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宁产品思维课】互联网世界触发用户情绪的入口才是真正的入口

【梁宁产品思维课】互联网世界触发用户情绪的入口才是真正的入口_第1张图片

关键词:产品内核,快步迭代,流量入口,系统能力

在互联网世界,产品的迭代一定要小步快跑,把最内核的部分放到真实的世界,不断的优化,小范围的试错。

产品版本规划能力是产品经济的重要能力。判断一个产品经理段位的高低重要的标准,是判断设计的产品第一个版本,可以如此简单,直接切中要害,直击人心,触发底层情绪。

当我们看到一个产品设计得非常复杂时,从侧面反映出对自己产品的不确信,不自信。

虽然要做的那个点自认为是强点,但总是怕用户能不能买账,没有十足的把握。总想附加一些其他功能的寻找心理安慰,如果强点没有得到实现弱点,会不会得到意外的爆发。

微信作为今天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频率最高的APP,用微信聊天,支付,订票,购物,交友,社交,学习,等等这一切,似乎再平常不过了。

但是,微信的第一个版本是非常简陋的,也是从非常小的内核开始的,是一步步迭代,才发展成今天的样子。

使用小米手机的用户都知道,在小米手机上内置了一个社交软件米聊,要知道米聊的发布要比微信早两个月。

微信和米聊一样,定位的场景是熟人之间的通讯工具,就是可以免费的发送信息和图片。

微信刚刚上线之时,只有导入通讯录,发送信息,发送图片,设置头像和微信名是个简单的功能。备注和黑名单功能也是在微信的1.2版本才出现的。

早期的时候微信的用户有400万而米,聊的用户1000万在早期无论是在功能上还是在用户的数量上,微信一直在追赶米聊,并把米聊作为自己追赶的目标。

微信2.0版本,微信超越了米聊,并将米聊远远的甩在了身后。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结局,是因为微信的运维能力系统能力要远远大于米聊。

腾讯经过多年的积累,构建了强大的系统能力,可以给提用户提供稳定高效优质的服务,保证用户的使用体验。而当时的米聊,正处在创业的初期,尚未建成自己的系统能力,也不可能囤积大量的资源去提升面料的性能。

两个看起来前端体验基本一致的产品,甚至在起初阶段,米聊优于微信,但由于系统能力的不同,导致用户体验不同,最终拉开了巨大差距。

除了强大的系统能力之外,拉开产品差距的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次序,前一个动作是后一个动作的预动作。

米聊止步于熟人社交,陌陌开启了新领域,注重于陌生人社交。而微信将与陌生人熟人社交融合到了一体。

三个同事社交软件,但是定位的群体不同是因为三个产品经理个人的经历,塑造了他们微感体感的差异性。

无论是雷军做的米聊,还是马云做的丁丁,这两款社交软件都没能够与微信抗衡。

在万物互联的世界到处都是屏幕,到处都是网络连接的入口,但入口不是场景,能够触发情绪的才是真正的入口。

当微信成长成为一家巨无霸之后,任何的社交软件在想撼动其地位变得越加的困难,如果没有功能和体验上的绝对创新,很难与微信一争高低。因为用户的迁移成本和网络效应,让用户很难再对其他的社交软件作出选择。

米聊的失败就是一个非常经典的案例,小米的手机每年销售几千万台,累积的用户已经是几个亿,而且在每台手机上内置了米聊软件,但米聊的用户非常少,就相当于有入口,没场景。

米聊的系统能力弱于微信,陌陌同样如此,甚至还赶不上米聊。陌陌流量过大时也导致服务器瘫痪长达三天之久,服务器再次运转之后,饥渴的用户瞬间又回到陌陌软件上。

陌陌虽然没有发展成巨无霸,但至少争得了一席之地,要强于米聊。即使陌陌像米聊一样,犯了同样的错误,不具备强大的系统能力。但是你陌陌满足了人们的某种需求,可以提供某种确定性,即使发生了危机,也没有让用户将其抛弃。

这再一次证明了触发用户情绪的入口才是真正的入口,而要触发用户情绪就要搭建合适的场景。

你可能感兴趣的:(【梁宁产品思维课】互联网世界触发用户情绪的入口才是真正的入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