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凡四训》为明代袁了凡所著的家训,作者通过亲身经历揭示了改变命运的良方,体现了“我命由我不由天”的思想,对后人启发颇大。
在《了凡四训》的《教子立命》一章中,袁了凡高瞻远瞩地提出了5种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
只有掌握这5种忧患意识,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才能安身立命,甚至化险为夷改变命运。
一.命当荣显,常作落寞想
命运正当荣华显贵时,应该常作失意潦倒想。
似乎人人都会在贫贱之时做美梦,幻想自己日后会如何飞黄腾达名扬天下;却很少有人愿意在正当荣华富贵时去居安思危,设想自己有一天会败落。
所以,常有“富不过三代”的事例出现,就是因为人没有忧患意识没有远见造成的。
富贵不知乐业,贫穷难耐凄凉。
如《红楼梦》里的贾府,当日显贵时是何等张扬:女儿是当朝贵妃,家人又有世袭的官职爵位,有权有势家财万贯。
就是如此显赫的富贵之家,在元妃薨逝后却如一盘散沙般迅速地一败涂地了。为什么?因为偌大的贾府并没有几个居安思危的明白人。
秦可卿,算是贾府里最有远见的人之一了。她去世前,曾劝凤姐不要只看眼前富贵荣华好,而要“常作落寞想”,为贾府败落之时做打算。然而凤姐有心无力,终究也没为贾府后计铺好路,贾府在骄奢淫逸下的败落已是必然。
二.时当顺利,常作拂逆想
即使时运顺利,也要常作不如意的逆境之想。
《诗经》中曾以鸟儿未雨绸缪的事例点出了忧患意识的重要:
迨天之未阴雨,彻彼桑土,绸缪牖户。今女下民,或敢侮予?
我趁着天未阴雨,啄取那桑皮桑根,将窗扇门户缚紧。现在你们树下的人,还有谁敢将我欺凌?
即使晴空万里看似毫无危机,一只鸟也知道风雨随时可能到来,便趁着顺境做好迎接逆境的——筑好自己的巢。
人也应如此。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命运是无常的。只有常常居安思危,人们才能在灾难危险来临时有所防御,不至于措手不及,才能安然渡过难关。
三.眼前足食,常作贫窭想
即使眼下丰衣足食,也要常作贫穷困苦想。这有利于我们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历览前贤国与家,成由勤俭败由奢。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出身贫寒,吃尽了底层人民的苦头。他登上皇帝宝座后,也没有铺张浪费大吃大喝,而是一直坚守勤俭节约的原则。
在朱元璋的老家凤阳,至今还流传着四菜一汤的歌谣:
皇帝请客,四菜一汤,萝卜韭菜,着实甜香;小葱豆腐,意义深长,一清二白,贪官心慌。
朱元璋给皇后过生日时,只用红萝卜、韭菜,青菜和小葱豆腐汤宴请众官员,并规定今后不论谁摆宴席,只许四菜一汤,违者重罚。
正因朱元璋在衣食无忧的富贵之时始终不忘贫困之苦,而没有贪图享乐,明初才得以大治;经元末战火破坏的社会生产才逐渐恢复和发展,才出现了“洪武之治”,为明朝日后的富强奠定了基础。
四.人相爱敬,常作恐惧想
人们都很爱你敬你,也要常作惭愧恐惧想。这有利于我们思想道德的提升。
如果周围人都很爱戴你,你却因此生出了骄傲轻慢之心,终有一天树大招风自引祸患。
如三国的谋士许攸,曹操曾赤脚欢迎他的到来,他在曹操麾下得到了极大的尊敬爱戴。但后来许攸因为恃才傲物言语轻慢惹怒了曹操,所以英年早逝,不可不引为经验教训。
五.学问颇优,常作浅陋想
有学问,也要常作学识浅陋之想。这有利于我们学业的进步。
如果常为自己已掌握的学识沾沾自喜,觉得自己堪称博学,这难免使人滋生骄傲的心态,固步自封,学问便难以提升。只有一直认识到自己还很浅陋无知,谦逊地求学,才能有不断进步的空间。
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可谓是学识渊博之人了,但他曾说过: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的一无所有。正因有这样谦虚的求学态度,苏格拉底最终智慧超群,跻身于世界最伟大的哲学家的行列。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时常运用以上的五种忧患意识去反躬自省,我们的生活之路才会越走越宽,才能真正安身立命,甚至逢凶化吉。
书中自有黄金屋。我是平生书事,愿每日与您共享书中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