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好奇心日报》与《虹膜》电影杂志合作的「电影与城市」系列,每周末更新。
提到日本,大抵无法绕开的名字便是东京。这座都市早已成为了日本的地标。当年明治维新大幕的拉开,日本政府也正式迁都于此,正式标志着日本与世界豪强接轨开启现代化之路。
与代表着传统文化的京都不同,东京从迁都的那一刻开始,从旧址江户城开始发展,似乎早已经注定背负着日本现代化高速发展的使命。
从日本电影里寻找东京的模样和印记,能感受到日本最现代化的部分,同时也有可能是最冷漠和最温情的部分,毕竟属于日本的「菊与刀」式的矛盾,已深深刻在东京这座城市的血脉里。
《东京物语》
如果提起东京,影迷的第一印象或许便是小津安二郎的名作《东京物语》。但《东京物语》并非有多直接描绘专属于东京的五光十色,却是用迂回而细腻的心思讲战后东京的家族生活。
住在偏远的老父亲周吉与老母亲相约来到东京,想了解孩子们的近况,却又意料不到突如其来的命运变数。在东京时,老伴说,东京那么大,要是走散了怎么办。离开东京之时,却又说,东京太远了。寥寥数语,说的像是属于东京的感悟,又像是关于人生与家族的体会。
《东京物语》里描绘了战后日本家族一种不可逆转的变迁,并用极为晦暗的基调展现出来。而东京便成为了影片最重要的背景,也是小津安二郎大多数作品的叙事背景。为什么是东京?也许正如影片中的老母亲所说,东京太大了,东京也太远了。为了构建离散的家庭背景,没有比东京更合适的舞台了。
这里是日本的中心,却不能聚合战后分崩离析的日本传统家庭。孩子与父母的距离不知道在何时变得如此遥远,就像他们居住的乡镇与东京的距离一般。而那些原本亲密的情感,也在东京这个偌大的空间里,慢慢地走散了。
《东京家族》
老一辈电影人山田洋次在经年之后选择翻拍了《东京物语》。如果说小津的《东京物语》表达的是一种人生命数的无言悲哀,那么山田翻拍的《东京家族》却充满了独有的暖色。这种暖色,是老一辈对年轻一辈的谆谆教诲,是对他们的欲言又止的关切,也是对他们的无限怜爱。
比起小津的原作,影片当中的背景东京,已经充满了摩登与前卫的气息,就像影片中妻夫木聪所代表的东京年轻族群,他们有着自己的处事方式与行为准则,也有着与老一辈迥异的价值观,而老父亲周吉来到东京之后,发现自己与这个高度现代化的都市格格不入,因为他身上代表的,毕竟是山田那份对昭和时代人情与风俗的与尊重。可是旧时代总要翻篇,而新时代的年轻人,在他们看来,总有着这样或那样的缺陷,对于他们来说,像是永远没有长大的一代。
可是,总归是要放手。老父亲在居酒屋里与老友互诉衷肠,心里惦记的始终是儿子的婚事与未来。托付给儿媳妇的手,更像是一种传承与承诺,成婚了才是有担当的人。旧时代的人,如老父亲周吉,自然要活在过去的地方,但他们却似乎隐隐相信,东京这新世代的人们能够创造属于他们的未来。
《东京奏鸣曲》
《东京奏鸣曲》里的家庭,充满了一种衰败而崩溃的气息。这种气息是从家庭内部的缝隙中渗透出来,而又扩散成一个巨大的裂缝,见证着这个普通家庭的四分五裂。黑泽清透过一个家庭的分裂,来展示东京遭遇泡沫经济以后平凡人的生存困境,这种困境并非只是简单的生活上的,而更是个人精神上的深度暗示,被企图吞噬一切的末日气氛笼罩。
为此,影片中的东京,一切都显得那么萧条和了无生气。黑泽清镜头下的东京是衰败的东京,现代化工业下是经济泡沫的满目疮痍。可是家庭却不能一直如此下去,所以最后黑泽清还是给了这个分裂的家庭一个裂口缝合的结局。
就像影片结尾孩子演奏的那首德彪西的《月光》一样,看似光明的未来下面,却充满了暗潮涌动。以东京为背景,在当代经济的泡沫下如何不拥抱虚无主义,能够摆脱精神暗示而重新振作面对难言的困境,是黑泽清借用东京的平凡人家庭写出的属于日本当代社会的一则寓言。
《迷失东京》
《迷失东京》是这样一部作品:对于观看它的观众而言,它印证了东京在自己脑海里的绝大部分想象。
街道上闪烁的霓虹,拥挤的人潮,对于陌生的异乡人来说,似乎一不小心就会迷失在这种专属于东京的空间感里。年轻人留恋于年轻的斯嘉丽·约翰逊那慵懒而又迷离的神态,就像一只在东京的街道里迷路的小猫,或者对她充满不安的爱情感同身受。
上了年纪的观众留意的却是比尔莫瑞眼角上越来越深的鱼尾纹,还有无法言说的中年危机。《迷失东京》的英文名是Lost in Translation。对于影片的两位主角来说,比起无法在异乡通过语言交流的障碍,更重要的似乎是无法融入这片陌生土地的疏离感,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似乎变得如同空气一般稀薄,寂寞与孤独就在不知名的时刻悄悄蔓延。这就是新时代的东京,在人潮之中大家都没有时间和空闲去揣测对方的心思,于是只好小心翼翼把真实的自己也顺便隐藏起来。
可是同类的气味却是如此容易辨认,不在于年龄的差距,只在于心中的距离。影片结尾两人在拥挤的人潮中拥抱低声私语,所有的秘密都留在了东京这座城市里。感情不需要语言翻译,唯有这一刻的温暖留在心底。
《东京日和》
《东京日和》的影像化,源于日本著名摄影家荒木经惟的同名摄影集。这本摄影集最初的目的是为了记录荒木与自己妻子的美好时光,每一个镜头下都是妻子的笑靥。可是妻子却不幸患上癌症。
在妻子离开以后,荒木常常把镜头对准了东京的街道,自己养的爱猫奇洛,以及自己家空空荡荡的阳台。阳台上的花草早已枯萎没人打理,就像是荒木暗淡下来的时光,再也不是「日和」,空镜头里隐含着强烈对逝去妻子的思念。
竹中直人的电影作品,保持了摄影集里面的静谧的影像风格,在他的镜头下,还原了荒木经惟镜头中对于东京日常的定格:一切街道充满着生活的气息,似乎都在摄影的召唤术下重新复活,在讲述逝去的时光有多么亲密,而如今的他,又是多么想着已经离开的你。
无论是荒木经惟还是竹中直人的影像,都把东京静谧的一面,重新展现出来。对于另外一些人来说,东京吸引人的亦是这份日常性。而无论是照片还是电影作品,也许是殊途同归的形式,不过是穿透时间的本质,定格那份不可磨灭的记忆。
《东京! Tokyo!》
如果希望了解外国导演的视角是如何观看东京,那么 2008 年的短篇影像作品集《东京! Tokyo!》则是一个很好的窗口。
米歇尔·冈瑞的《室内设计》像是脱胎于卡夫卡的《变形记》,又在里面加入他自己对于东京的思考:怀揣梦想的年轻人,总是被东京这个高度现实的工业化都市所抛弃,自己的男友虽然慢慢找到生活的方向,可是自己却无所适从,慢慢变成了一张椅子。充满都市怪谈物语的风格,在讲述人在东京这个城市遭遇的异化。
莱奥·卡拉克斯却把镜头对准东京的下水道,梅德随意穿梭其中,在城市里造成恐慌,却出乎意料成为了新时代的人群追捧的偶像。年轻一代的东京人,似乎热衷于推崇怪异与冷僻的事物,而逐渐成为一种病症。相比之下,奉俊昊的作品最正常,十年不出门的宅男就像是我们最熟悉的御宅族的高度进化,把避免与人群接触这一行为准则做到极致,可是地震让自己的城堡坍崩,也让他发现外面的世界也许也并没有想象中的可怖。
千人千面,三个导演眼中的东京也略有差异,但有一点共通的是,他们镜头下生活在东京的主人公,都有着无法与他人交流的障碍,东京发展得越快,人们之间的关系就越陌生,城市终于成为我们的桎梏。
《如沐爱河》
《如沐爱河》是属于另外一种外国导演关于东京的视角,名导阿巴斯惯用招牌长镜头拍摄伊朗底层小人物的生活,来到东京却把镜头对准属于东京新世代少女的生活。
她们白天也许是斯文得体的大学生,到了夜晚摇身一变就成为了出入声色场所的援交少女。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出卖肉体来换取金钱和愉悦的生活,高梨临扮演的女主角还要摆脱暴力成瘾的男朋友的纠缠,不幸的人群都有各自的不幸。
孤独的大学教授因为明子与自己的亡妻容貌相近而邀约,背后却照射出光怪陆离的城市里拥有无限寂寞的人群。他们身上的标签各异,可能是大学生也可能是大学教授,可能是次世代的年轻人也可能是白发苍苍的老人,相同的都是在东京里寻找孤独的慰藉。
讽刺的是,明子到最后才发现温情的来源其实并不是那些都市里的陌生人,而不过是身边与自己有血缘之亲的人。阿巴斯用暴力给了这个故事一种戛然而止的结尾,在他看来,也许这不过是提供了一种可能性,让大家看到东京的夜色,夜凉如水,远不如表面的光鲜亮丽,也看到了一种难以言明的暴力,潜伏在此处或者彼处。
《花与爱丽丝》
岩井俊二讲述起青春时候那些无疾而终的小事和小情绪总是得心应手,《花与爱丽丝》里两位主人公那些高中时期的甜蜜回忆,如今看来并不仅仅是关于东京的高中生活,放在别的环境下也妥帖。适逢十周年后导演推出动画续作《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重新回望当年这部青春题材的作品,留在记忆里最深的却是东京地铁。
她们在地铁里偷偷观望那个暗恋的少年,明媚的阳光从窗外倾泻进来,伴随着列车经过不同的站点带来的轻微摇晃,大概就像是我们摇摇晃晃却又一路向前的青春,无论多么友好的感情,只是大家的目的地不同,总有一个人会先下站。
所以比起一起暗恋的少年更喜欢谁的命题,少女之间的分别带来的酸楚感总是难过许多。爱丽丝在影片最后的那段在舞室的独舞,后来又被导演拿来放在《花与爱丽丝杀人事件》里,除了苍井优的纤细身姿,更让人印象深刻的还是从教室的窗洒进来的光,就像是在影片的地铁里,或者其他地方一样。
无论是小樽还是东京,岩井俊二的电影里总也少不了这些明晃晃的光,也像我们很多年后回忆起自己在小镇或是别的地方度过的年少时光,好像就在这些明晃晃的光里不知不觉溜走了。
《深夜食堂》
《深夜食堂》系列电视剧改编自安倍夜郎的同名漫画,随着电视剧的口碑大热,今年也一鼓作气推出了电影版,也获得了好评一片。如果有多少看过原著漫画,大抵能够了解作者把故事的背景设定在东京的缘故。
正是在东京这座繁华的都市里,存在着许许多多为生活而繁忙着的人们,他们不同职业,不同背景,为生活而烦恼的原因也不尽相同,相似的只是在都市生活的重压下需要寻找放松的出口。
东京有标志性的居酒屋,日本电影里,常见的上班一族都会选择到居酒屋和好友小酌一番才归家,讲的多是生活和职场里的琐事。而深夜食堂在这个场景的意义上再延伸一步,成为了午夜里喝一口热茶,尝一口热腾腾美食的场所。
深夜食堂像是东京这个越来越现代化的都市非常传统而不为人知的另一面,无论是开店的老板,或者是深夜到访的客人,聊起一些藏在心底的秘密,到第二天的清晨,这些秘密也不会传扬。这里恪守着一份传统的人情,客人们人来人往,一个个温暖的故事留下来又结束了,生活于是又翻过了全新的一页。
《东京公园》
青山真治作为日本中坚导演中的一员,他的作品无论是题材还是手法上都显得有点另类。《东京公园》从影片的名字来看,似乎怎么都需要强调影片中「东京」的城市特征。可是看完影片以后,也会发现这样一个公园,属于东京的特征并不那么明显。
青山真治并没有刻意把镜头对准东京的街道,故事起始于公园里的偶遇与追踪,也起始于男主人公的相机镜头所定格的那一刻的美丽,在某种层面上来说,这也是导演的镜头。可是相机的镜头并没有再留恋那刻美丽,反而留底的是公园里面不同的风景。
这种不确定的暧昧性,也是影片里的所指,在东京的这个大公园里,人们在一处又一处的风景里游荡,在不同的人际感情关系里面穿梭,似乎一不小心,大概就迷失了方向,或者说在追寻的过程中,又会发现新的美丽,谁能确定故事最后的结局留在哪里。
影片里最动人的一段,大概是男主人公紧紧抱住自己的姐姐,谁都没有说话,可是大家都了解彼此的心迹,却又留下了那么一丝遗憾。感情的事情总难以圆满,特别是在东京的这个大公园里,只要用胶卷留下最美的风景大概已经足够。
作者简介
阿树,影迷,自由写作者。
电影与城市
这里有 10 部电影,收纳了纽约的美好与黑暗 | 电影与城市
这 9 部电影里,你喜欢的是哪一个芝加哥? | 电影与城市
这 10 部电影里,有你迷恋(过)的那个香港 | 电影与城市
上海的浮华与市井,融在了这 10 部电影里 | 电影与城市
除了《神探夏洛克》,这 6 部电影里的伦敦也同样神秘而有趣 | 电影与城市
圣诞节不管有没有人约,这 20 个应用都能帮你充实度过 | Hack Your Life
独立的格瓦拉也被腾讯投资的微影买下了,在线电影票市场进入了寡头时代
好奇心研究所的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全面上线,微博直接搜索「好奇心研究所」、微信直接扫描下方二维码与所长亲密接触。
- 与有气质的你共勉高尚趣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