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Z老师
(知识快递——《教育学原理》2号)
我们可以透过事情的表面思考一下:原始人经过好多年终于学会了采果子、养山羊、烤肉、种菜,终于走出了大森林。原始人传递生产生活经验,目的是什么呢?说白了,就是为了自己死后能让后代活下去。传下去的技能越多,经验越多,后代活下去的几率越大,生存也越容易。
随着社会的发展,原始人成了古代人,古代人成了现代人,经验技能越来越多,社会分工也越来越细。并不是每一个前辈都无所不知,于是就需要一些人专门从事这种传递活动,把各行各业的经验和技能以及伦理道德浓缩起来,包邮给下一代,并确认他们“已签收”。这种传递活动就是我们后来说的“教育”,而专门主导这项活动的人就是“教师”。
叫你学啥就学啥
让我们再回到原始人的时代,大家想象一下,生活在海边地区的原始人和生活在内陆森林里的原始人,生存方式有没有差别?当然他们可能都穿兽皮,文身,玩穿孔,不过对于海边居民而言,捕鱼这项技能是生存的根本,不会捕鱼就得饿死。对于内陆森林的土著来说,会爬树才是生存的关键,只有会爬树才能采摘果子,掏鸟蛋,还能躲避一些猛兽,至于会不会捕鱼倒是无所谓。他们在教育后代如何活下去时,理念就会完全不同。
中国最早论述教育教学的著作《学记》中说“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意思是说:教育,是为了助长善心善行,进而补救那些错误。东汉许慎撰写的《说文解字》也提到“教,上所施下所效”意思是教育就是上级做出的行为,让下级来跟着模仿。这些例子其实都表现出了一个特点,那就是:教育具有强烈的目的性。它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这让它区别于政治活动,经济活动,日常生活的其他事情。“有目的的培养人”就把教育圈定在一定范畴内。
原始社会主要培养人如何在大自然中活下去,多是在生活过程中口传心授。从私有制推行开始,社会逐渐分化出阶层,出现了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统治阶层需要子女们继承自己的财富和地位,于是一方面拼命给他们留钱,另一方面拼命把他们打造成和自己一样英明神武。留钱倒容易,打造一个人可就难了,于是他们大多数人想出了一个办法,找一个地方专们请人培养他们的子女,于是“学校”出现了。
古代:大官人说啥就是啥,念书一直念到光宗耀祖为止
到这里,我们可以发现,学校是贵族阶层创办的,对于平民阶层来说,生存大于一切,他们只能让自家子弟接受一些最廉价的基本教育,比如在私塾里识识字,能算数会记账能应对实际生活遇到的麻烦,懂一些基本的社会道德准则,就得赶紧来帮家里干活分忧了。所以,在古代,真正的学校教育具有明显的阶层性。虽然一些人才选拔制度,比如中国科举制,留给了平民子弟跃迁阶层的空间,只要你学习好,你就能做大官,但选拔所要求的知识仍更贴近于上流社会的需要,与实际的劳动生产关系并不大,并且录取比例也极小。清朝科举一般年份,进士录取200到300人,而2015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录取人数为22248人。
现代:都去上学,长大了找好工作
随着17世纪西方启蒙时代的到来,人们有了理性的觉悟,有了对平等自由的渴望,启蒙思想也慢慢传到了东方。两次工业革命以后,人类大跨步式前进,社会的深刻变革由此到来,人类由古典社会慢慢走向现代民主社会,当然这期间也免不了经受了血与火的考验。进入现代化社会后,人们发现原来大自然有如此多的奥秘,原来人类有如此大的力量,可以探索自然,可以改造社会和生存环境,新的生产方式彻底改变了实际生活和思想观念。于是,许多走在前列的国家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贵族头衔远没有科学技术有用。要想变成强国,必须造出飞机大炮,必须造出火车轮船,必须把人们的素质和水平都提高才行。
我们知道,权利没有别人送的,都是自己争取来的。民主思潮成为社会主流后,在许多的积极改革甚至流血革命的背景下下,平民阶层为自己争取了更多受教育的机会,例如义务教育的普及。19世纪中叶,各个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推行全民的义务教育,并以法律的形式确定。以国家名义,强制推行教育,让每一个公民都接受培养,开启民智。这是人类的重大进步。教育慢慢成为了一项社会公共事业,而不是某个封建领主的特权。到了20世纪二战之后,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比如美国,已经完成了中等教育的普及并且实现了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这成了现代教育最重要的发展趋势
社会制度的改变标志着生产方式已经彻底改变。工业时代创造了前所未有的物质财富,也需要更多的人才来服务于岗位。从前,一个18岁的小镇青年,读书是为了做官,是为了走向大城市;到了现在,一个18岁的青年接受教育,也许是为了掌握一项很有前途的技能。社会不只需要培养下一代管理者,也需要培养技术更高的劳动者。教育活动就这样与实际生产慢慢融合在一起。
随着学校的大量增加,一些事务性问题也会凸显,这就需要一些专门的管理者和规章制度来规范学校教育。于是学校制度,课程制度,考试制度应运而生。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完善的制度化层次。
最单纯的教育是什么
我们来以一所中学为例去思考下:人类现代社会的一场教育活动到底需要哪些东西才能完成。
笔者所在的学校就是一所二线城市的区重点中学,学生人数在2000左右,从初一到高三。这样的学校必备:标准尺寸的操场、体育馆、食堂、图书馆、教学楼、宿舍,电力和自来水保证这两千多人能每天正常在此生活8小时。教室里需要有多媒体电脑设备来让课堂教学更有效。还会有不同部门的管理层领导和其他非教学人员,他们分管事务性工作,还有维修校园设施的工人,负责印刷试卷材料的技术人员、食堂厨师、仓库管理等等。这是一个庞大的组织,这个组织的高效运行,才能保证本地区教育活动顺利完成。
如果我们来做一下减法,只留下与“有目的培养人”有直接关系的要素,那么,可以没有塑胶操场;可以去掉食堂体育馆宿舍;没有电力也可以在白天进行教学,多媒体设备以及仓库图书馆也不是没有就不行。甚至教室和桌椅也不一定必须,抗战时期著名的西南联合大学,就是这样。由于战争时期条件限制,西南联大的师生们有时就在山洞里、树林下席地而坐,讲授和学习知识,后来照样走出了很多学问大家。
当把与教学没有直接关系的东西去掉后,你会发现有三样东西是无论如何也不能去掉:一是教师,没有教师,培养人的主导者和目的就不存在了。二是学生,没有学生培养对象就没有了。三是教学活动的内容和方式,也就是信息的载体,至少要有教学材料。所以这三样东西就是教育的最基本要素,他们彼此关联,共同完成了这场“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其他要素作为辅助,可以让这个活动更加高效有序。
总结一下,教育是一项有目的培养人的活动。在古代教育,学校教育基本由贵族垄断,并且和劳动实际内容相分离,意在培养统治者;而现代教育充溢着民主思想,谁掌握了教育,谁就掌握了这个国家的未来,学校教育得到全社会普及,成为了任何国家统治集团都必须着力发展的一项公共事业。于是,教育“制度化”趋于成熟。社会进步让分工更加多元,知识更加细化,教育和生产结合日益紧密,教育的生产性不断加强。为教育所做的一切努力,无外乎围绕着三个要素:教师、学生、教学载体。
关于教育和人的成长,我们下期接着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