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凤凰WEEKLY“,星标★或置顶公众号
人类和环境两方,互相塑造彼此,但追寻数千年城市变迁足迹,你会发现,关于城市设计,一直在“试图打破生态价值与人居价值的平衡”边缘试探。
譬如下方的例子,每到雨季,许多地方的步行道常常会变得难以行走。
|行道树根从透水砖和下面硬质铺装的水泥之间伸进去,把树拱了。
|只要下雨,我们的步行道就会变得无法行走
那些不友好的城市设计
城市设计作为一门语言,能传递宜居性的信号,也能让人感觉不适。比如,人行道的宽度,绿化的区域和规模,基础设施的建造,店铺的设置以及楼与楼之间的距离等都需要精密计算,否则就会埋下风险。
斑马线前设围栏
去年,在上海市静安区大宁路万荣这个十字路口,没有一根斑马线可以安心通过,要知道,并不是每个市民都会跨栏的。
“催人”闯红灯的等候区
低着头看手机的人突然愕然站在一块红色区域上,这块被称为“行人等候区”的人行道,从2015年开始推广,靠近马路一侧还有黄色警示线。
此次创新本是为了应对中国式过马路问题,但却有专家分析,当人身处于红色等候区域时容易兴奋,血压会升高,心跳会加快,而伴随情绪的内在变化,人会做一些冲动的事情,更加可能促使行人闯红灯。
厕所只有坐便没有厕纸
女生厕所总是排长队是常态,万万没想到打开门是这幅景象。
坐便不方便,大不了蹲着,没想到遇见了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
俗话说,一厕可见高下。不提供一次性坐垫也算了,还有很多厕所是没有纸巾的,只有挂卫生纸的架子。
同样困惑令人回忆起学校。
厕所上完,回忆加深,咱们继续探索大城市,总结出迷幻道路系列。
指引盲人撞向大树的盲道
因为盲人多是依靠气味和声音辨识方向,但如果真要造福社会,这种设计是指引人家去撞树锻炼身体吗?
一步太小,跨两步劈叉的公园小径
这种石板路弯弯曲曲,要么垫着走要么跳着走,被无数人吐槽过。
按科学解释,公园的汀步常规设置应该是两块中间距离在600mm,一般人的步幅大致落在这个数字上。而草坪上弯弯曲曲的路是为了增加游园距离和放慢步速,延长公园逗留时间。
说实话,这种被命名为意愿径的设计,完全没有征求过人家的意愿,类似的案例,没有更惊人,只有更雷人,比如...
永远听不懂的报站广播
重庆北站&龙头寺汽车站,作为地势特殊的山城,重庆拥有最为出名的站点,据说,重庆就是身体力行要跟你解释:什么叫做找不到北。
重演现场大概是这样:“重庆北站到了,在重庆北站南广场乘车的乘客请下车,在重庆北站北广场乘车的乘客,请在下一站龙头寺站下车。”
为此,有网友(知乎@kei)还总结出一套出行口诀。
有到重庆北站南广场的乘客,请在重庆北站下车。
有到重庆北站北广场的乘客,请在龙头寺站下车。
有到龙头寺汽车南站的乘客,请在重庆北站下车。
有到龙头寺汽车北站的乘客,请在龙头寺站下车。
身高3米才能看清的公交站牌
你永远看不清,公交提示牌上的字,1.6都不足的我遇上6.75米高的路牌,就好像600的近视裸眼看电视,只有把整张脸凑到屏幕前才能认出字幕。
|此设计,对开车路过的人而言,堪比一场飞行员眼力测试
或者就就是专门做给姚明看的,四川一个公交站牌3米高,实质上它有3.5米高。
不过,最牛路牌,海南说第二,没人敢称第一。2012年曾有媒体曝光下图,7块路牌并排放在一起,角度差不多,而且有一些相同的信息指的方向完全相反。
伴随城市的道路增加,汽车的数量也相应增加,拥堵和噪音随之而来,我们常探讨,汽车对于城市的负面影响,但常常忽略了城市规划中更细节的问题。
西安,50米长车道5个标线,曾迷倒司机。
同是西安,作为景点之一的钟楼,据说,其地下通道不仅是旅游通道,还是过街通道、地铁2号线入口,地下商贸入口,极其多功能,是一个连当地人都会摇摇头笑称“我也是来旅游的”这么一个神奇地带。
总之,仅仅依靠直觉,设计很难满足市民需求,改善人居环境。针对交通拥堵问题,无论是拓宽马路,还是造立交桥,都是治标不治本。因为造成城市拥堵的是出行的人次和距离,而不是汽车数量。
从型的临时性路障,大型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到新的技术手段、交通运输方法,人为或者自然灾害的可能性,设计师都要一一处理和应对,否则一个不小心,无异于埋了一颗雷。
|图片来源: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李迪华教授
我们上台阶从底下往上看的时候没有任何问题,甚至还觉得设计不错。可是上了台阶往下看的时候问题就来了,台阶消失了,看不到了。
|图片来源:李迪华教授
城市设计不友好,全是因为设计不“走心”
为什么城市中会出现这么多不友好的设施或者设计,这背后的原因,很可能只是因为做设计的人太不走心。
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工业设计家唐纳德·诺曼,曾在1988年提出一句影响相当广泛的口号,叫作“不是你的错,是设计的错。”这个概念强调的意思是说,设计并不是任意天马行空的创作,而是也要遵循一定的心理规律。
实际上人类早就有过一门工程心理学,如果设计不能“走心”,没有遵循这些规律,就会显得很不友好,甚至反人类。
1、设计“串味儿”,概念兼容很抓狂
比如,上面提到城市路口都设置人行道等候区的例子,本来是用来规范行人,减少交通安全风险的设计,但它却频频遭人吐槽,因为站到这种红色区域上的人,更容易做出闯红灯行为。
红色的概念本来就代表紧张、兴奋,被涂在一个希望人们“冷静”的地方,无论如何都不恰当。
再比如高铁站、机场等公共场所的热水器,同样也会被红色添堵。它们的出水键被设计成鲜明的红色,这导致一个比较通常的结果便是,有人根本不敢按,端着泡面站在一边干着急。
这些现象出现,就是因为没有很好地做到“概念兼容”,红色本身就蕴含着警戒、紧张的信息,将它放在人们更需要安稳感的地方,就会造成冲突和混乱。
类似的问题还会出现在其他场景里,还是在车站或者机场。很多饮水机会被放在厕所旁,可以想见,肯定有人会很介意在厕所旁边接水喝。
饮水机本来代表洁净,但厕所代表脏污,两种事物所蕴含的概念形成冲突,截然不同的东西放在一起,就会出现怪异的“串味儿”设计。
2、要简单不要复杂,城市设计不是“考试题”
曾经有家机场出现过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事情,因为旅客不会使用饮水机,机场竟然专门派出一个站在旁边,就为了帮人们放水。
因为据说,这个饮水机被设计得很复杂,包括温水建、热水键、沸腾键、童锁键等,旅客根本不知道该怎么按,只要安排了专门的接水人。
在手机支付普及以前,银行卡曾是一种出行必备用具,在办理转账等业务时,人们常常需要抄写银行卡上长长的号码。
但早期的银行卡,将接近20位的数字紧凑地排在一起,这让人们很容易读错。到后来,卡上的数字才以每四个就隔开一些的形式出现,从而让识别变得更轻松容易。
复杂而不是简单的设计,这个问题,最极端的表现是在战斗机上。比如早期的B-29超级轰炸机,它的机舱被设计得超级复杂,有超过200个仪表盘和操纵杆,因此,即便是经受过专业训练的飞行员,也会频繁出事故。
而城市设计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服务,它应该让人感到舒适、简洁、愉快,而不是把城市弄成一本巨大的“考试题”,到哪儿都要费力解锁那些公共设施,并且还解不开。
3、遵循心理定势,要让人“爽”
曾经有一个违背人们心理定势的极端例子,它甚至导致了极大的悲剧。
两年以前,有辆夜行大巴车撞毁在秦岭隧道口,造成36人死亡,事后有人指责司机不该夜间开车,疲劳驾驶。但更被人们认可的原因是隧道设计问题。
它的隧道不应该比道路窄,因为在司机的思维定势里,从来都是隧道口与道路一样宽,这样,只要行驶在道路上,就一定不会撞上隧道口。这种设计就是严重违反心理定势。
城市里的高层电梯看似简单,但其实,它的楼层按钮非常考验设计水平。楼层越高,按钮越多,如果设计得不好,就会出现非常尴尬的状况,你要去的楼层已经过去,你却还没有找到按钮。
而好的电梯按钮设计,至少要遵循两个原则,也就是要符合两个关于人的心理定势。
其一是,数字应该由小到大从下往上排,低楼层在下面,高楼层在上面。其二是数字排列应该从左边到右边,因为平时人们也是这样的阅读习惯。
城市设计不友好,大都因为没有遵循类似工程心理学的规律。
所以想要一个舒适便捷又充满美感的城市,在设计上就不仅需要刻苦的用心,还更需要灵巧的走心。
“向民众学习..”Mapping工作坊发起人,扉美术馆馆长何志森强调,如果民众意识到城市设计的问题,设计师如何满足需求。
当然,外行不可能去指导内行。但每个个体的参与,能让使用者变成设计师,在设计之外的一些力所能及的补救措施,能弥补设计建筑中人的缺失,提高城市的宜居性。
|图片来源:何志森馆长,公众的参与,会给公园注入公众情感,深刻影响社区氛围,设计的背后,凝结了社区大众的关爱和关注
如上图,因为居民参与民众花园的建设,慢慢地改变了人们对公共空间的一种意识:原来,我们可以依靠自身的力量,在陌生都市,创造一种与他人相互关联甚至互助的社会。
写在最后:
“建筑即发明”,于建筑和城市设计而言,追求赏心悦目,与众不同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能够满足最基本的功能性需求。
“城市是一种特殊的构造,这种构造致密而紧凑,专门用来流传人类文明的成果。”城市是人类文明的结晶,也是是经济社会和环境具象化显现。
就人类而言,我们处于恢宏力量的顶端,就个人而言,我们采取不同的方式生活,改变城市设计,意味着改变人类存在于世界的整个方式。
设计能够帮人解决问题,也能制造问题。但无论如何,一切设计都必须以人为主体。
撰文丨脱落酸
编辑丨玉沟
{ 近期热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