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咏梅:好的作品值得一读再读 | 咏读计划 VOL.1

理想国×咏梅:好的作品值得一读再读 | 咏读计划 VOL.1_第1张图片

理想国×咏梅:好的作品值得一读再读 | 咏读计划 VOL.1_第2张图片


2019年,理想国与柏林影后咏梅合作开启了一档阅读计划——“咏读计划”。从这个夏天开始,我们将和咏梅以每月一期的频率,以声音的形式和读者见面,为大家朗读理想国近年来出版的优秀作品。希望在这个计划里,以不同的形式让人与书相遇。

时长:14:27

配乐:伍々慧 - 月下の恋、

西村由紀江 - 愿いがかなうなら(withチェロ)



本期看点


1.
番外 | 读前对谈

理想国:您在之前的采访中说过,和阅读有关的都挺感兴趣。


咏梅:我在大概11年的时候开始做公益,那时候有一个项目是给盲人读书,就专门在电脑上下了一个软件,我自己录,自己剪接,专门去学。完成之后,要把一个完整的东西交给那个机构,结果就是半途而废,首先是在选书上,我没有经验,我选了一本特别厚的书!结果呢就是一开始就不顺利,我就放下了,放下我说等一等,结果就各种事情忙来忙去,一直就耽误了,所以我心里头有一个结,我觉得这事情没有完成。


这几年音频媒体一下子特别热闹了,我觉得很方便,又是我自己喜欢又适合我自己的,所以我就想有机会的话还是要去完成这件事情。


理想国:从一种无声的阅读到有声的朗读,这个过程您觉得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咏梅:就像我们表演也是一样,我们的工作其实它就是一种传达,我个人其实特别喜欢静默的阅读,有的时候偶尔会出声,那可能就是会被某一个段落或者精彩的句子感动到了,然后就是你禁不住想要把它读出来。


理想国:我看到您之前在参加理想国李洁老师新书发布会的时候说,多看一些历史真相的书,会有助于在塑造人物的时候丰富自己。您会看一些虚构类的文学作品吗?



咏梅:到今天为止,我一直认为我其实是文学的门外汉,我一直想进到里面,但好像是一直还没有进去,我自己觉得尽管我读了很多文学作品,那其实个人就是比较倾向的一些最早期的一些东西,是我父亲的影响,我可能读哲学类的。再之后就是宗教类的,还是读西方的那些经典文学,欧陆的比较多一点。


后期是因为觉得自己心理上很多问题需要去解决,然后就开始有大量的读心理学的书,社科类的,我觉得就是要尝试要有这个知识结构,但最近几年开始对中国的文学作品,尤其是我们的长辈,他们就是从民国出生,然后教育成长。这个年代的一些作家的东西我特别感兴趣。


理想国:您今天读的是木心的作品。


咏梅:我特别特别喜欢他,特别喜欢。太惊艳了。首先是他的语言,还有他的韵味,你总是回味无穷,还有就是特别特别重要的一个原因,他是1927年出生的。那么他是在民国那个时期,所以它的就是传统文化是没有断掉过的,让我觉得就是如获至宝的那么一个感觉,所以木心老师的作品是值得读并且值得一读再读的经典之作。



2. 正片 | 咏梅朗读
木心《文学回忆录》 最后一课


最后一课

一九九四年元月九日

(在陈丹青家)


课前看墙上《蒙娜丽莎》画片。木心:这张嘴放在那儿,不知道多少画就不算了。你去临?达·芬奇自己也临不了了。


1点25分开始讲。


同学们,新年好。


今天很难得。那么冷的天,世界文学史结束在很冷的一天。讲课要结束了。


我来讲讲我是怎样讲文学史的。本来是想把本世纪各个流派全讲完,可是想想,这样讲,能托得住五年讲下来的文学史吗?


用另外一个方法讲。讲讲我这个示众的例子。从前杀头,是要示众的。这样讲,比较难。向来我在难和易的事情里,择难,从难处着手。这已经是我的第二本能了。


花了一天两夜,写了一个总结性的东西。完全离开文学史。要托住文学史,要一个够分量的结尾。


这是我六十七岁时讲的课。等你们六十七岁时,可以看看。像葡萄酒一样,阳光,雨露,慢慢成熟的。伍尔芙夫人讲:“我讲的话,你们不会懂的。”那时她也六十多岁了。


年龄非常要紧的。我三四十岁,五十岁,都读过伍尔芙,六十多岁时,看懂了。看懂她对的、不对的地方。


我敢于讲,我今天讲的,你们可以在六十几岁时读。读了想:幸亏我听了木心的话。


我听我自己的话。我听的话,是别人告诉我的。比如尼采。我听他的话。不能想象没有尼采,没有从前的艺术家讲的话,不可能有我的。


幸亏我们活在二十世纪,前面有两千多年,甚至五六千年历史。


今天我的最后一课,和都德的“最后一课”,性质完全不同。法国人而不准上法文课,那是非常悲哀。我们恰恰相反,中国人,中国文化,还没有被消灭。


我对方块字爱恨交加。偏偏我写得最称心的是诗,外国人无法懂。诗,无法翻。外国人学中文,学得再好,只够读小说、散文,对诗是绝望的。中国字,只能生在中国,死在中国。再想想:能和屈原、陶渊明同存亡,就可以了,气也就平了,乖乖把“世界文学史”拉扯讲完。


现代艺术,流派,越来越多。这是个坏现象。上次讲过一个公式:直觉——概念——观念。从希腊到文艺复兴到浪漫主义,人类可以划在直觉时代。直觉的时代,很长,后来的流派,都想单独进入观念,却纷纷掉在时空交错的概念里。


所以我一气之下,把二十世纪的艺术统统归入概念的时代。将来呢,按理想主义的说法,要来的就是观念的时代。


我呢,是个翻了脸的爱国主义者,是个转了背的理想主义者。是向后看的。拿古代艺术作我的理想,非常羡慕他们凭直觉就能创造艺术。


我爱人类的壮年、青年、少年、童年时期的艺术——文化没有婴儿期的——人类文学最可爱的阶段,是他的童年期和少年期。以中国诗为例,《诗经》三百首,其中至少三十多首,是中国最好的诗。到了屈原、陶潜,仔细去看,已经有概念。屈原么香草美人,陶潜老是酒啊酒啊。


《诗经》三百篇,一点也没有概念。完全是童贞的。


李白、杜甫,更是概念得厉害。到了宋,明,清,诗词全部概念化。由此看,我的翻了脸的爱国主义,转了背的理想主义,事出无奈,但事出有因。


讲开去:一个人到世界上来,来做什么?爱最可爱的、最好听的、最好看的、最好吃的。


无奈找不到那么多可爱、好听、好吃、好看的,那么,我知道什么是好的。我在“文革”中不死,活下来,就靠这最后一念——我看过、听过、吃过、爱过了。


音乐,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等。食物呢,是蔬菜、豆类,最好吃,哪里是熊掌燕窝。爱呢,出生入死,出死入生,几十年轰轰烈烈的罗曼史,我过来了,可以向上帝交账,我没有遗憾。


都爱过了。但还要做点事。我深受艺术的教养,我无以报答艺术。这么些修养,不用,对不起艺术。少年言志,会言中的——往往坏的容易言中,好的不易说中。


以后,不可能两个星期见面,很可能两个月、两年见一面。我要讲大家一辈子有用的东西。讲了,有备无患。你们用不用,悉听尊便,我只管我讲。是哪一些呢,分分纲目:


文学是可爱的。

生活是好玩的。

艺术是要有所牺牲的。




3. 相关阅读
陈丹青:木心,只有你知道“张岪”就是我呀



《张岪与木心》

陈丹青

理想国×咏梅:好的作品值得一读再读 | 咏读计划 VOL.1_第3张图片

(点击书封,即可购买)


“木心以自己的性命的完结,给我上最后一课。”

木心说:“你们要保持想到死亡。”本书所写,并非仅仅是木心的死亡,而是生命对死亡的凝视,是生命如何承受死亡,以及生命如何通过死亡而活下去。作者细致描摹木心死亡的过程,堪比托尔斯泰《伊凡·伊里奇之死》,但更多温柔与深情。死亡带来无尽的虚空,木心却在这些文字里栩栩如生。


“你终于闪耀着了么?我旅途的终点。”

本书从终点出发,追忆木心一生文学与艺术的旅程。随着木心身后《文学回忆录》《木心谈木心》的出版,以及木心故居纪念馆、美术馆的先后落成,作者回顾木心在纽约开讲“世界文学史”的漫漫历程,追忆海外孤露的生活点滴、文学灵感绽放的时刻、出访英伦的旅程,更以画家的体贴与见识,缕析木心绘画的渊源与追求。再没有一个人,能这样亲切而体贴地为我们道说木心的世界。


“珍贵的关系不可替代,不可复制的。”

木心与陈丹青,亦师亦友近三十年。这份难以比拟的情谊,闪烁在本书的字里行间。或许我们再难看到这样温柔的送别,这样深情的追忆。

理想国×咏梅:好的作品值得一读再读 | 咏读计划 VOL.1_第4张图片
转载: 请联系后台 商业合作或投稿: [email protected]

你可能感兴趣的:(理想国×咏梅:好的作品值得一读再读 | 咏读计划 VOL.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