要外界源源不断进行“输血”的商业模式紧密相连。
众所周知,暴风被大众所熟知,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当年“暴风影音”的成功;凭借免费视频软件所创造的服务与用户积累,暴风曾长时间依赖“广告收入”支撑起公司发展的前行动力。相关财务数据显示:公司上市前的2014年,暴风营业收入为3.86亿元,其中广告业务一项便获取3.43亿元,占到当年公司营收近九成。
然而,随着暴风2015年3月成功登陆A股,顶着“乐视第二光环”的暴风在连续收获32个涨停板之后,仅依赖于广告一项收入的商业模式,显然无法支撑起高达360亿元市值的上市公司,长此以往其“泡沫破灭”也仅是时间问题,只有让自身变成“下一个乐视”才能支撑起上市公司如此高的估值。
随即暴风开始乐于借助“风口”概念进行布局,对比乐视贾老板的“生态化反”,暴风亦统业确立了与之相匹配的“暴风全球DT大娱乐”战略,意图通过布局多个业务模块,建立起优势壁垒。然而,“暴风全球DT大娱乐”战略布局项目异常繁复,看似眼花缭乱其结果实则乏善可陈。
生态打造饱尝“乐视般”苦涩
尽管,为了迎合资本和市场的追捧,暴风曾期待快速通过“暴风全球DT大娱乐”确立自身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以期完成“乐视第二”的再造,但最终结果却饱尝“乐视般”苦涩。
时间回溯到2016年5月,暴风在上市仅一年后,便将上市公司名称由暴风科技改为暴风集团,以坚定对于打造“自身生态”的决心。根据公司制定的相关战略,依托“暴风全球DT大娱乐”暴风将对虚拟现实(VR)、体育、影业、电视等多个方向进行战略布局,从而带动包括暴风体育、暴风TV、暴风魔镜、暴风秀场相关业务进行全方位发展,以期建立“广告+产品”的盈利模式。事实是,随着这些“风口式”热门概念的陨落,暴风对于这些业务布局大都以失败告终。
在暴风集团上市之初,正赶上市场对于“VR风口”红极一时;为此,暴风期待通过“ALL in VR”取得先手,随即开启引人注目的暴风魔镜战略;如今再看,暴风魔镜的VR概念显然被时间证明是个“伪风口”,但却造成了暴风魔镜成为暴风集团“最核心且最烧钱”尴尬地位的困局。
尽管,暴风魔镜曾在B轮融资时,成功将中信资本发展为重要股东。然而,原定于2020年生效的“对赌协议”,却因中信资本“突然撤场”而陷入被动,甚至还一度引发暴风股权冻结危机。目前,暴风魔镜业务已经“瘫痪”;在此之前,暴风曾对外披露,已对暴风魔镜的母公司北京魔镜计提1.04亿元的权益性投资减值,及7213万元的坏账损失,原因是北京魔镜“经营困难且资不抵债”。
与VR业务命运相类似是,暴风对于进军影视、游戏、海外三大市场的打造均以失败告终。“以乐视为师”暴风曾希望以31.05亿元的价格,收购包括甘普科技100%股权、立动科技100%股权、稻草熊影业60%股权在内的三家公司,以期建立起自身影视、游戏等生态,为“暴风全球DT大娱乐局”战略奋力一搏;最终,随着该笔收购方案被证监会否决,暴风集团对于此类业务布局宣告失败。
直到2017年,尽管暴风仍对外宣称“暴风魔镜、暴风影音、暴风电视”三大业务的重要性与支撑力;但令外界感到唏嘘的是,除了暴风魔镜业务的垮塌,暴风影音市场份额亦逐步开始萎缩;尤其在“网剧、自制剧”异常火爆的当下,如果免费模式不能有效确立差异化优势并保持市场领先地位,用户的转向与获客困境将很快吞噬平台吸引力,从而导致产品被逐步淘汰并丧失自身盈利模式。
当前,暴风唯一期待并希望获取用户价值的“入口”仅剩暴风TV,正如“乐视电视”成为乐视丧失竞争力的最后棋子;而从结果观察,这一“硬件+广告”的“入口”模式同样难堪大用。
暴风TV彻底沦为“鸡肋”
此前,暴风集团曾在公布的年报中,对“互联网电视业务”做过深刻解读;暴风期待将暴风TV业务打造为拥有最强竞争力的“入口”级产品,并将广告业务、暴风电视硬件收入、网络付费服务三个核心板块作为未来业务发展的绝对基石;按当前发展来看,该模式显然已沦为“鸡肋”。
众所周知,此前国内彩电业已正式进入全面智能时代,电视在硬件参数配置上实则大同小异,电视内容成为构建自身竞争力的第一要务,而市场争夺的重点亦基于内容的差异化、多元化、丰富程度等维度上去谋局;然而,暴风对于内容生态的打造却遭遇波折,甚至将自身拖入到一起股权转让纠纷诉讼中。
2016年,暴风集团发布公告称,子公司暴风投资与光大资本签订合作框架协议,约定与光大资本及其关联方设立产业并购基金的方式,出资47亿元收购MPS股东手中65%的股权,按照暴风集团与光大方面签署的《股权回购协议》,相约暴风一年半内最终完成对光大手中相关股权收购。
相关资料显示,创立于2004年的MPS公司是一家运营分销全球体育赛事版权的公司,拥有的版权资源涉及足球、橄榄球、网球、篮球、赛车等多个体育领域;可以预见的是,MPS的成功收购并运营无疑将成为打造暴风TV“入口”的最佳“抓手”。
然而,收购后不到三年,MPS就遭破产清算,暴风集团当前境况早已不复往日,无力兑现当初承诺。日前, 暴风集团发布公告称,光大已将其告上法庭,要求暴风赔偿回购股权损失加利息,合计超7.5亿元人民币;以暴风当前的境遇,这一赔偿或将成为“压垮驼峰的最后一根稻草”。
除此之外,暴风TV当前的经营情况亦变得极度凋敝,尤其是面对资本市场的寒冬以及与老牌和新兴电视厂商的竞争时,暴风电视并为脱颖而出,反是亦步亦趋的步入乐视电视的发展轨迹。
根据2018年报显示,暴风电视毛利率仅为-31.97%,营业收入同比下降-29.76%;此外,暴风电视产销量分别下降-48.12%、-17.53%;与之相对应,暴风电视的广告业务收入重挫-66.74%。对此,有业内人士对于盎司财经表示,对于暴风电视而言,现在是“卖一台亏一台”,这也证明了暴风互联网电视走进“死胡同”。
对于暴风集团而言,从模仿“乐视”那一刻起,其发展历程注定将很大程度“烙下乐视印记”。尤其是,当追逐市场热点与炒作概念的“风口”已逝,任何依靠“讲故事”、“伪需求 ”、“卖弄资本”的商业模式,最终都难逃“泡沫”破裂后从高空跌落的命运,根据当前发展情况推演,暴风最终能否摆脱掉乐视退市的“命运禁锢”似乎仍属未知,当其结果注定难言美好。
推荐阅读
商务合作请联系QQ:800062661、492120936
投稿邮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