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下“神坛”,迈向科学化的心理学

走下“神坛”,迈向科学化的心理学_第1张图片
图片发自App


提到心理学,我们总是把它与读心术和算命联系在一起。我们似乎还想问,是不是学会了心理学,就能够知道别人在想什么?还能给别人算命?答案是都不能,因为心理学是一门正规的科学。

心理学是在最近这几十年间才走向科学化的。它是从弗洛伊德式依靠经验得出结论的范畴,走向了凭借一整套完整地假设-验证体系。

而一门学科想要成为科学,首先就必须具备科学的两个基本属性:信度和效度。而心理学正是具备了这两个属性。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也就是说,心理学的结论应当符合在同样的条件下仍能得出同样的结果,保证结果的一致性。

效度是指所测量到的结果反映所想要考察内容的程度,测量结果与要考察的内容越吻合,则效度越高;反之,则效度越低。

心理学作为一门科学,讲究的是因果,而非相关。比如说,经常喝红酒能活得更长。你觉得这句话有错吗?虽然的确存在过这样事例,但结论却是错误的。

因为这结论只存在高相关性,而不存在因果关系。能经常喝红酒的人,那肯定你得很有钱吧。而有钱人的生活条件以及环境都比穷人更优越。所以真正导致他们活得更长的不是喝红酒,而是能喝得起红酒背后的富裕条件。

因此,这句话的因果关系应该是,生活条件富裕的人往往比穷人能活得更久一些。

于是,你可能想问,心理学的推导就完全不会出错?答案是否定地。因为早期心理学家并没有发现“安慰剂效应”的存在。极大可能得出一些实际上是没任何作用的结论。

研究人员发现,他们分别给两组人供药时,第一组得到的是成分有效的药。而第二组得到的只是外表相似的面团。第一组中有68%的人得到治愈。而让研究人员大跌眼镜的是,第二组居然也有36%的人治愈了。

出现这种“安慰剂效应”的原因是,第二组那部分36%病人以为自己吃的是有效的药,于是心情就非常愉悦,进而也会做一些有利于病情的行为。从而潜移默化地恢复了健康。实际上,在不吃药的情况下,我们身体的免疫系统也能使我们恢复健康。

实验过程中若大量存在这种“自愈现象”,会导致结论难以信服。因此我们必须在实验中衡量出这种现象的权重。若权重过高,则结果可信度就低,若权重很低,则结论成立。

现代的心理学实验普遍都采用“双盲实验”去度量“安慰剂效应”的权重,以此来提高结论的可信度。

双盲实验,顾名思义就是实验者和受试者双方都不知道实验是怎样进行的。可以预防实验者对“安慰剂效应”的权重影响。

实验人员在给医生用于实验的药时,并不会告诉他,哪一种是成分有效的药,哪一种只是外表相似的面团。这样可以减少医生对吃到面团的病人进行消极暗示,从而能有效地度量“安慰剂效应”。

心理学结论是经过了大量因果验证。从严格意义上讲,它已经属于科学的范畴,它已脱离了从经验出发得出结论的范畴。

不可否认的是,现在有一些心理学结论也被推翻,但是大部分地结论还是能经得住时间的考验。毕竟心理学成为科学的时间还太短,它还太年轻。但是我相信,未来心理学会越来越可靠,就想物理学那样,最终能形成一个坚实可靠的体系。

心理学是一门“生活中的学问”,学习心理学会让我们更加理性客观地认识自己与他人。如果我们能够掌握心理学,也就算是掌握了生活这门艺术吧。

阅思录:心理学并不神秘,只在于你是否愿意揭开这层面纱

你可能感兴趣的:(走下“神坛”,迈向科学化的心理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