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徐徐道来话北京”,我们天天和您闷得儿蜜!
今天推送的图文和音频内容不同,点击下面音频可直接收听!
徐志摩在北京的第二个住所所在地:腊库胡同
本文部分取材于侯晓晨文章,特此致谢。
“刚才大家游览的是位于北京中轴线上的地安门内大街,现在请跟我向南走, 到著名的 景山公园看一看……”景山后街上,一位年轻的导游正在给一队游客带路。而追寻徐志摩北京踪迹的行程,却与他们的方向正好相反: 先向东,拐进吉安所右巷, 向北走一小会儿, 向东拐进吉安所北巷, 最后进入腊库胡同。 这是一条极其普通的小巷,两侧都是平房,路面比较狭窄。在《京师坊巷志稿》中,它 的名字写作“蜡库胡同”,当时“内府供用库,有油蜡等库,凡御用白蜡、 黄蜡,沉香等香, 皆取办于此”。
徐志摩是如何拜师梁启超的
1918年6月,经过福叔的介绍,妻兄张君劢的引荐下,志摩见到了自己心中的偶像梁公,这张君劢是张幼仪的哥哥,也是梁启超先生的得意弟子之一,就这样,徐志摩拜梁公为师,从此,志摩就加入了圣门,成为了梁公的得意弟子。 据说志摩拜梁公为师,他的父亲徐申如破费了不少。
徐申如深知梁启超不是普通的学者,他的名气太大了,为独生儿子的前程不惜破费,他毫不犹豫地出1000大洋作为拜师的贽礼。 这个数目是很大的。 可他的投资是值得的,在他一生的所有投资中,这或许是回报最丰的一笔。
腊库胡同的前世今生
刘永加 选自《北京晚报》
宫蜡,顾名思义是专供宫廷里点燃照明用的蜡烛。既然是宫中所用,其原料与香蜡铺里卖的以及寺庙里用的都不同。一般的蜡烛是用蜡树籽即乌桕树籽轧成的蜡油制成;宫蜡中的白蜡则是用四川省特产的虫蜡炼制而成的。
虫蜡是一种名叫蜡虫的昆虫吐出的液体积累而成。蜡虫生长在四川建昌,然后把它养在位于四川嘉定的蜡树上,蜡虫吃蜡树叶子,然后吐出液体,即为虫蜡。由于建昌和嘉定两地相距很远,因此出现了专们贩运蜡虫的虫贩子。每年清明节后,这些商贩运载着大批食盐、纸张、布匹和烟草等建昌地区缺少的物资,到建昌换取蜡虫卵,然后将虫卵运至嘉定,卖给种植蜡树的蜡户。
在运输途中,不能让虫卵晒着太阳,因为一经日晒,蜡虫就会破卵而生,途中又没有蜡树叶子,如果蜡虫吃不到这些叶子,面临饿死。所以虫贩子换得虫卵后立即连夜运至嘉定,蜡户买到虫卵后,先置于阴暗处,待阳光正足时,将虫卵分散开来,放在蜡树叶上,一天的时间,蜡虫便破卵而出,类似蚕宝宝出生,蜡虫出生后两三个月便可吐蜡。蜡户将这些蜡积累起来,加工提炼成纯净白蜡,做成蜡坨,每坨10余斤,装在特制的木桶内,装好后加上木盖。木桶为上宽下窄的圆形桶,高2尺5寸,直径3尺,不加油饰。也有的蜡户不用蜡桶包装,他们把五六个蜡坨叠放在一起,用稻草裹好,外用木板夹起,再用草绳捆扎,这种包装叫蜡鞘。蜡桶和蜡鞘运到码头装船,再辗转运到北京。
而此时,运蜡车辆却不敢单独进城,为什么呢?因为当时城内有一伙被称为“蜡匪”的地痞流氓,他们常常抢运送的蜡。而且他们抢运蜡车辆,有一个特点,不在郊区动手,偏要等蜡车进城后走到僻静小巷时,才包围哄抢。其实他们的目的很简单,他们并不是为了抢走贡蜡去出售,而是抢来贡蜡,以此要挟蜡库官兵,进而换取钱财。
这是为什么呢?原来,蜡库的头目和匠役们是子孙世袭的,俗称“窝子差使”,这些人把差使当成自己的产业,他们靠蜡吃蜡、监守自盗,经常将库蜡存蜡坨打碎,藏在身上带出卖给药铺、颜料店、香蜡铺和油漆店,中饱私囊,因此个个都富得流油。而且库存蜡坨一向没有准确数字,入库时又按对折过秤入账,即100斤入账50斤,所以蜡库这帮官兵疯狂盗窃,每人每天偷蜡不下十斤。因此蜡库官兵成为蜡匪们“死磕”的目标,一旦蜡匪劫到贡蜡,既不出售,也不毁掉,而是向蜡库头目索要赎金;这些蜡库官役们为了向蜡库衙门交差,便找到双方都认识的地痞流氓从中说合,这种事叫“说票”,双方互提条件,谈妥后,由蜡库官兵和头目们将赎款交给说票人,说票人再将钱交给蜡匪后,就将贡蜡拉回来入库了事。
因此,为防止贡蜡被抢,蜡库头目往往会出大钱请镖局的镖师或武术行家协助接蜡。蜡匪们也不示弱,同样也请高手帮忙抢劫,双方经常发生械斗。
当时,除了四川的贡蜡,还有广东进贡的粤蜡,俗称黄蜡。广东贡蜡是经运河运至大通桥,进东便门,经前门、西长安街、府右街,进西安门再入库;四川贡蜡是进广安门,经宣武门、西单、西四,进西安门,再入库。因此,西安门的皇城根和西四丁字街一带,成了蜡库官兵和蜡匪械斗的“主战场”。可笑的是,双方混战时,在附近衙门站岗的官兵,不但不前去制止,反而便闭门不出,路上行人也站在一旁看热闹。等战斗结束了,站岗的官兵才出来看看有无伤亡,如果有伤亡,就会报告有关衙门。
这种事在光绪三十年(1904年)以前经常发生,第二年9月,清政府设立了巡警部,这种场景就不常发生了。再之后,贡蜡也消失在历史中,只剩下腊库胡同诉说曾经的往事。
除了徐志摩在腊库胡同住过,腊库胡同还传颂着许多故事。杨沫在小说《青春之歌》中就多次提到过腊库胡同,小说主人公林道静就经常出没于腊库胡同;腊库胡同49号还是平津战役期间地下党的电台所在地;更为传奇的,腊库胡同16号还曾经是中共早期领导人张国焘和高君宇的居住地。
高君宇
张国焘
更多精彩线下活动
提前知晓
长按扫码可关注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本节目图文音频所有权利归属于北京人民广播电台交通广播
未经授权 请勿使用 侵权必究