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 丹儿 邂逅社工
个案会谈是指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面对面的、有目的的专业谈话,也称为个案面谈。
在初次面谈的过程主要是社会工作者与服务对象建立专业的合作关系,社会工作者在初次会谈中的工作重点是创造一种宽松的、信任的谈话氛围,让服务对象能够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主要目的是帮助社会工作者收集服务对象的相关资料,以便对服务对象的生活状况或者服务开展状况做准确的判断。
本次想谈的是社工在介入家庭暴力个案的初次会谈中则需要掌握相关的服务技巧及注意事项,主要整理如下:
一、根据家庭暴力个案得来源及初步情况先做预判
由于家庭暴力本身具备一定的隐秘性,往往不易被发现,但家庭暴力由于也存在反复性,一方难以忍受或者受害者主动求助意识增强后,受害者会先向派出所求助;也存在部分是有严重的争吵,报警后派出所展开介入而被发现的。
由于家暴个案的特殊性以及社工与派出所的个案转介机制的运作,目前社工接触到的家暴个案多数是由派出所转介过来的。
社工在面对派出所转介的家暴个案,社工会先了解情况,警察也会提供一些关于案件的信息,比如和社工说明具体个案是夫妻矛盾的、有肢体冲突的或者有一些轻微受伤的。
社工根据需要做不同的处理,有的会在接到信息之后会第一时间赶到派出所进行了解,有的则是派出所会直接给到求助者社工站的地址,让求助者在社工站寻求帮助。
二、面对受暴者的主动求助,社工首先会安排适合会谈的场地,准备好初次面谈中会使用到的物资
一般个案室的布置会有常规要求,比如墙面尽量是暖色调,让人感受到温暖,不会压抑;其次个案室可以放些塑料的装饰物,让会谈室更加的温馨;适当有一些抱枕、玩偶类的,可以让服务对象在会谈的时候可以抱着,这样增加服务对象的安全感。
注意的是,会谈室尽量摆放一些木制的桌子,尽量避免尖锐的地方。可以在桌面的四个角安装防撞角,这样做的目的是防止在会谈中,服务对象可能激动或者狂躁,出现伤害自己或他人行为,避免尖锐或者易碎物品对现场人员造成伤害。
在服务对象到来之前,社工会先预约好个案室,贴心的准备好水,准备好纸巾,(很多家暴受害者在回忆过往时,会出现情绪的起伏,哭诉流泪,纸巾提前准备为好)社工提前做好场地的安排。
等他们到来之后,社工会对其进行接待,对服务对象表现关心,让服务对象先坐下来,社工先做自我介绍,介绍社工的姓名及工作内容,建立与服务对象的关系,让服务对象逐渐放下防备,感到放松心情,开始初次的面谈。
三、面对服务对象的不同表现,社工运用不同的服务技巧
家暴受害的服务对象在初次的面谈有几种表现形式,一种是有很强烈的表达欲望,一直诉说自己在婚姻中遭受到的不公平的待遇,他们会表现得委屈、愤怒,同时又有对婚姻及孩子的担忧,情绪比较复杂多变。
此时社工在会谈上,要运用支持性的技巧,比如专注、倾听、同理心、鼓励,社工要把注意点放在服务对象身上,能够仔细的倾听服务对象的表达,记录一些重要的节点,如目前家庭暴力的频率,家暴的原因,首次家暴的起因,对方的性格特征,伤害的情况,收集一些具体的资料。
当服务对象哭诉的时候,社工要适时的给服务对象递上纸巾,让服务对象以哭来发泄内心的情绪,此刻社工不需要做什么,只要默默的陪在服务对象身边,有时可以轻轻的拍打其肩膀(仅限于服务对象与社工是同性时运用)让案主感受到情绪的宣泄,社工则一边陪伴和关心,一般做好具体资料的收集工作。
有的服务对象则会表现得比较沉默,来到现场不开口说话,社工则需要先强调关系的建立,虽然服务对象主动求助,但由于内心的害怕,感情的复杂,会让他们陷入暂时的矛盾中,他们不主动的说自己的遭遇,此时社工则需要一一询问。
社工首先表现出对服务对象的关心,招呼其喝水,告诉服务对象社工主要是做一些家庭协调,关系处理,看看社工有哪些方面能够帮到忙,可以运用一些引领性技巧(澄清、对焦、摘要)或影响性技巧(提供信息),逐渐打开服务对象的矛盾想法,引导服务对象慢慢表达。
社工了解情况并且对服务对象遭遇家暴进行分析,包含家暴的程度、服务对象受困扰情况,服务对象曾经做过的努力等。
根据服务对象遭受暴力的程度及需求,关注是否要为其提供庇护的地方,如家暴妇女保护中心的临时庇护,启动庇护机制,以确保案主的安全,在确保案主安全的情况下结束初次的会谈,之后再开展进一步的介入。
在针对遭受家暴的妇女来说,第一次与社工的会谈,主要是社工与服务对象建立关系的过程,她们能够感受到社工的倾听、关心、同理;让服务对象有了新的希望。
社工在初次的会谈中需要澄清社工的工作内容和性质,让案主能够学习运用自身的资源,强调社工是一个协助者的角色,社工不能代替案主解决其家庭事件;告诉服务对象,社工会陪着服务对象一起去面对,社工也期待能给服务对象提供有用的帮助。
社工努力践行用生命激励生命,用生命点燃生命,用生命感染生命,用生命带动生命,用生命影响生命的社会使命。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