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段小善缘 (一)大写的自述

      借用大冰的《阿弥陀佛,么么哒》中的一个开端中的三个字来开始这个字自说自话的故事,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讲故事的可能是自己,听故事的人或许有的时候也只是自己吧。



         小学、初中、高中一直平平凡凡,让自己回首往事,估计只能说在那里真的只是结了几个善缘,时间就是这样,当时的时候每个人都是熟悉的男的像是基友(当然那时基友不盛行),对女生呢,懵懂的青春期,未开化的情商,导致对女生是敬而远之,又想走的很近很近,矛盾的青春和按部就班的学习塑造了一个闷骚和老师家长眼中的乖宝宝,都抚顺了所谓的青春叛逆期。然后呢,时代在进步,自己原地不动就少别人几步,当一个个同学早就用QQ在那里玩游戏了,你还在开始在那摆弄自己的“小窝”---QQ空间。埋头苦学的乖宝宝,时间越长,导致自己对于高中之前的记忆变得模糊不堪,再也没有历历在目,有的只是那么几张毕业照片,看着当初的照片,感慨一句:当初真TM的青涩。

一段段小善缘 (一)大写的自述_第1张图片

        最值得一提的一章便是读了个高四,好好的安慰安慰自己是上了大学预科班。开始时志怀满满,吸取高三失败的那场”二月革命“,为了高考那场革命事业再进行次”十月革命“(虽然果实有点酸)。在高四那年,收获了最不同于以往的呆板和严肃,让人堪忧的EQ也开始春暖花开,有了回暖的倾向,淡然不仅限于男女感情,更多的是在那里收获了和老师的亦师亦友,和同学之间,这些高三那年就是未曾谋面的竞争对手,现在面对面坐在同一间教室,又为了一个目标而在努力。可以想象,在那个“炮火连天”的时候,每天中午上课前都来那么一首全班都会唱的歌在那里振奋精神,满满的正能量。我们可能会在不同的青春电影和电视剧中发现相似的情节,但是自己经历的那些又是如此不一样,自己的生活不是电影的简单复制粘贴。所以至今为止的最感动和最印象深刻的那一年,正如一场电视剧转折的那个点,虽然没人给我们贴个标签,但是记忆犹新,那年,正年轻。

        因为年轻,所以“任性”。好像所有的东西大家一起做才会有种所谓的荣誉感,就会感到莫名的兴奋。那年一起围着教室的投影仪看着那时的一站到底、我是歌手、三傻大闹宝莱坞,教室里充斥过欢笑,流下过汗水,也有人偷偷地抹过泪;那年也一起在下课趴着休息,埋在书堆的头都是一幕幕当时每天最常见的欣喜,在楼道踢过的毽子、毕业时拍过得丑照都成为被时间定格的记忆;那年我们互相学习,记得舍友老高总是每天写写日记,每周看周四的《南方日报》,本着择优择长的目的,开始了日记之旅,成了意迷;那年早起得油条老豆腐,下课的铁板烧臭豆腐,藏在记忆的不是吃的,而是有味道的温馨画面,看的到也闻得到。

         时间是如此公平,此时的未能得到,彼时的收获满足,不得不感慨一句能量守恒,得失平衡;时间又是那么的惹人厌,任凭过去成为更遥远的过去,现在也正在流失,转眼间,各奔东西的你我,在分离之始的怀念正浓变得平淡如水。不管怎样,你我的故事都有彼此,都曾在最好的时光里扮演着那个特定的角色,不早不晚。

一段段小善缘 (一)大写的自述_第2张图片

          转眼间已然成为一个大三的大学僧,从北走到南,领略了南国的春夏秋冬,人也变得敏感伤感,弱冠之年之后的或者自己选择的或者被迫选择的成熟,现在都让曾经的那个自己变得和现在不再般配。差距往往会让自己不想甘于现状,在这个曾经梦想过得象牙塔生活在像是一块石头扔进水里有了涟漪一样破碎,这个时候自己的选择就很重要,是在寝室守着电脑lol,还是每日朝着一个最近的目标去奋斗,在图书馆泡着,即便是读着和专业不同的书。一直以来自认为是一个困难选择症患者,往往在抉择的时候会犹豫半天。但同样的,自己考虑的因素也会很多,来自父母,来自学校,来自社会,最重要的是自己的内心是要成为什么样的人。

         所以选择了一个人在奋斗,没有当初高四一同鼓励一起前进的豪言壮志,只有自己一个人默默在心里许下的誓言,只是为了成了一个better man。常常这样告诉自己,在阳光下行走,被踩着的永远是自己的影子,能跟随自己的也只有他,如果不想讲着什么,就看看沉默不语的他。

       还好,并没有成为闷呆的书呆子,该玩的时候依旧放浪形骸,该学的时候绝不轻易言败。大学这样也算过得精彩吧,成为你个文采不论的伪文艺青年,变成了喜欢饶舌说唱的重口味,依旧会在压力大心情不好的时候去跑步,也会在该浪的年纪烫发染发,也会玩着游戏,在英雄杀里享受策略杀人的乐趣,在单机游戏里扮演不同的角色,还在漫无目的的时候看各种书籍,看别人的故事,品自己的人生。所以,我该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窝在寝室的不见阳光的避光族,在桌子前按着WASD。

    

一段段小善缘 (一)大写的自述_第3张图片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段段小善缘 (一)大写的自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