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 孔子的教学大纲(靳大成《论语》学习心得)

      这段时间很忙,好不容易有个休息日,让我们再回到《论语》学习。

      7.24 子曰:“二三子,以我为隐乎尔。吾无行而不与二三子者,是丘也。”

      孔子说:你们几位认为我在教学中要刻意隐瞒些什么吗?我没有什么可隐瞒的,就像我的所做所为一样,没有什么不能对你们公开的,这也是我孔丘一向做人的准则。

      二三子,表达的是“诸位”的意思,这里的诸位是孔子的弟子们。在《左传.僖公三十三年》里也有这样的句式,“孤违骞叔,以辱二三子,孤之罪也。”

      《论语》的语义背景,现在大都不可考,这句也一样,历代解读有较大的歧意。因为朱熹的儒家地位,主流的解读为“孔圣人道之深远,弟子学之不及,故疑有所隐”。再就是《论语正义》的另一凡解释,认为孔子是以身教,不以言教。

      靳大成采信了钱穆的说法:孔子教学中不喜欢用大词,更讨厌晦涩的大道理,他教学不讲究微言大义,只再乎学以致用。我同意靳大成的说法。

      但肯定的是,许多弟子们是不理解孔子的苦心的,他们认为孔子的声望,肯定会说出有别于常人的大道理,孔子既然来教他们许多来自生活的常识,于是质疑孔子不倾囊相授。

      孔子也很可爱,一方面忙不跌地自证德性,另一方面也提醒弟子们,勿尽在言语上求高远,当在行事上求真实。孔子在教学中对“概念”纠偏一样有血有肉,不是板起面孔。

      一代宗师,孔子当然懂得,看似输出的简单,这种终点的简单正是来自于起点的复杂。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道理再好也是别人的道理,再精妙的微言大义,没有实践,也不能指导你过好一生。所以,相较高深的道理,人生更是刻意练习的道场,只有行之真切笃实处,才谓知。

      7.25 子以四教,文、行、忠、信。

      孔子以四种内容教育学生,文献典籍,社会实践,待人忠诚,恪守信义。

      我们前面学习了孔子的教学大纲,教学方法,这里的四个字,可以简略地透出孔子教学的核心理念。

      靳大成解读很有趣,不断以下一章去佐证上一章。在孔子的教学内容中,传授知识只占了1/4,而实践的意义和人格的养成占据了3/4。看来,弟子们以为孔子有什么隐瞒的地方,是把知识的指导意义和社会实践人为分割了,是混淆了手段和目的。

      在《超级个体》课程中,古典把人类获取的知识分为了四手,现在互联网对信息的获取更加方便,成本为零,人们汲取惯了知识快餐,乐于二三四手信息的趣味与好消化,所以我们自动忽略了一手知识的价值。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些倒手的信息一定是错的,但在求真的路上,还是要有一种走近源头的追求,只有逼近源头,才可能省些被勾兑进杂质的影响。

      问渠哪知清几许,唯有源头活水来。《论语》就是这样一部反映孔子思想浓度的最高质量作品,是儒家的发源地,也是中华文化最权威解释,现在的一些学究们乱讲儒家文化,不求甚解,一味照搬照抄,从文词的晦涩去寻找哗众取宠的感觉。

      老夫子真要知道他的后辈弟子如此曲解他的本意,想来活生生要气死,“子乎者也”只是当时语言的表达模式,孔子从来没有强调过知识的表相胜过知识的实践。

      提供思想永远比提供知识高级。爱因斯坦有句话:“我知道上帝是如何创造这个世界的——对于这个或那个现象,这个或那个元素的光谱,我不感兴趣,我想知道的是他的‘思想’,其它都是细节问题。”

      孔子正是这样一位思想提供者,这也是他对他的学生和对中国社会,之所以现在还被别人缅怀的伟大之外。

      7.26 子曰:“圣人,吾不得而见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子曰:“善人,吾不得而见矣,得见有恒者,斯可矣。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约而为泰,难乎有恒矣。”

      孔子说:圣人,我是不可能见到了,能够见到有君子德行的人,也就可以了。

      又说:完善无缺的人,我是不可能见到了,能见到有恒心的人,也就可以了。没有却假装有,空虚而假装充实,少而假装多,这样的人也就难以有恒心了。

      在《孔子家语》中,孔子把人分为了五等,分别是庸人,士人,君子,贤人和圣人。

      庸人好理解,庸人就是大多数的平常人,行事不谨慎,说话没逻辑,强词夺理,眼光短浅,苟且眼前小利,大事糊涂愚蠢,随波逐流,没有追求。

      士人就上了一个台阶,不管是不是知识广博,但相比庸人,有做人的基本底限、原则,守规矩,讲道理。

      君子相比士人,又有了博学多才的特征,且忠信仁义,豁达自强,是做人比较高的境界。

      贤人,我理解等同于孔子多次提到的“仁人”,是守礼的典范,道德的标杆,有胸怀天下,普惠大众的境界,为了民族和社会的利益,有自我牺牲精神,因为这是反人类天性的,所以做到的人很少。

      圣人,天人一体,把自然的法则,天地的大道纳入了自己的本性。既有自我的高尚修养,又有可遇而不可求的历史功勋,是道德符号,高不可攀。

      按孔子的道德标准,君子是中国文化的核心概念,具有道德信仰,能恪守人生信条,更符合现实社会对人格的要求,大部分人努力就可以做到, 贤人有无私无畏的境界,也是孔子眼里完善无缺的人,在现实社会里做到的人就很少了。至于圣人,不仅道德圆满,还要道德辉煌,是按理想状态传说中的尧舜禹量身定做的,现实中的人只可无限接近,不可能真的达到。所以孔子说:“圣人吾不得而见之矣,得见君子者,斯可矣。”

      择法其上,取法其中,对人的品格,我们可以用“圣人、贤人”顶级的道德境界去理想化,但孔子教学更务实,我们可以用“圣人、贤人”去对标,但人生精进的真正方法,是做一个有恒者。

      孔子就是一个终身深度学习的有恒者,这也是孔子给我们留下的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未来学习力将成为最重要的竞争力,现代社会,科技进步越来越快,知识的老化速度也越来越快,能靠年轻时学到的本事终身够用越来越不可能,所以保持终身学习就成了竞争力的必要条件,小到一个人如此,一个组织如此,大到一个国家、整个社会亦如此。

      7.27 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

      孔子钓鱼,不用大网拦截兜捕,不射夜里回到山林安宿的鸟。

      这句话我们很熟悉,孔子有一颗仁爱之心,能与社会和谐相处,取舍有度,是一种节制的生活方式。

      最近读吴伯凡文章,同样一句话,吴伯凡老师用生态学的思想对这句话进行了拔高,很有趣,拿来共享。

      吴伯凡说,这句话和俚语“兔子不吃窝边草”包含着同一个生态学道理,我们谋求竞争优势的时候,要用一种更远的眼光来分辨什么是利,什么是害,支撑我们生存和发展的不是或者说不仅仅是眼前显而易见的利益,而是我们生在其中往往不自知的一个价值链,一个利益链条。

      管理合作比管理竞争更重要,利益分享是生态的驱动力,所谓谋求生态优势,就是如何懂的利益分享,尊重别人的利益,也要尊重对手,在你活的时候也让别人活,也是给自己后续生存留出了机会。

      7.28 子曰:“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知之次也。”

      孔子说,大概有无知却喜欢造作的人,我没有他这种毛病。我多多的听,从中择取好的加以接受;多多的看,默默记在心里。我的智慧,是比生而知之次一等的智慧。

      前面说过,孔子评价人的智慧分为四等,有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困而不知。

      孔子对自己的评价很客观,认为自己还未达到生而知之的圣人境界,只所以看起来比别人聪明那么一点,就是善于从别人的经验里获取感悟,善于从别人的失败里吸取教训,对于自己不知道的东西,则一定不敢造作。

      靳大成用一句现代话“无知者无畏”形容这样的无知者而又敢指点江山的人,是十分贴切的。

      甲骨文的“圣”是一个人形上长着一个大耳朵。

      《说文解字》说,圣,通也。耳顺之谓圣,因为善于听,所以通达。《管子.四时》说,听信之谓圣。

      “圣”在中国古代是一个完人的形象,追踪到最早的意义,竟然是善于听话,善于学习的人,孔子继承了这种禀性,所以被后代帝王封为圣人,这个道理很值的我们深思。

      7.29 互乡难与言,童子见,门人惑。子曰:“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已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

      有一个互乡的地方的人很难打交道,孔子却接见了那个地方的一个少年,面对弟子们的不理解,孔子说,我是鼓励他们进步,并不是接受他们的退步。没有什么一定要这样苛求,人家有洁身自好的积极主动上进要求,我就要肯定他的优点,不能抓住人家的过去不放。

      “互乡”看来是时人认为道德不开化的地方,给人留下的印象是这个地方的人不讲道理,所有人对这里都有地域成见。

      孔子有超越时代的辩证和动态的世界观,孔子不会以偏概全地标签式概论一个群体,他理解人性,也洞悉普遍变化才是自然规律这个道理,孔子能做到“有教无类”就是他能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不会给一个群体盖棺定论,也不会把一个成长的少年一棍子打死。

      标签式群体成见,是人性的弱点,在人们的认知中,总是本能地区分出“我们”和“他们”,虽然这种划分只是主观上的,但我们从观念的底层根深蒂固地相信“非我族类,其心必异。”当解释我们时,更容易从情境中找原因,一切都是客观的,而解释他们时,却更容易从本性中找原因, 一切都是主观的。

      想到了韩愈的《原毁》,“古之君子,其责己也重以周,其待人也轻以约”,“今之君子则不然,其责人也详,其待人也廉。”

      孔夫子无疑是古之君子,严以律己,宽以待人,读圣人书,如果能从“永远宽容自己,苛求别人”的基本归因谬误中解放出来,何尝不是读书之乐。

      7.30 子曰:“仁远乎哉?我欲仁,斯仁至矣。”

      孔子说,仁德离我们遥不可及吗?我要仁德,它就来了。

      前面说过,“仁”是一个中华文化内核中很高的一种道德境界,既然有可望不可及之距离,孔夫子为何还要说,你只要想做仁人,就是仁人了呢?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说“仁”容易,是说理解“仁”的道理容易,不外乎就是过有原则生活,懂得节制与约束,有分享合作和自我牺牲精神等。

      再就是“仁”来的容易,也好理解,是说做起来的方法简单,根本不需要有技巧,只是把这些原则一点一滴地贯穿在生活细节在就可以了。

      在显而易见的显性下,这句话孔子隐藏了一个隐性:容易和困难是一对辩证体,最基础的容易往往藏着最不易的困难。我们老说要有王阳明“知行合一”的功夫,道理的知,与实践的同步是另一回事。

      北宋王安石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诗,说的就是这种知易行难的道理,“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自觉追求“仁德”的选择,真不是孔子说的要它就来,需要勇气,但只有勇气是不够的,还要有审视自我,反省自我的能力。

      但这种价值观很值得我们追求,如果仅从声誉的道德高点出发,我们还是有卫道士之嫌。

      哈佛大学76年研究证明,良好的人际关系可以决定人的幸福。我们天生有善意系统,当我们助人时,一方面储存情谊到情感帐户, 一方面分泌催产素,感觉到幸福与安宁。

      这个道理有现代生理学与心理学的证据提供支持。一个有道德感的人的生活更加平和与从容,他的心理和身体会变的更健康,更容易获得安全感和信心,也更容易有进取精神,更容易与别人合作,也更容易成功。

      所以,助人过程就是自己的回报,善意是最好的修炼。

你可能感兴趣的:(36 | 孔子的教学大纲(靳大成《论语》学习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