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补的陷阱 - 创新者的边界2019-11-02

脑子是个好东西,可惜它不一定属于你。

关键词:遗忘 记忆 传播 沟通 错误植入
总字数:1331字 推荐阅读时间:7分钟

我曾经问过一个问题:遗忘是学习的阻力,还是学习的动力?

脑补的陷阱 - 创新者的边界2019-11-02_第1张图片
遗忘是学习的阻力还是动力?

在认知科学领域,答案是「遗忘是学习的动力」。

事实上,我们的大脑的主要作用是「记忆」而不是「思考」。我们的「思考过程」是「搜索记忆的过程」,之所以在思考的过程中我们会把原本无关的记忆碎片连接在一起,是因为:

  1. 我们的记忆是「压缩后不完整的记忆」,所以我们少不了要「脑补」很多;
    就像小两口吵架一样,一旦开始翻帐本,就会越想越气、越翻越多。
  2. 我们在记忆搜索的时候是「模糊搜索」而非精确搜索,所以我们会把一部分无关的东西也拖入我们的思考进程里。
    以上两个特点,就是认知科学中经常提到的「泛化能力」的一部分,我将这些能力统称为「脑补」。

为什么「脑补」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呢?

首先,我们的感知通道是有限的,我们感知到的是一个简化的世界。我们的眼耳鼻舌身是从「简单」到「复杂」演化来的,但还是很粗糙。而且一旦我们「适应」了某种环境,我们的感知系统还会「退化」,就好比我们刚进入一个花园的时候我们会闻到花香,但我们在花园里住久了就几乎感受不到它了。

也就是说:我们要适应的环境不仅仅是我们看到的环境,所以从可观察部分「脑补」不可观察的部分是帮助我们适应环境和提升存活率的重要机制。

脑补的陷阱 - 创新者的边界2019-11-02_第2张图片
人类可见的光只是非常少的一部分

其次,我们在组织内的传播能力也是有限的。传播在印欧语系中是communication和Kommunikation,本意是双向的、互动的,这个词带有共享的基本内涵。它至少需要双方的「发送」和「接收」才能完成一次传播,在这个过程中达成相互理解有两个关键点:

  1. 发送方和接收方需要「反复确认」才能达成共识。在《可复制的领导力》中,举例说日企中普遍存在着「布置工作需要讲五遍」的要求;
  2. 传播过程中「发送的内容」必须让接收者「与脑海中的已有信息建立连接」。如果发送者所说的东西在接收者脑子里完全没有任何相关信息,那接收者是无法听懂的。「以概念解释概念」,是上课听不懂的常见原因;「脑海中形成了一幅栩栩如生的画面」,是听得懂的观众的最理想状态。

在这个过程中,起到最关键作用的是什么?仍然是「脑补」。

我们甚至可以说得更极端一点:共识的边界,即组织的边界
共识在组织内的形成,不仅需要适合的「传播机制」,更需要充分了解和开发用户的「脑补能力」。
用户从来不相信「说教」,但对自己脑补的画面却是「深信不疑」

在「优势」的背面,就是「劣势」:我们强大的脑补能力也会让我们作茧自缚。比如:1959年Deese的实验,他描述了错误记忆(false memory):当人们体验了一系列有密切联系的信息之后,易于将一些和以前呈现过的信息相关的但实际上并未呈现过的项目判断为是发生过的。

最知名的错误记忆实验就是「植入错误记忆」的「鸡蛋沙拉实验」。诱发错误记忆——鸡蛋沙拉会使他们感到不舒服——获得成功后,那些控制组以及不相信错误记忆的被试平均吃了0.4个鸡蛋沙拉三明治,错误记忆组吃了仅仅0.1个。加上这种三明治的食用情况没有出现在其它类型三明治上,无疑被试们有意无意地避开了鸡蛋沙拉三明治。

「脑补」是个好东西,也可以是个坏东西。学会驾驭它吧!

希望今天的内容,对你有所启发。
你也可以转发出去,或许会帮助到你身边的朋友。

我们明天见。

你可能感兴趣的:(脑补的陷阱 - 创新者的边界2019-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