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兵买马
创业之初,当所有的想法都已经就绪,资金都已经到位时,我们开始招兵买马,准备大干一场。然而令我们预想不到的是,这一招聘,就招聘了2个月,而我们只需要2个人。
为什么招聘两个人,需要2个月呢? 我们到底踩了哪些坑?
快速开始
模糊的招聘需求
我们希望招聘两个职位,一个是php工程师,一个是cocos creater 游戏工程师。 招聘这两个职位,只是因为之前外包商留给我们的产品,是用PHP 和 cocos creater 做的。 至于具体的招聘需求,则非常模糊,所以只好到网上抄了一些职位描述,就开始招聘了。当时在脑子里想的就是快。
招不到人
从后来的招聘过程中,我们了解到 php 工程师在市面上非常少,因为php语言早就开始走下坡路,虽然在编程语言排行榜上,php的排行依然是第7名,但事实上,市场上可用的php 程序员并不多。 偶尔也有简历投过来,基本都是初级水平。
而cocos creater 由于技术太新,市场上相关的从业人员非常少。 几乎没有人投递简历,而即使我们找了猎头公司,也告诉我们市场的候选人非常少。 cocos 公司有一款比较老的产品叫cocos2d,虽然编程语言不一样,但是基本的理念是一样的, 因此,在后来实在找不到人的情况下,我们也考虑招聘一个 cocos2d 的程序员,然后过来学习 cocos creater。
招聘招到怀疑人生
虽然候选人很少,我们还是在积极寻找,每个候选人,都会先进行一个电话面试,先通过电话的方式了解一下候选人的技术水平。 电话的方式可以很好的节省成本。
在技术招聘模板中,有一个问题,是 “php 的垃圾回收机制是如何工作的?”
在面试了将近20个候选人之后,我发现只有2个人说自己了解过,再细问,发现这两个人也只是听说过这个概念,并不清楚其工作原理。于是,我不禁开始怀疑自己,这个问题是不是问的太难了? 这个问题是不是不重要?难道是我要求太高了?
回过头来想想,垃圾回收机制是一个非常基础的概念,如果连这不了解,说明这个人不思进取,只满足if else 编程, 又能指望他的水平有多好呢?
然而回到现实,我们能找到的所有候选者,竟然没一个人能说出其工作原理的。我没有能力也没有时间搞清楚为什么,我们选择了接受现实。于是我们开始接受回答不出这个问题,而其他问题回答的还不错的候选人。
被放鸽子
就这样,我们找到了一个候选人,小庆同学。小庆同学回答问题很实在,不懂的就说不懂,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他的离职原因是因为主管不太懂技术,又喜欢插手很多技术问题。介于他的薪资要求比我们预算还低一些,我们很快就向他发了offer, 并且得到了小庆的确认。
在入职的当天早上,我们收到了小庆的电话, 说不过来了。 他人现在在地铁上,正在转站,回他之前的公司, 因为之前公司的老板承诺换掉他的主管,并且给他加工资。
就这么被放了一次鸽子。 后来有电话过去,再去争取一下,对方也表示抱歉,最终还是没能过来。
招聘放鸽子或者被放鸽子,其实挺正常的。 想一想,你自己找工作的时候,也不会只拿一份offer吧,一定是找到尽可能多的offer,然后再去选一个,那些没被你选中的公司,就被放了鸽子,不是么?
如何反放鸽子
被放鸽子,怎么解决?其实是因为我们没有经验,一个offer发出去,就不再招聘了。所以解决方案也很简单,只要人员没有入职,就不要停止招聘,有合适的候选人,都发offer。
有人就会说了,你只有一个职位,发了多个offer出去, 如果候选人都来入职怎么办? 那就都招进来,然后分派任务,做的好的留下来,做的不好的就辞掉。
又会有人说了,这是不是太残忍了? 是不是对候选人不负责任? 可是想一想,你如何对公司负责呢? 被放鸽子是因为候选人天然需要多份offer,而公司为了消除这种不确定性,天然会发多份offer。
招到一个不靠谱的人 - 一个教训
急切希望招到人开始开工,我们在压力下,招聘了其中一个候选人小羊。小羊同学技术算是初级偏上,维护当前软件会有点吃力,好在人比较积极,由于没有更好的人选,于是我们录取了小羊。
小羊入职之后,我们发现坏了,他的学习能力非常差劲,还喜欢为自己搞不定的事情找理由,所以交给他的事情,能2天没有任何进度,也不向上汇报问题。 这时候,我意识到,我们面试的时候,只关注了候选人的技术能力,而缺乏对性格和软技能的评估。
最终在入职不到一周之后,我们解雇了小羊,并认真写了复盘总结。这一次复盘的最重要的收获是: 考察候选人的综合素质,而不仅仅是编程能力。
不靠谱的人,并不知道自己不靠谱
在解雇小羊的当天,小羊跟我们说:“没有能够满足公司的需求,我很抱歉。“
听到这句话,我惊了一下。我这才意识到,其实候选人并不知道自己是否可以胜任工作。 在这几天的工作中,我是能够明显感知到他的能力欠缺的,然而他自己可能看不到这些,并不知道自己胜任不了当前工作。
对于招聘到小羊这样的不符合需求的候选人,我们也有很大责任。既然候选人不符合要求,作为企业却把他招进来了,最后还是要解雇掉,浪费了双方的时间。 我也感到很抱歉。
形成招聘制度
在小羊同学身上花了几千块钱买了一个教训之后,我们增加了一份软技能考察清单。着重考察候选人的学习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合作能力和适应力等等能力。 这些看起来虚的很的能力,现在看起来是如此实在,因为一旦犯错,付出去的钱都是实实在在的,一点也不需。
同时我们也形成了自己的招聘制度:
第一步,HR初步筛选。HR问几个基础技术问题,判断基本情况。
第二步,电话面试。 只问技术问题,从入门问题,到高级问题逐步深入,测试出候选人的技术能力级别。
第三步,现场面试。 着重软技能的面试,以及候选人的离职动机等等。
形成这样一套体系之后,对于公司想要什么样的人,就有了一个非常清晰明确的可执行需求。
再一次被放鸽子 - 又一个教训
经过调整之后,我们找到了一个非常不错的候选人小李。小李技术过关,软技能方面也很不错,我们发了offer。 由于是国庆节,放了7天假,小李表示要考虑一下,4天之后,小李跟我们说,他愿意过来,国庆假期过了就可以入职。我们非常开心。
夜长就会梦多,小李在国庆节最后天假打电话跟我们说,他要去苏州一家公司,因为对方是做云计算的,更符合自己的职业规划。 后来我才想明白, 为什么小李在我们发offer之后,没有立即承诺下来,而是说要考虑一下。 他实际上是在等苏州公司的offer,等了4天,发现对方没有发offer过来,就勉强接受了我们的offer, 而苏州公司在国庆假期的后面几天竟然发了offer出来,于是小李就只能和我们说抱歉了。
这让我明白,我其实并不了解候选人的需求。我们单方面评估了技术,评估了软技能,就是没有评估候选人的需求。 只有候选人的需求和公司能够提供的机会匹配,才会达成最后的合作。
简历无法看出一个人的能力
面试了2个月之后,逐渐发现,从简历中,无法确定一个人的实际能力。我所知道的原因有这么几个
简历中写的内容,并不一定真实。这并不一定是候选人有意为之,而是候选人本人也不知道什么是熟练使用。 比如简历中写熟练使用GIT,实际上,只是用GIT上传代码,连合并分支都没做过。
简历中的项目经验,并不能反应实际情况。 我看过一个候选人参与过很多项目,后来一问才知道,对方公司是一个外包公司,这些项目都有参与过,改改Bug而已,对于项目内核部分,一概不了解。 这样的项目经验,跟没有真没啥太大区别。
简历中的项目职责也不能依赖。项目经验不能相信,那项目职责部分,总归能相信了吧。 其实也不尽然,有的候选者将一个项目的职责写的很多,很细,很强大。 有的候选人,在项目中负责过需求调研,需求文档编写,数据库设计,接口设计,编码,甚至是测试和运维都负责过,可以说是一个全能选手了,但面试一问才知道,只是参与过这些过程,跟主程后面打打下手,处理一些边角工作而已,整个事情根本不是他全权负责的。
工作年限只能用来参考。 面试了一个将近8年工作经验的候选人,发现他的技能只不过跟毕业两年的小伙伴差不多,这就是常说的,1年经验,然后用了10年。 他们和刚毕业的时候,能力差不多,这些年也并没有任何提升。
既然这样,简历不是没有什么用了吗?
实际上,还真的是这样,从简历中, 我也只能确定,候选人曾经从事过哪个行业,了解过相关技术,仅此而已。至于做到何种程度, 简历上几乎是完全看不出来的。 于是我可以在1分钟,甚至30秒内看完一个简历。 因为我要过滤的信息非常少,只是通过简历的描述,来确定候选人是否从事过
自由的另一面是责任
以前是帮企业招聘,招聘的需求都是领导分下来的,招聘目标也仅仅是帮助自己分担一下工作压力。
当自己创业的时候,没有人给需求,对于要招聘什么样的人,我们有绝对的自由。 然而自由并不意味着你可以为所欲为,对于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是企业战略决定的,企业战略则是创业的目标,这都是一脉相承的。 我们需要做的是发现能够满足企业战略目标的需求,并且按照需求去招聘,比打工的时候,还多了一个发现需求的步骤,实际上是承担了更多责任了。
随着自由而来的,是更多的责任。就像一个人脱离父母,走向社会的时候,看起来是获得了自由,但同时得承担起养活自己的责任。
后记
今天刚好听到得到李翔商业内参提到的公司招聘时容易犯的4个错误。4个错误,我们犯了3个。 在别人眼里,坑很明显,而在当局人眼里,是看不到自身的缺陷的。 就像小羊看不到自己不符合公司需求,就像我看不到招聘中的这些坑。唯有自己亲身经历过,自己思考过,才是一个真实的认知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